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2含量小于1.72%,Al2O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为鞍山-本溪铁矿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个位于标高-1000 m以下的特大型“鞍山式”铁矿床,含矿岩系为近直立展布的鞍山群樱桃园岩组,包含其内的铁矿体为隐伏的厚板状陡倾斜矿体,矿体埋深1100~1200 m,控制矿体延长2000 m.矿体自上向下可划分3种自然矿石类型,分别为赤铁矿石、赤铁磁铁复合矿石及磁铁矿石.大台沟铁矿床属典型“鞍山式”铁矿床,矿物成分较简单,含铁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镜铁矿)为主;矿石结构类型有镶嵌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等;矿石构造类型以条带状为主.铁矿石TFe品位平均为29.34%;mFe品位平均为14.63%;矿石中其他元素含量除SiO2较高外,均甚微,SiO2平均含量46.08%.笔者在阐述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大台沟铁矿找矿标志,对于区域内潜在的“大台沟式”(埋藏较深、存在高大磁异常)铁矿床的找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赞坎铁矿床位于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赋矿岩系布伦阔勒群主要由黑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硅质岩及磁铁石英岩等组成。目前探明工业矿体4条,单个矿体长度大于2.5km,矿体厚10~70m;局部见高品位铁矿段(mFe50%),长度达900m,厚度40m左右。矿石类型主要为2种,一种为原生的条纹-条带状磁铁矿(为主);另一种为热液改造形成的块状(高品位铁矿石)及浸染状磁铁矿。矿石稀土元素配分(PAAS)表明,原生条纹-条带状铁矿石Ce和Y元素异常不明显(~1.15、~0.94),Eu具正异常(~1.69),Y/Ho平均值为25,稀土配分模式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相似。而受改造的矿石中,浸染状矿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明显富集轻稀土,La和Ce显示正异常(~1.46、~1.17),Y显示负异常(=0.66~0.72),Eu表现为强烈的正异常(~4.37),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于原生条纹-条带状铁矿石。矿体围岩斜长角闪片岩(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591±1Ma,结合前人对矿区内侵入体的年代学研究(霏细斑岩,533Ma),大致反映沉积铁矿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至早寒武世。电子探针显示,条带状磁铁矿中的TiO_2、AL_2O_3、MgO、MnO含量较低,标型组分含量与沉积变质型磁铁矿颇为接近,在磁铁矿单矿物成因图解中,条带状磁铁矿整体显示磁铁矿为沉积变质型铁矿;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的组成与典型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偏离反映了后期岩浆-构造热事件对条带状铁矿石的改造;上述结果显示赞坎铁矿整体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BIF)。调查发现赞坎高品位铁矿体与早寒武世侵入的霏细斑岩联系密切,高品位矿石及其围岩发育一定程度的矽卡岩化,如阳起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本文推测高品位铁矿石的成因可能为霏细斑岩的岩浆热液溶解并运移早期沉积变质铁矿中的含铁物质,在构造发育处充填交代形成块状磁铁富矿石。在早寒武世侵入到矿区中部的霏细斑岩体中,同时发育有角砾状磁铁矿和脉状磁铁矿,因此,岩浆热液改造原生条带状铁矿石形成高品位铁矿石的时代应为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铁矿主要分为七大类型时常同积变质型磁铁-赤铁矿床,基性侵入体岩型钡钛磁铁矿床,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火山岩型磁铁-赤铁矿床,沉积型赤铁-菱铁矿床,多因复合-迭加型磁铁-赤铁矿床,风化淋滤褐铁-赤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张家山铁矿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矿石的矿物组合、化学组分等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研究,认为张家山铁矿床应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原生矿床为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并厘定了该地区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斯里加亚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明金  练兵  田亚洲  亢庚 《贵州地质》2011,28(3):206-210,236
本文阐明了马来西亚斯里加亚铁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并结合原生矿体和氧化矿体的特征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氧化矿主要为原生矿风化残积及部分坡积成因,原生矿体产于隐伏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其围岩具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该矿床为矽卡岩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7.
高建国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7,16(4):368-376
铅锌矿床赋存于陡山论组碳泥质白云岩中。合矿地层的Ph、Zn、Ag、Cu、Co、Ni等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关系。北东~北北东高角度道断裂控制了矿带的展市方向,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脉)的空间形态。矿物原生分带明显,矿床下部为破铁矿;上部为铅锌矿。地表为风化型铁矿。成矿经历了三个阶段:同生沉积(成岩)→后期改造→地表及浅部氧化。  相似文献   

8.
YML铁矿区位于几内亚福雷卡里亚省,富铁矿以条带状赤铁矿和铁角砾岩矿为主。矿区内共发育7条矿体,条带状赤铁矿体6条,铁角砾岩矿体1条。条带状赤铁矿体赋存部位多为向形地段,次级紧密褶皱发育,沿走向和倾向有逐渐变薄和尖灭的趋势;铁角砾岩矿体覆盖于地表,以风化壳的形式出现。矿床类型属复合类型,即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叠加后期构造变质型+风化淋滤型。该区具备铁矿形成和保存的地质条件,且已发现具一定储量、品位较高的条带状赤铁矿和大面积的铁角砾岩分布区,区内铁矿找矿远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律纳铁矿床位于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产于中-基性火山岩中规模最大的磷灰石-磁铁矿建造矿床,也是欧洲目前唯一正在开采的特大型铁矿山。研究表明,基律纳铁矿床受构造-岩浆控制作用明显,多产在古元古代花岗质绿片岩体内。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在两者的接触带上,普遍发育钠长石化和钾长石化;矿石以高度富集磁铁矿和磷灰石为特征。根据切割关系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成矿年龄为1.9~1.88Ga。依据其地质背景、围岩蚀变分带性和成矿流体的组分特征,将该矿床初步认定为铁氧化物IOCG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条山中型富铁矿床位于豫西南东秦岭二郎坪群内,为区内富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区主要构造形迹为轴向北西-南东的条山背斜,褶皱内层间滑脱面的张性空间控制了区内主要矿体的定位。矿区由两个矿带组成:A矿带位于背斜北东翼,以块状磁铁矿矿石为主,含少量浸染状矽卡岩型磁铁矿矿石;B矿带位于背斜轴部偏北东翼,以条带状磁铁矿矿石为主。矿体均自北西向南东斜列顺层分布,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同步褶曲、整合产出。从矿石组构特征来看,A矿带块状磁铁矿矿石镜下可见围岩的残留,而浸染状矽卡岩型矿石中可见后期磁铁矿交代早期石榴子石、绿帘石;B矿带条带状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与围岩条带的接触界线呈港湾状、孤岛状,均表明条山富铁矿床以交代成矿作用为主。泥盆纪至早石炭世,二郎坪群弧后盆地的碰撞闭合过程导致区内存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条山富铁矿床应为该期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凤县老厂火山岩属奥陶系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矿区火山岩可分为两个主喷发旋回,下部基性喷发旋回和上部酸性喷发旋回,下部基性喷发旋回发育铁矿,上部酸性旋回中发育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矿区铅锌矿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KT1主铅锌矿体赋存于火山颈(岩颈)中,KT2矿体(贫矿体)赋存于近火山口相酸性凝灰岩层中。  相似文献   

12.
台上铁矿床位于鲁西蒙阴县境内,为磁铁石英角闪岩型低品位铁矿床,成因上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以条带状、透镜状为主;矿体规模较小,厚度、品位变化较大;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及褐铁矿,并可见少量黄铁矿;矿石主要呈细粒变晶结构,条带状及浸染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属需选贫铁矿矿石。矿体属泰山岩群雁翎关组的组成部分,与泰山岩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一致,在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地层与岩浆岩接触带附近具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正>红格地区位于攀枝花-西昌成矿带,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是我国铁、钒、钛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区内"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与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区内铁矿床的形成与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在含矿层状岩体下部超基性岩带部分。含矿岩体的展布严格受到岩体西部南北向的昔格达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大体呈南北  相似文献   

14.
夕卡岩铁矿床的成因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主要有接触交代和矿浆成因等模型。河北武安玉石洼铁矿是邯邢地区主要的夕卡岩铁矿之一,对矿区尖山剖面中的三类磁铁矿成分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解决此问题。产于剖面下部玉石洼铁矿主矿体中的磁铁矿以高Ti为特征,而在上部结晶灰岩中矿脉状中磁铁矿以高Si(w(SiO2)>1%)为特点,赋存于中部二长岩矿脉中的磁铁矿具有过渡的成分特征。通过对此三类磁铁矿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研究发现,从下部玉石洼主矿体向上部结晶灰岩中的磁铁矿脉,磁铁矿具有Ti含量逐渐减少而Si、Mg含量逐渐增加的特征。高硅磁铁矿呈自形晶,与方解石平衡共生,其形成与流体有关,很可能是流体晶矿物。磁铁矿FeV/Ti判别图解显示下部玉石洼主矿体中部分磁铁矿具有岩浆成因,二长岩和结晶灰岩中的脉状矿石中磁铁矿具有热液成因,磁铁矿由下部到上部具有岩浆成因过渡为热液成因的连续过程。根据玉石洼矿区磁铁矿的这些特征,我们认为铁矿浆中含有大量流体,应该为“含铁熔体流体”,由于流体超压使“含铁熔体流体流”在岩浆通道中快速上升,至地壳浅部空间就位,在空间上由下部形成高温高Ti磁铁矿过渡为上部形成具有流体晶特征的高Si磁铁矿的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济宁强磁异常区深部铁矿初步验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宋明春 《地质学报》2008,82(9):1285-1292
山东省济宁磁异常是一个重、磁同源体,面积大于100 km2,磁异常峰值为3800nT。钻探验证在孔深1041.57~1796.54m位置发现铁矿体,矿体总厚度74.04~220m,磁性铁平均品位15.89~25.19%。矿石类型有条带状方解磁铁石英岩和条带状磁铁石英大理岩,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磁铁矿、磁赤铁矿、菱铁矿。矿体产于济宁岩群浅变质岩系中,矿床特征与条带状铁建造(BIF)铁矿或鞍山式铁矿有明显区别,铁矿成因类型属与千枚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大理岩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相结合的地球化学方法,对本溪贾家堡子铁矿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贾家堡子地区条带状铁矿(BIF)的化学成分主要为TFe2O3和SiO2,并且Al2O3和TiO2含量较低,这一特征与鞍本地区及山西五台山和冀东迁安地区条带状铁矿基本一致,指示该条带状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稀土元素呈现弱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特征,表明该BIF的稀土元素来源于火山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液.贾家堡子地区条带状铁矿床成因类型为Algoma型铁矿.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小包庄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庐枞火山岩盆地的西北部,是成矿带内已发现规模最大的铁矿床。2013年在罗河铁矿床深部又勘探新发现了小包庄大型铁矿床,这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来重大找矿突破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勘探应用价值。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基于详细的钻孔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并结合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研究了小包庄铁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厘定了矿床的成矿阶段,分析了成矿作用过程,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罗河铁矿床和小包庄铁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在不同深度成矿作用的产物。小包庄铁矿床主矿体矿呈厚大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砖桥组地层中,位于罗河铁矿床主矿体之下约800~1000m,主要由浸染状矿体组成。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硬石膏、透辉石和碳酸盐,矿石的代表性矿物组合为磁铁矿-硬石膏-透辉石。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和筛状结构等。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蚀变类型有碱性长石化、透辉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硬石膏化。小包庄铁矿床形成经历了热液期的四个阶段,即碱性长石阶段、透辉石-硬石膏-磁铁矿阶段、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阶段和硬石膏-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其中,铁矿化主要发育于透辉石-硬石膏-磁铁矿阶段。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宁芜地区铁矿床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小包庄铁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的闪长质侵入岩(?),而矿化发育在远离侵入岩或次火山岩之上的火山岩中,明显有别于宁芜地区玢岩铁矿床,类似于智利安第斯成矿带中部分产于安山质火山岩中的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产于火山岩中的一类特殊类型的玢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昆仑迪木那里克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迪木那里克铁矿床处于新疆东昆仑西段,位于阿尔金陆缘地块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上奥陶统祁漫塔格群浅变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多呈似层状、条带状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层控作用比较明显,矿体塑性变形较强;矿石主要为条带状石英-磁铁矿和块状磁铁矿矿石;矿石品位较低(TFe=20%~40%);围岩蚀变特征明显.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出发,重点从矿床规模、矿体产状、赋矿层位、围岩性质、矿石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迪木那里克铁矿床的成因,并提出在该区寻找同类矿床的标志.该铁矿床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可利用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航磁异常等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是个旧锡矿最常见的硫化物之一,但对其相关研究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对个旧锡矿东区不同类型矿体中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获取黄铁矿成分的标型特征。个旧锡矿东区其矿体分为层间氧化残余硫化矿、接触带矽卡岩矿体、脉状矿、变基性火山岩矿体四类,不同类型黄铁矿产出特征各异,如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中黄铁矿具有典型的残余结构,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具有压碎结构、骸晶结构等。研究数据表明,黄铁矿总体表现亏铁、富硫,富集Pb、Zn、Cu、Cd、In、As、Sb、Bi、Sn、Ag、Au、W等元素,贫Co、Ni、Cr、Te、Se元素,Co/Ni较大。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与变基性火山岩两类产于层间的矿体成矿环境硫逸度较高,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高温元素含量较高,脉状矿中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较高。硫逸度越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As进入黄铁矿晶格。成矿元素物源丰富,As、Ag、Au很可能来源于地层,Pb则来源于岩浆,Bi可能大部分来源于酸性岩浆。温度和共生矿物是影响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富集的重要因素,共生黄铁矿-黄铜矿可以指示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本区黄铁矿属中低温成矿,从高到低依次为矽卡岩矿—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变基性火山岩矿—脉状矿。来自岩浆的成矿物源较丰富,以及产于岩体边缘蚀变岩型矿体的发现,可推测岩体内部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20.
备战铁矿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中,矿石结构包括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板条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等。基于磁铁矿的粒度和其颜色,磁铁矿又可分为2种类型。矿石构造主要有隐爆角砾状、贯入角砾状、斑杂状、致密块状、斑点状、条带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等类型。矿区内的蚀变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石榴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电气石和碳酸盐等。根据对矿石组构、成因和产出特征的研究,备战铁矿的成矿期次可划分为隐爆-矿浆期(a)和隐爆-热液期(b)这两期,进一步可划分为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a1)、磁铁矿-阳起石-透闪石-石榴石-绿帘石-绿泥石(a2)、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b1)、绿帘石-电气石-碳酸盐(b2)这4个成矿阶段。该铁矿床与其赋矿围岩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火山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属于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复合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