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在对Landsat-5 TM数据大气校正基础上,利用TM单窗算法定量反演地表温度,并估算了5种植被参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绿度植被指数(G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和植被覆盖度(fg)。结合地表温度(LST)空间分布,对比分析5种植被参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程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上述4种植被指数f,g与地表温度有更好的负相关性,对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指示能力更佳。利用fg与地表温度关系定量分析了植被覆盖程度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发现北京市区平均地表温度比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别高1.6 K和5.3 K。  相似文献   

2.
沈斌  房世波  余卫国 《遥感学报》2016,20(3):481-490
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参数,分析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有两种分析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关系的方法,分别为分析植被指数与生长季内和生长季间气候因子的关系,然而这两种法差异如何,何种方法更为合适需要进一步分析。利用2000年—2009年生长季的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集和藏北那曲地区3个气象站逐月气象资料(月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和月降水量),分析比较了生长季内和生长季间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影响的差异,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植被NDVI与同期气温和降水量均呈高度正相关,生长季内时滞时间尺度为1个月时,植被NDVI对月平均气温及降水响应均最为强烈。(2)生长季间NDVI与同期降水量相关性并不明显,气候因子的滞后效应在生长季间也较弱。(3)生长季内和生长季间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差异性,可能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生长季内植被NDVI与水热因子的高相关性与中国季风季候造成的高温多雨出现在夏季有关,而生长季内高水热条件与高植被指数对应的多年重复必然造伪的高相关系数,但这种相关性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植被与水热条件的关系,而生长季间水热等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年际变化相关性分析不存在水热与高植被指数同期问题,更能真实反映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序NDVI的昭觉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精确地反映植被绿度、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植被的演化信息,是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利用Landsat TM数据分别对昭觉地区2009年和2014年的NDVI进行计算,并分别利用均值法、像元二分模型及NDVI差值植被指数对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昭觉县NDVI均值上升了11.6%,植被覆盖度中极度改善的面积比例约占38%,昭觉县整体NDVI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一号CCD数据的植被指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指数是遥感领域用来表征地表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简单而有效的度量参数,在环境、生态、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植被指数繁多,在选择和应用植被指数时往往很随意或盲目。本文以北京一号覆盖永安市的CCD多光谱数据为例,基于光谱、方差和多重分析方法,对13种植被指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GNDI、RGRI、MSAVI、TNDVI、NDGI可以较好区分农田和浓密林地;RGNDI、NDGI、RGRI可以有效地消除阴影的影响,却易与水体混淆;在不考虑阴影的情况下,NDVI、RVI、RDVI、GRNDVI比RGNDI、NDGI、RGRI可以更好区分不同覆盖程度的植被。  相似文献   

5.
CBERS-02 WFI的辐射交叉定标及其对植被指数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ODIS作为参考传感器,对CBERS-02星上的WFI传感器进行辐射交叉定标,得到WFI两个波段TOA辐亮度、表观反射率的增益与计数值偏移量,两个波段的计数值偏移量分别为42和21个DN左右。利用定标结果计算图像上另一均匀区的表观反射率。与MODIS反演的表观反射率比较验证。WFI与MODIS第1波段的表观反射率相差3.6%,第2波段相差-3.6%。检验结果说明,本文得到辐射交叉定标系数的精度能满足定量化应用的要求。为了说明辐射定标对植被指数的影响,本文选择5个实验区,比较分析了实验区图像辐射定标前后的NDVI。当WFI的DN值扣除定标得到的数字计数值偏移量后,DN值的NDVI与表观反射率的二次非线性拟合度可达99%。另外。WFI辐射定标前后的NDVI、RVI与MODIS反演的NDVI、RVI的比较分析说明,WFI辐射定标后表观反射率值的植被指数与MODI反演植被指数较接近,而且两个传感器RVI的差异小于NDVI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MPDI在微波辐射计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磊  李震  陈权 《遥感学报》2006,10(1):34-38
大尺度上的土壤水分变化监测对于建立全球的水循环模型意义重大,是实现气候变化预测和洪涝监测的基础。星载辐射计为实现大尺度上土壤水分的监测提供了监测途径。但是在星载辐射计观测时,地表植被层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会对土壤向上的微波辐射产生衰减影响,这种影响在反演土壤水分的过程中必须予以计算和消除。原有的反演算法中,在计算这部分影响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关于地表植被状况的辅助数据,而这些即时的辅助数据往往不易获得。以AMSR—E数据为例,研究证明了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能够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以中国华北、华东地区为实验区,选择2004年4月8日的AMSR—E亮温数据和MODIS数据为样本数据,建立起MPDI与NDVI之间的负指数关系方程。基于对NDVI的认识,得到植被覆盖度高、中、低三种状况所对应的MPDI域值,以此域值为依据对中等植被覆盖度地区作出自动判断,并用MPDI计算植被层不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以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模型是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验区,利用ASTER高光谱影像对此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ASTER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VIIRS NDVI与EVI两种植被指数的关系,对研究区两种植被指数的空间特征、地表特征可分性以及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VIIRS NDVI与EVI的空间特征和地表特征可分性既有较强一致性,又有差异性,植被覆盖度越高,两种指数空间特征差异越大。针对不同地物类别,VIIRS NDVI与EVI对地物可分性的差异不同。与一次、二次多项式以及对数模型相比,三次多项式模型更能反映VIIRS NDVI与EVI的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平均可达0.807 4,且植被覆盖度越低,关系特征越强。  相似文献   

9.
准确地估测植被覆盖度对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无人机获取多光谱影像结合DEM,对拍摄区域植被面积进行估测;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搭载的Sequoia多光谱相机获取影像数据,研究了常见的4种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在植被面积估测中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结合DEM,在植被面积估测中具有可行性.其中,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可使植被从土壤、水体、阴影等复杂背景因素中分离出来,能较为准确地统计植被覆盖面积.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估测绿植覆盖面积,可为精细化作物管理、农业估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丘陵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的地形效应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但其估算精度常受到地形效应、土壤背景、大气效应等各种因素影响。以Landsat 8 OLI为遥感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分别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经Cosine-C校正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差值山地植被指数(NDMVI)建立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以评估南方丘陵区植被覆盖度的地形效应。结果表明,3种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均能削弱地形效应,但消除或抑制地形效应影响的能力不同。比较而言,基于NDMVI指数构建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的地形效应最小,更适合地形复杂区域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基于Cosine-C校正的NDVI植被指数构建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的地形效应次之,但存在一定的过度校正现象;基于NDVI植被指数构建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的地形效应最大,尤其当坡度≥10°时,阴坡植被覆盖度比阳坡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河南省植被指数变化特征,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VC)对MODIS-NDVI和MODIS-EVI两种指数产品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两种指数产品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特征上,两种植被指数均随季节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或8月,但EVI相比NDVI更具季节性规律,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季节性变化特征;2)在空间分布特征上,两种植被指数的区域性都非常明显,但在高植被覆盖区,NDVI出现饱和现象,而EVI未出现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法反演土壤含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改进的表观热惯量计算模型,以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基地,通过实测的模型参数,利用提出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不同植被覆盖下、不同实验区土壤含水量的热惯量值,并与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找到热惯量方法可以用来反演土壤含水量的适用条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监测土壤含水量是可行的,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情况下(NDVI≤O.35)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植被覆盖度较高(NDVI>0.35)时,热惯量模型失效,因此用热惯量方法反演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时将NDVI阈值的最大值设为0.35.将该方法应用到MODIS数据中,以河北省栾城县、赵县、藁城市3市县为研究区,分别反演该区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实地取点人工监测土壤含水量为25.1%,栾城站模型计算结果为22.4%,匹配性较好,该方法在遥感数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拉  黄敬峰  王秀珍 《遥感学报》2008,12(1):143-151
本研究利用水稻冠层高光谱数据,模拟NOAA-AVHRR,Terra-MODIS和Landsat-TM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数据,计算各传感器的多种植被指数(NDVI,RVI,EVI,GNDVI,GRVI和Red-edge RVI),比较植被指数模型对水稻LAI的估测精度,分析不同植被指数对LAI变化的敏感性.相对于红波段植被指数,红边比值植被指数(Red-edge RVI)和绿波段指数GRVI与LAI有更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GNDVI和LAI呈现更好的对数相关关系.MODIS的Red-edge RVI指数不仅模型拟合的精度最高,还有独立数据验证的估测精度也最高,而且它的验证精度较拟合精度下降幅度最小;其次是绿波段构建的GNDVI和GRVI植被指数的估测精度,再次是NDVI和EVI的估测精度,而RVI的估测精度最差.敏感性分析发现,13个植被指数对水稻LAI的估测能力都随着LAI的增加而下降,但归一化类植被指数和比值类植被指数对LAI变化反应的差异明显,归一化类植被指数在LAI较低时(LAI<1.5)对LAI变化的反应开始非常敏感,但迅速下降,而比值类植被指数在LAI较低时,明显小于归一化类植被指数,之后随着LAI的增大(LAI>1.5)比值类植被指数对LAI的变化敏感性,则明显高于归一化类植被指数.Red-edge RVI和绿波段指数GRVI和LAI不仅表现了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且在LAI大于2.9左右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张熙  鹿琳琳  王萍  周春艳  冀婷婷 《测绘科学》2016,41(3):100-103,90
针对山区植被分类受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验证数据获取困难等因素限制基于多光谱数据的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存在困难,探究利用物候信息对亚热带山区植被实施分类的效果。综合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水指数(NDWI),同时考虑到海拔高度对植被类型的影响,建立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基于多时相Landsat TM影像,利用了不同地物类型的物候特征和光谱差异,将漓江上游地区分为8种土地覆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86.40%,Kappa系数为0.83。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蔬菜地和草地2种植被类型,利用ASD光谱仪实测二者在不同覆盖度下的光谱响应,分析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比值植被指数(RVI)、修正植被指数(M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以及全球环境监测植被指数(GEMI)等6种植被指数所用的最佳波段及其组合,进而研究了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时的不同植被指数的表现.结果表明,与蔬菜地植被指数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组合为620 ~ 740 nm谱段和780 ~ 900 nm谱段内波段的组合,与草地植被指数相关系数较高的波段组合为620 ~750 nm谱段和760 ~900 nm谱段内波段的组合,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在高光谱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和模拟卫星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中,用DVI和MSAVI估算植被覆盖度,平均总体精度分别达到83.7%和79.5%,与其他4种植被指数相比,这2种指数更适合于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通常是利用地物的波谱反射特征进行监督或非监督分类,分类结果由于"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的存在,往往分类精度不高。而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作为表征地表覆盖状况的生物物理参数,已成功用于宏观尺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使得分类结果有所提高,而对于区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却少见报道。本文充分利用TM数据的多光谱特征,从中提取了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Ts、温度植被角度TVA和温度植被距离TVD这四种分类特征进行监督分类,通过对7种组合方案(反射率波段组合、NDVI与反射率波段组合、Ts与反射率波段组合、NDVI与Ts和反射率波段组合、TVA与反射率波段组合、TVD与反射率波段组合、TVA与TVD和反射率波段组合)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NDVI、Ts、NDVI和Ts、TVD作为分类特征参与到多波段地表反射率影像分类中,能够提高分类精度,而TVA、TVA和TVD的加入却没有改善分类结果;②总体分类精度受到训练样本与检验样本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微波植被指数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被覆盖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被广泛地应用于干旱遥感监测。和基于光学遥感的植被指数相比,Shi等提出的微波植被指数MVI(Microwave Vegetation Index)被证实能够反映更多的植被生长信息。本文以MVI为基础,利用MVI代替目前比较成熟的温度植被指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Index)中的NDVI,构建温度微波植被干旱指数TMVDI(Temperature Microwave Vegetation Index),发展了一种新的干旱监测方法。本文以2006年夏季四川省发生的百年难遇的干旱为研究对象,将基于TMVDI与TVDI的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为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将遥感监测的结果与基于气象站点降雨观测数据构建的标准降雨指数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低频降轨微波辐射计数据计算的T MVDI最适合于进行植被覆盖区域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8.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本文是在像元二分模型两个重要参数(NDVIveg、NDVIsoil)推导的基础上,对已有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出滁州市的植被覆盖度。通过滁州市部分地区的实地考察,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徐雯靓  王少军 《遥感学报》2014,18(4):826-842
为了消除土壤背景信息对植被指数的影响,近几十年发展了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系列(SAVI family)。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指数抗土壤影响的能力不同。在总结了以消除土壤影响为目的的植被指数建立过程的基础上,利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的两组数据集,比较分析了NDVI、SAVI、TSAVI、MSAVI、OSAVI和GESAVI在不同叶面积指数(LAI)对应不同土壤背景的情况下抗土壤干扰、表达植被信息的能力,指出了不同植被指数应用的最适环境条件。结合植被指数—信噪比图,将这6种植被指数分成3类:在中低LAI值下,若植被覆盖度均匀,OSAVI和TSAVI有较强的消除土壤影响、表达植被信息的能力;当区域LAI分布不均、植被类型混杂时,MSAVI在表达植被信息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根据每类植被指数的特征,利用MODIS-VI和MODIS-LAI产品初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MODIS NDVI的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ODIS植被指数产品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盖度的高相关性,以NDVI为荒漠化评价的定量依据进行荒漠化程度划分,得出科尔沁沙地2000年与2007年的NDVI分级分布图,并分别统计出相应的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积所占比例; 最后,利用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地面积所占比例和NDVI分级分布图所提供的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研究区荒漠化程度及动态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7年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