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日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根据辽宁省气象台提供的2017年降水量趋势预测、全省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历年发生情况和全省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情况等,发布了2017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预计3-11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由降水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2016年相比增加的概率较大,东北部地区(抚顺和铁岭)夏季可能发生局地洪涝。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将比常年有所增加,局部地区可能加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分布空间与常年基本一致。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预计比常年要有所  相似文献   

2.
对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工程和经济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南京市地质环境背景比较复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合理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指出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才能避免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自然地质条件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不仅分布有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严重的地质灾害 ,而且存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有特殊不良岩土体 (湿陷性黄土与胀缩土 )、原生地球化学异常 (高氟水、低碘水、咸水 )和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土壤盐渍化 ) ;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瓦斯爆炸等 ;环境地质问题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等。这些已成为制约我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辽宁省环境不断恶化,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环境保护以及如何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而保护环境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自然地质资源、从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那么,如何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辽宁省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获悉,辽宁全省地质灾害防灾体系已基本建成。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等工作,取得了良好防灾减灾的社会效果。去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91起,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人员伤亡为零,其中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73起,避免人员伤亡8684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6月11日~12日,全省地质环境工作会议在济源市举行。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在书面讲话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林厅长在讲话中指出,我省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占全省面积一半左右的山区和丘陵区,地质环境很脆弱,是我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多年来,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诱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工农纠纷、上访事件经常发生,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省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保护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东南部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自然变异强烈,地质灾害频发,省内地质灾害多发区。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已查明的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点4886处,其中崩塌2596处、泥石流1673处、滑坡310处、地面塌陷221处、地裂缝86处。地质灾害造成99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1733.2万元,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主题。地质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而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地质环境,从而诱发了众多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涉及资源、环境双重问题,并且在地质环境保护中问题突出。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减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地质环境保护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青海国土经略》2006,(4):I0008
青海环境地质勘查院是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所属四大院之一,具体实施局承担的国家及省市水工环项目,同时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咨询等各项工作。环境地质勘查业是全局的支柱产业,其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该院采取“内培外联”的方式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和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黄南西山滑坡勘查、设计、治理;西宁市瓦窑沟泥石流灾害勘查、治理、可行性研究和部分治理工程;承担并完成了乐都、大通、门源、海晏、玛沁、祁连、德令哈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以及多项水电站、…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江苏城市地质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1)地面沉降;(2)土体滑塌;(3)地面塌陷。就环境地质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提出积极开展城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工作;建议在城市规划的有关法规中明确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历史悠久 ,规模大、强度高 ,因而诱发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按其灾变的时间特征 ,可将其划分为突变型地质灾害和缓变型环境地质问题两大类。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矿坑突水、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属于前者 ;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煤矸石自燃等环境地质问题属于后者。笔者概述了各灾种的发育特征和危害现状 ,分析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破坏了局部生态环境,影响了人民生产生活。为推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步伐,谋划一个时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局的统一部署,2017年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共完成高精度遥感解译157 900km~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34 290km~2,调查矿山9 672座,水土样测试各200余件,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该文在深入分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高度概括了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煤塌陷、非煤矿山采空区及废弃矿井、占压土地资源等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模、危害和治理工作开展等情况;客观剖析了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重工业基础雄厚,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致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由此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地下水特征,概括归纳可能产生的该省特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以矿产资源为依托辽宁省建立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基地。矿业在辽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世纪末,辽宁矿业面临了一系列的困难,诸如资源匮乏、开采难度加大等等,但同时也面临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等发展机遇。依据辽宁省的基本省情,在新世纪应继续将矿产资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度的倾斜。其主要措施是加大资源勘查投入,将现有产业组织进行重组,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在辽宁东部山区建立矿产资源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6.
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胶莱河以东,区内海岸线全长约1 700km,沿海滩涂面积约500km2。由于该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赋存有适宜海产养殖的地下咸水。该文依据大量的基础资料,阐述了胶东半岛区内海产养殖地下咸水的分布特征、富水地段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开发利用中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对于指导该区海产养殖地下咸水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走过的光辉历程。近五十年来,山东地矿职工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勘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地质科研及实验测试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为山东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地矿职工将顺应历史潮流,踏上新的征程,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5万农业地质调查是地学与农学相结合探索解决农业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以农业地质背景和环境地质研究为重点,地球化学研究为核心,开展区域土壤肥力与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区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评价,区域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以及土壤改良、农作物宜种性等方面的研究,为现代农业规划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地质力学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归纳,通过典型实例,阐明了地质力学方法在区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矿产勘探中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与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海(咸)水入侵、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串层污染,主要是对地下水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从综合治理的需要出发,新一轮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应包括地下水潜力调查、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地下水环境保护区划、地下水调蓄条件调查、环境地质问题与灾害调查等内容.在调查方法上,要充分利用"3S"技术,要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调查方法,要确定重点、典型区、带加深调研以带动面上的调查,并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有侧重的开展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