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根据河池气象站2005年7-8月逐日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500hPa、850hPa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05年河池市夏季7-8月份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结果表明:前期单站气象要素变化、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及台风路经偏东与河池市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概况 山东省气象观测工作始于1890年,讫今有百年的历史。 1952年10月,济南观测所改建为山东省气象台,1954年2月由地面观测业务增加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1958年又增加了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业务。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气象服务需求日趋迫切、具体。1982年新开展了短时天气预报业务。省台天气预报技术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以天气学为理论基础,采用高空、地面天气图,为制作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引进统计预报方法;7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大气  相似文献   

3.
第二讲:锋生     
在天气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一些先进的国家开始绘制小范围的地面天气图,并用简单的外推法来预测气压系统的移动进而预报天气。本世纪20年代前后,挪威学者比耶克尼斯等人利用欧洲观测网,以温度场为基本特征,提出了气团和锋面的概念。他们认为,天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一个气团的不连续面上,即冷暖气团的交界处。运用这些概念从天  相似文献   

4.
一、国外天气预报的发展概况世界上由国家气象局最早发布天气预报的国家是荷兰(1860年),其次是英国(1861年)和法国(1863年)。美国由于受国内战争的影响,直到1870年才在陆军信号局内成立气象机构,此后不久也开始发布天气预报。国外天气预报的发展大致可分作三个阶段。从1860年至1920年称经验时期。当时的天气预报手段是地面天气图,主要依靠预报员在使用地面天气图中所取得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央气象局1973年编写、科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这书专讲我国高空气候而篇幅超过解放前讲我国(地面)气候的专书,这充分反映了解放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迅速.根据我国1960-1969年的高空资料,这书分析了我国高空气  相似文献   

6.
苑跃 《四川气象》1997,17(3):57-59
1概述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国际气象探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探测能力显著增强,观测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重视观测方法、观测网的设计,讲究观测工具的最佳配合;直接观测、遥测和遥感等三种观测技术并存。本文对近10多年来一些国家在大气探测技术方面的进步作一简要总结。2地面和高空探测在地面和高空的常规探测方面,各种感应元件的精度均有显著提高。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利用遥测和自动气象站发展中尺度地面观测网,M点间距小至17KM。目前已有30来个国家在研制和使用自动气象站,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气象观测苏联农业气象观测由地面观测和遥感探测两部分组成. 1.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网地面农气观测网包括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水文气象站、专业农业气象站(相当于我国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哨.专业农业气象站的人员编制为7-9人,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气象站编制为1人.  相似文献   

8.
日本气象厅从1974年开始加强 AMe-DAS 气象观测网,逐步设置了总数约1300个雨量计(17公里左右一个站)。通常情况下每一小时通过电话线路自动收集资料,掌握地面降水的状况。作为全国范围实用的观测网,AMeDAS 雨量观测网在世界上是属第一的。它大大改善了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范围的大雨的监视体制。  相似文献   

9.
2000年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梅  濮江平 《气象科学》2002,22(2):210-217
本文根据探空资料(TTAA),利用数值模式的客观和诊断分析结果、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T-lnp图)及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的定量分析及单站气象要素的演变分析等对2000年4月4-6日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沙尘暴过程的形成是由于生成于蒙古地区的蒙古气旋进入东北后强烈发展,在华北、东北、内蒙南部地区形成大范围的强西北风而引起的。地面锋线及高空槽后都为偏北大风区,强劲的空中风使沙尘迅速向前方扩展。地面锋线与850、700、500hPa槽线上、下位置重合较好,槽后各层均存在大风区及下沉运动区,二者配合有利于高层动量下传,形成地面辐散大风直接导致了沙尘暴的形成。陡峭的锋面使得锋前有强励的上升气流,将沙尘粒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空,使地面和空中沙尘连成一体。利用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系统对探空资料(TTAA报)处理的结果表明:整层大气比较稳定,对流不易发展。近地面大气较干燥,无法形成降水,疏松的沙土易被大风扬起,这也是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气象台站在建立MOS预报和其他统计预报方法中,应用动力学因子和单站要素较多,应用天气学因子较少,而且用的天气学因子大多是人工从天气图上直接读取,这样做工作量大,速度慢,读出的信息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和人为误差。如何利用各地台站近年来先后配置的微机开发天气学因子是许多气象工作人员较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制做温州5—6月中一大雨(24小时雨量大于等于10mm)短期MOS预报中在开发天气学因子方面做了一点粗浅的工作,并在应用中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3年11月呼和浩特市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同期天气图资料与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物(SO2、NO2、PM2)浓度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与气象条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地面和高空天气形势对应空气污染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探空加密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数值预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13年6月逐日全国探空气象加密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WRF模式模拟资料,西南地区地面自动站资料等,采用数值模拟、统计方法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探空气象加密观测资料对数值模拟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到:(1)探空资料同化,总体上提高了降水的TS评分值,一定程度降低了降水预报空报率,提高了中雨和大雨的6h累积降水预报准确率。(2)探空资料同化主要使降水区上空位势高度增加,气旋环流减弱,从而影响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3)探空资料同化减小气象要素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均方根误差,对高空要素预报的改进在前24h较明显,尤其是前6h,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在整个积分时段内总体呈现正效果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暴雨预报专家系统,是在暴雨理论指导和收集众多预报经验基础上,于1985年冬至1986年春由兰州中心气象台暴雨专家系统课题组研制的。1986年夏季开始试用。效果良好。本系统是在长城0520CH 微型计算机上用 PROLOG 语言实现的。采用1980年至1984年7、8月期间高空和地面天气图、卫星云图、B 模式预报图等气象资料,经计算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71-2008年贵州省08:00能见度资料及地面天气图的普查,选取382次区域性辐射大雾天气过程,分析了贵州区域性辐射大雾的时空特征.并利用1999-2008年93次辐射雾08:00地面和高空天气图,进行天气环流条件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地面站及高空资料,研究了形成辐射雾的气象条件.研究表明,贵州区域性辐射大雾主要集中在仲秋到隆冬时段,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均压场是区域性辐射大雾的地面环流条件,区域性辐射大雾的四种高空环流条件为西北气流、西南气流、副热带高压、平直西风气流.地面风速小、湿度大、夜间辐射降温显著及近地层有逆温、整层“上干下湿”是形成区域性辐射雾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天气图是现阶段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我台从1960年1月建台以来,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天气图预报工具也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逐步走向建全。目前,我台使用的天气图,短期预报上主要有05时中国地面区域图,共4个区(65个站)。08时欧亚地面大图,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共14个区(300个站)。14时东亚地面区域图共7个区(150  相似文献   

16.
库车大风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97-2001年大风资料和历史天气图、欧洲数值预报资料,分析了库车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地面气压场、高空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演变特征及单站要素变化特点,得到了一些有预报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植保站的草地螟越冬代成虫标记放飞和捕获试验结果,结合2009年6月每日08时和20时500-1000 hPa高空天气图、每日8次的地面天气图等气象信息,分析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螟盛发期自然放飞并回收到的标记成虫的放飞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螟成虫放飞后卷入东北冷涡并随其在控制区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气流飞行,其迁飞方向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气流方向、降水和风力等气象因子是影响草地螟成虫迁飞与降落的主要原因,分析气象因子与草地螟迁飞和降落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草地螟在盛发期的迁飞习性;分析草地螟主动降落迁入的气象条件和相关预警指标,对监测草地螟成虫迁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L波段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高空探测业务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空探测系统获得了长足发展,业务应用的探空仪从苏式49型探空仪等比较杂乱的型号,发展到我国1958年开始自行研制、生产的59型探空仪和80年代的电子探空仪;地面接收测风系统从短波收报机、光学经纬仪、200MHZ无线电经纬仪迅速发展到60年代初期的400MHZ701型二次测风雷达,并建成120个站的业务探测网,成为全球探空站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事业的发展,59—701高空探测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1)技术体制落后。59型探空仪是机械式仪器,探测灵敏度低、辐射…  相似文献   

19.
对2004年鄂东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年8月13-15日鄂东8个自动气象站(武穴、黄梅、蕲春、浠水、英山、罗田、红安、麻城)的有关地面气象资料、高空天气图及T213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带来的鄂东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云娜”台风是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sE气流引导下西行影响鄂东的:(2)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较大区是鄂东“云娜”台风暴雨强降水区;(3)与西风带系统产生的暴雨相比,在这一台风暴雨期间与之后,涡度变化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20.
夏平 《气象学报》1959,30(3):218-222
锋是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对锋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大大有助于预报。 然而锋的分析是个困难问题。在目前,天气工作者对同一张天气图上的锋往往还不能得到很一致的认识,以致分析的差异甚大。因此,提高分析锋的水平,是分析预报工作中首要问题之一。解放十年来,由于地面和高空站迅速增加,对地面图上锋的分析、锋的空间结构和某些变化过程,以及锋附近的云和降水等问题,通过不断地总结研究,都有了不少成果。解放初期,国內测站很稀,高空报告更少,鋒的分析,只能借助于地面图上的气压场、温度场(有比较性的)、湿度场、风场、变压、变温、变湿以及云和降水的分布等来定锋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