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地球物理中地震剖面图象的分割,进行特征提取和计算的探讨.分析了纹理结构的自相似性特性,应用分形原理进行分形维数的估测,探索了用分形特征进行图象分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分形在地貌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地震研究》2002,25(2):155-162
就实际地貌分形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截面约定、自仿射分形局域维与渡越长度、分维的比较以及过渡分形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地震多重分形计算的最小生成树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令人  龙海英 《地震学报》2000,22(4):410-417
目前地震分形计算的方法很多,但各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引入一种地震分形计算的新方法——最小生成树法(minimal spanning tree),对其算法作了重要的修改,并通过对乌什、乌苏、唐山和海城4个区域震例的研究,得出大震前后地震时空分布多重分形谱由集中变疏张,反映了分形结构复杂性的增加、地震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增加.由点集的数值模拟表明:强震前后多重分形谱变化的物理本质是地震分布由均一到不均一,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气候系统的变量时间序列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尺度间的自相似结构,这种自相似结构,又称为分形的特征.本文运用多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分析北京市近50年来不同气象变量的逐日序列,并用一个扩展的二项式串级模式来分别估计其多分形谱.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等变量表现出多重分形的特征,并且多分形谱宽一致.而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则表现出单分形的特征.且这种分形特征与长程记忆性相关,为中长期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重分形与地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多重分形理论的主要内容、广义维数D_q和f(a)谱的测算方法,评述了国外对地震空间分布多重分形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地震多重分形的相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2001秋季年会谈非线性地球物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美国地球物理协会2001秋季年会“非线性地球物理”分会的活动情况。它可以大致反映出目前非线性理论和非线性地球物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尤其是在分形,多维分形,尺度独立性,混沌和自组织临界理论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冻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分形逼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细观结构具有分形性质的事实 ,提出了逼近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分形方法 .利用分形几何中的线性双曲迭代函数系统 (LHIFS)理论 ,选取垂直压缩因子为参数建立了逼近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LHIFS ,其次讨论了使LHIFS生成的线性分形插值函数 (LFIF) (即LHIFS的吸引子 )成为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的最佳逼近时垂直压缩因子应取的最佳点的计算方法 ,然后给出了利用最佳点求冻土应力 应变曲线分形维数的方法 ,最后给出了简单例子 .提出的方法为编程模拟具有分形性质的地质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及计算其分形维数提供了一般方法 .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分形几何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锡大  赵希俊 《地震研究》1998,21(2):165-171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讨论了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分段性,计算了各不同段落的分形值,结果表明,分形值大小和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性强弱具一致性。用分形值作为定量标志,对太行山山前断裂带进行了分段。  相似文献   

9.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分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因素.储层岩石孔隙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地表征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本文简述了孔隙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分形判据等分形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利用压汞测试法,毛细管力曲线法和计盒法等计算分形维数的方法,以及分形维数解析研究的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任金卫 《中国地震》1993,9(3):246-255
断层平均滑动速率是描述和衡量断层活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破裂过程的分形结构决定了断层能量结构和几何结构都存在自相似性,断层系的尺度无关性对于断层活动性的定量化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以破裂发展的分形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求解活断层现代滑动速率的分形方法,导出了一个便于应用的分形公式。并以川西鲜水河断裂带为例对其中的活动断层的现代滑动速率作了计算,结果表明分形方法是研究断层活动强度的有效捷径。  相似文献   

11.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令人  龚宇清 《地震学报》1997,19(3):331-333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朱令人1)周仕勇1)杨马陵1)王海涛1)龚宇清2)1)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电子计算中心主题词分形分形谱复杂性Contor模型地震分形与自然界许多实际的分形(诸如材...  相似文献   

12.
分形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分形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在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地质勘探、股票预测以及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各个自然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给地震学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分形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就其在地震学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括阐述,最后给出了分形理论在地震学中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信号滤波是信息科学中的基础性技术之一,在通讯、国防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形维数的计算给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形滤波方法.实验仿真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14.
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大量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实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影响分维值可靠性的因素,特别指出对于未知动力学系统的自然界中的分形,很难获得真正的分形维数,若研究统计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在采取了某些措施之后,其分维值可比,可用。  相似文献   

15.
分形噪声、多维分形滤波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白噪声、布郎运动以及其它满足在双对数坐标中呈一直线和信号具分形结构、自相似性或尺度无关性。地球物理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这种信号的叠加,表面为多维分形特征,研究、模拟在双对数坐标中成一直线的信号以及如何将多维分形中多个这种信号剖分出来,对于理解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成因机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口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可以初步看出,在选定的物理测井曲线中,其具多维分形特征,不同的沉积过程相互叠架在原始测井曲线中,用滤波方法分析分解信号,可以了解不同沉积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环境变化控制机制。开发的图形界面程序使得这一过程极为容易。  相似文献   

16.
分形脉冲反褶积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地震反演问题的脉冲反褶积方法是基于反射系数白噪和子波为最小相位的假设下提出的.近几年的研究证明反射系数并不都是白噪,而是某种分形噪声,如果用一类分形反褶积方法,则将地震反演问题化为难以求解的非线性方程组.本文用反射系数的分形性质,推导出一个更为简单易解的线性方程组,称为分形脉冲反褶积.数值计算表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范增节  施行觉 《内陆地震》1992,6(2):188-190
0 引言 由B.B.Mandelbrot创建发展的分形几何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的领域中。无论在力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还是地学、冶金学、材料学,甚至经济学、书法、艺术等领域中均能看到分形研究成果。自然界中很多现象具有统计自相似特征,人们可以用自相似分形维数研究这些自然现象。有些地质现象用自相似分形描述不大合适,需用另一个分形,即称为自仿射分形的模型来刻划,如地震断层的迹线等。岩石断面的垂直剖面线也具有自仿射分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棋福  马丽 《中国地震》1994,10(1):47-53
本文从自仿射分形的角度探讨地震兆汾观测资料的分形处理方法。在对自仿射分形的分维量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处理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较为适用的分形方法和满足计算需要的样本点数,从对部分水氡和地电阻率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可用分形方法处理分析,分维值可反映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其作为一个无量纲量为综合对比分析各类前兆现象,探讨地震前兆场的复杂性特征提供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分形几何在岩土力学研究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简略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理论及其方法。从岩土材料结构的定量描述、流体在岩土体中的渗流问题、岩土材料强度的分形模型和分形空间的力学特征四个方面叙述了分形理论在岩土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应用。指出只有将岩土力学系统在欧氏空间的各种基本变量、原理和方法向分形空间推广和拓展,才能产生对岩土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新认识,这也是分形理论在岩土力学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分形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科学分支。本文综述了近年中国地震分形研究的概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