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片欣赏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风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主要由三大园区组成,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设置科考科研区、科普游览区、生态观光区、探幽访古区等功能区和  相似文献   

2.
信息在线     
近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嘉荫县乌拉嘎镇境内发现了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专家认定为白垩纪恐龙化石。黑龙江省嘉荫县是我国最早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1902年,该县出土的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州第一龙”。20世纪70年代,地质工作者又在这里发现了大规模的白垩纪动植物化石群。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支明在乌拉嘎镇恐龙化石群发现  相似文献   

3.
近日,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里再添新宠。继"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后,又有三条恐龙化石被命名为"巨型汝阳龙"、"刘店史家沟砚山龙"、"刘店洛阳龙"。汝阳县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秦岭造山带东段,属华北地层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已发现恐龙化石点达130多处。  相似文献   

4.
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原院长赵逊教授莅临河南南阳,对南阳恐龙遗迹保护和西峡恐龙遗迹园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赵逊教授指出,西峡恐龙遗迹园作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恐龙遗迹园建设方面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突出恐龙蛋化石优势,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17日,河南省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源调查项目组在义马北露天煤矿采场调查中,项目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恐龙研究专家吕君昌博士,在采场西南角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这是河南首次发现侏罗纪时代的恐龙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6.
2月27~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承担完成的<河南省古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河南省豫西-豫南地区恐龙化石群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对研究成果<河南省恐龙化石勘查发掘与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
诸城市恐龙化石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共发现恐龙化石产地30多处,其中典型的化石产地有"库沟化石长廊"、"恐龙涧隆起带"、"臧家庄化石层叠区"和"黄龙沟足迹化石群"。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化石资源,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但在保护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文根据目前保护现状,针对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点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永强  吴迪  李杰  李天然 《河南国土资源》2014,(10):F0003-F0003
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二期)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新进展: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人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落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兴辽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我省在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临沭县常林钻石省级地质公园,面积约85.85km2,属中型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保存完好。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又有丹霞地貌、恐龙遗迹化石,同时还是常林钻石的发现地。其中沂沭断裂带、岌山恐龙足迹和金刚石砂矿产地具有全国乃至国际性对比意义,是国内较为罕见的地质遗迹,在地学方面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最近,辽宁省朝阳北票市又传出令人喜悦的消息,在以北票四合屯为中心建立的面积为46.3平方公里的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内,又发现了一处大型恐龙化石出露点.5月6日经专家现场初步勘察认为,这处化石距今约1.26亿年,属蜥脚类恐龙,体长约15米,是目前为止辽宁省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立体保存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2.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获悉,栾川县出土的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获得了"迷你豫龙"的正式命名。栾川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上世纪70年代,在伏牛山地区的淅川、西峡、夏馆—高丘、五里川相继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近几年来,在栾川县境内的秋扒—潭头一带也发现了大量的伤齿龙、窃蛋龙、小型驰龙等恐龙化石。栾川的恐龙化石群是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已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来,汝阳县采取多项措施,筹措巨额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对该县刘店、三屯两乡的恐龙化石遗迹进行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3月以来,在汝阳县刘店、三屯两乡的30余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发现恐龙化石点96处之多,并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是一个以巨型—大  相似文献   

15.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究竟是食草类、爬行类,还是哺乳类生物化石,还有待专家认定,现正积极组织发掘。这一重大可喜的发现,将对国家地质、古生物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命名的汝阳恐龙化石群省级地质公园,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从2006年2月下旬开始,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立项,在汝阳县刘店乡、三屯乡一带大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试探性勘察发掘研究,先后发现残存的恐龙化石点30余处,并对其中的5处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二期)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新进展: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落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兴辽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我省在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研究员、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王丽霞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在山东诸城发现第一具恐龙骨架"巨型山东龙"以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恐龙骨骼化石在诸城白垩纪地层中被发现,特别是埋藏于诸城晚白垩世地层中恐龙骨骼化石群,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研究发现了包括鸭嘴龙类、角龙类、暴龙类等在内的多种恐龙类型,为丰富我国东部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该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近些年来在诸城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及其所代表的恐龙动物群类型的研究成果,同时又提出了目前依然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意义,有助于下一步更好的深入研究诸城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19.
飘扬的彩旗,怒放的鲜花,欢乐的人群,如花的笑脸。9月20日上午,位于风景秀丽的西泰山脚下的河南省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4月14~15日,汝阳县专门从北京请来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专家,为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建设及升级申报工作“把脉”。专家们对汝阳恐龙化石群省级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