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琴  吴婷芳 《干旱气象》2014,32(6):1003-1006
甘肃敦煌地区气候条件虽然适宜棉花生长,但热量条件处于棉花正常生长适宜指标的下线,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敦煌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1983~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敦煌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棉花的株铃数、单铃重及僵烂铃率、蕾铃脱落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蕾期气温、花后热量和花期气温、裂铃吐絮阶段灌水量是造成棉花僵烂铃和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花铃期的平均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有利于棉铃数的增加;7月上旬至8月中旬夜温不足降低了棉株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导致花蕾及胚珠发育不良,单铃胚珠数减少;盛夏7月中旬高温造成棉铃代谢紊乱,导致单铃不孕,造成株铃数不足和单铃重下降,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对棉花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分析总结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将为保证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新疆博州1997-2012年的棉花产量、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与棉花全生育期内各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日照是影响博州棉花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5月幼苗期,降雨日数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6月处于五叶和现蕾期,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7月是博州最热的季节,棉花处于开花期,并开始结铃,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因素;8-9月棉花裂铃和吐絮期,博州出现影响棉铃生长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寡照天气不明显。最后针对博州棉花生产提出了气象服务重点工作建议,为搞好气象为农服务,为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2年7~9月,我省双季早稻处灌浆成熟期,晚稻处移栽~抽穗期,棉花处开花结铃~裂铃吐絮期,甘蔗、柑桔处茎伸长及果实膨大期。2002年7月,我省基本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充沛,未出现明显的伏旱天气,天气条件对早稻灌浆成熟、晚稻秧苗生长、移栽返青和棉花开花结铃及甘蔗、柑桔茎伸长和果实膨大较为有利。但7月12~16日,受大陆高压控制,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平均气温普遍30℃,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6~38℃,局部达39~40℃,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形成不利;同时对晚…  相似文献   

4.
根据龙眼生物学特性、产量和气候资料,通过平行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影响广西地区龙眼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晚秋梢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和开花座果期,关键气候因子分别为气温、雨量、雨日和日照时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年份气候要素与产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丰歉气候指标,为龙眼的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开展龙眼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旱涝发生特征与棉花年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潦处棉花产量逐年丰欠特征与旱涝年型的农业气候分析,发现4-10月的降水量及其时间分布是影响棉花丰欠的主要原因,而棉铃成熟-吐絮期的阴雨、长期干旱则是引起湖北省棉花减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葛徽衍  张永红 《气象》1997,23(9):1-2
用棉花秋桃理论估产与实产之间的偏差,表征秋桃调查后至棉花停止生长期之间棉铃生育成熟状况,分析了这段时期气象因素对棉株和棉铃的影响,得出了确定棉花丰歉的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棉铃发育所需积温及温度变化对铃期、铃重、籽重的影响,为棉花栽培管理,特别是修棉提供依据,我们分别于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生产中,为了增加产量和提高棉纤维品质,不能不充分并全面地考虑棉花产地的气候资源。棉花单产首先与生产中采用的综合栽培措施有关。同时,棉花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秋季初霜冻、植株停止生长时未成熟的棉铃受害程度等,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纤维品质。因此,鉴定第一个棉铃开裂至秋霜期间棉花生长期的热量保证率尤其有意义。因为这个时期的条件决定着棉花裂铃的数  相似文献   

9.
棉花裂铃到初霜停长,生育上称为吐絮期。大荔历年平均初霜日为十月二十六日,吐絮期主要在9到10月。但由于本地棉花秋桃较多,霜后裂铃吐絮时段拉的长,实际生产上的吐絮收获期多到11月底前后。因此在棉花后期农业气候资料的统计处理上,吐絮期用9到10月;生产上的收获期用9到11月,二者结合分析。棉花吐絮收获期要求晴天少雨,空气干燥。温度低于20度裂铃减慢,低于15度影响纤维品质,阴雨湿潮天气多造成棉铃裂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金塔植棉有较长的历史,但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除去趋势产量,气候产量的变异系数为0.3,说明金塔棉花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据《金塔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的分析,光照和降水并不是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热量条件以及无霜期的长短则是造成金塔县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加科学地论证金塔县棉花生产对热量的要  相似文献   

11.
棉花热量补偿 菱形整枝技术张治民(咸阳农业气象科研所咸阳·712034)“热量补偿”是通过提高光热利用率来增加产量的方法。为增加棉花伏桃数量,在棉株结铃模型上、塑造以菱形结铃为目标的整枝方法叫“菱形整枝”。棉花“热量补偿、菱形整枝”,技术可使6-8月...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棉区棉花阶段延迟型冷害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客观定量评估北疆棉花冷害,本文利用2003-2007年在北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和莫索湾气象站进行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处于不同热量条件下的花铃期棉花进行发育期、外部性状、产量性状监测。结合两站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整理两站开花至裂铃期间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及≥10℃、15℃、20℃活动积温等资料。综合气象学、生态学信息,分析棉花花铃期低温对棉花发育期、外部性状特征、产量性状特征的影响。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北疆棉区棉花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并由此得出北疆棉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阶段性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指标;运用相同的方法得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裂铃期间单铃重指标。  相似文献   

13.
关中棉区多年来产量较低,且年际变化较大。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资料表明,关中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不仅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与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探讨和研究影响本地棉花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及其关键时期,对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棉花生产,是十分必要的。现以泾阳县1955—1981年的气候和产量资料为例,略谈棉花生产中几个不利的农业气象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阿克苏地区主要棉花产区在棉花受霜冻危害后枯死拔株时,棉株上都带有青铃.暖秋年份一般带有10%的青铃,冷秋年份带的更多,有时高达50%,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根据当年的秋季气温情况来确定棉花的适宜打顶期而造成的. 一、棉花适宜打顶的农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棉花蕾铃期连阴雨危害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的 6月中下旬至 7月中下旬 ,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现蕾盛期 ,通常也是这一区域连阴雨天气的多发时段。对这一阶段的棉花生长发育而言 ,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是非常不利的。正如俗话所说 :“七月里的雨 ,少落是油 ,多落是愁。”因为过长的连阴雨天气不仅会影响到棉籽的饱满度和成熟度 ,还会影响其纤维的合成与品质。连阴雨天气对处于结铃期的棉花生长带来的危害极大 ,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症状。一是“未老先衰”症状 ,即棉花生长减缓 ,棉株弱小 ,其结铃少而小 ,并过早停止生长 ,虽成熟早 ,但产量不高。在长时间高温、高湿、阴雨的天气条…  相似文献   

16.
棉花栽培管理,应采用综合性科学技术措施,在水肥条件具备下,自然界光、热资源在棉花产量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对棉花优质、高产、稳产意义重大,所以,把提高光、热利用率作为棉花栽培管理目标。棉花栽培管理可用两个优势保一个优势的方法,就是用棉株生物学优势与光、热资源优势时段匹配同步,保证棉花产量优势。在作务上,扬长避短,发挥光、热气象因素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通过人工调控,促进棉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减少养分消耗,  相似文献   

17.
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起  邢同怠  赵明云 《气象》1998,24(8):57-57
为探索气候条件对金丝小枣主要生长期的影响,以及造成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原因,从气候角度对枣树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枣树开花坐果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关系坐果率的主导因子;果实生长期间的连阴雨易引起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天门市植棉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在国内和省内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支援国家建设和出口创汇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因季风影响,每年7、8月份高温干旱期长,往往造成棉田土壤干枯,加上棉株蒸腾耗水加大,严重阻碍着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座桃,导致棉花产量不稳不高.因而每年高温干旱期间都要进行灌水抗旱,以补充棉田水分的不足.但是,灌水抗旱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8年以来,我们配合农技部门在我市进行了棉田盖草试验、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河南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高却不稳定,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研究夏玉米开花至灌浆期连阴雨天气对玉米植株叶面积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对夏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2011-2012年商丘市虞城县夏玉米开花至灌浆期连阴雨天气的模拟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可知,花期、灌浆期阴雨处理均可导致玉米产量降低,以花期阴雨处理减产最为显著,减产幅度为75.8%~86.1%,灌浆期阴雨处理减产幅度为20.3%~55.0%。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连阴雨天气使果穗变细、变短,秃尖增加,结实不良,干物质主要积累在茎秆等营养器官,穗粒重降低,且连阴雨天气发生在开花期时产量构成因素受影响程度更大。连阴雨天气降低玉米干物质重,发生在花期的连阴雨天气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发生在灌浆期的更大。此外,开花至灌浆期的连阴雨天气使灌浆高峰期出现晚、灌浆速率变慢,玉米在花期遭受连阴雨天气时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最晚,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灌浆速率最小,且雌雄穗花期不遇现象出现较多。  相似文献   

20.
棉花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全面了解我县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避免和克服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于迅速提高我县的棉花产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