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宜昌市初夏短期降水预报的需要,在分析总结降水前日本细网格模式物理量预报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关键区及相关指标,配合其它预报工具,建立本地初夏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君  刘琴芳 《山东气象》2000,20(1):29-30
以Bayes判别的基本原理为依据 ,利用分级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方法 ,获得不同量级降水可能发生的概率 ,在淄博初夏分级分段降水预报中试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经对安阳地区5县市30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了安阳地区严重初夏旱的标准。根据遥相关关系,挑选中长期天气预报因子,通过0,1处理及相关显著性检验,利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建立安阳地区严重初夏旱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概率预报发布工作,收集了国内外开展概率预报的各种文献与报导,就降水概率预报的定义,发布降水概率预报的意义,国内外降水概率预报的研究与业务应用,降水概率预报的基本方法,主观预报在客观降水概率预报中的作用,降水概率预报的经济效益评估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
黄归兰  王庆国 《广西气象》2007,28(A01):60-61
运用目前业务中经常使用的日本降水预报产品和T213降水预报产品,选用2005年4月~2006年8月资料对南宁市单点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晴雨预报TS值,T213和日本相差不大。在24h分量级降水检验结果中,T213的TS评分通常高于日本。大雨量级降水,日本优于T213。中雨和小雨量级的降水,T213优于日本。但是T213空报率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6.
数值预报产品在三峡坝区初夏强降水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92-2001年5-6月期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FSFE02、FSFE03)、宜昌单站探空资料以及单站大气能量资料,对照三峡气象站降水资料,从中找出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应用基于费歇准则的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三峡坝区初夏(5-6月)强降水预报模型,从而对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释用.经2002-2007年预报检验,该模型预报准确率和概括率分别为77%和89%,预报效果较好.该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大同市中期降水预报胡润山(大同市气象局037004)应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T_42数值预报产品及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旬天气趋势预报制作大同市中期降水预报收到较好的预报效果,本文介绍大同市夏季(6月到8月),时效为72~120小时中期降...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短期降水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1994年盛夏3大暴雨的预报能力,高度场距平相关,降水量T评分、暴雨中心位置距离和强度等指标均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对实际业务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预报降水的范围偏大,降水量级较小时问题明显,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将T213降水预报资料插值到孝感市各测站上,对24h、48h降水预报做了客观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T213对孝感市有无降水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强降水48h预报有比较好的参考作用。通过的降水预报误差的分析发现,在一般情况下,T213降水预报值要比实况偏大。  相似文献   

10.
牟银杰 《四川气象》2003,23(2):16-18
通过对1993~1995年夏季08时和20时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从降水形成的水汽、动力、热力条件进行分析,选取预报因子,分晚上、白天两个时段,分别建立降水预报方法。实际使用时完全套用实时的数值预报资料,预报方法实现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夏季降水分县分级预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兴旺 《气象》1997,23(10):27-30
将国家气象中心T63和HLAFS,武汉区域中心MAPS数值预报模式的短期降水预报分别以所属7个测站上,以此作为预报因子,运用灰色预测GM(O,h)模型制作 孝感市夏季短期24小时降水分县分级预报。经1996年夏季业务应用,其一般性降水(小雨、中雨、大雨)分县预报质量较高、暴雨落区落占预报能力较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降水预报准确性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达 《气象》1997,23(4):1-2
作者对日本部分数值预报产品对上海市市区的降水预报准确性作了初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它们的降水预报正确率仅为60%左右,且月际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使用数值预报产品时必须结合本地区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多种工具结合预报经验综合运用,不能盲目照搬。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04年4~10月的降水实况和历史数值预报资料,分析数值预报产品各气象要素和物理量预报场与阿克苏降水的关系,得到阿克苏降水的定性、定点、定量和定时客观预报因子及其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江南地区77个台站的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江南地区降水低频分量和东亚地区850 h Pa低频经向风主成分,建立了多变量时滞回归(Multivariable Lagged Regression,MLR)模型,并对2011年5—7月江南降水低频分量进行延伸期逐日预报试验。结果表明,50~70 d时间尺度的江南低频降水的平均预报技巧高达0.92,可准确预报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和降水低频位相的正负转换。对利用2001—2012年资料分别构建的MLR模型的历史回报预测试验表明,在50~70 d振荡较强和正常的年份,模型能提前30 d做出初夏江南低频降水分量预报。模型结果也表明,850 h Pa低频经向风的发展和演变是影响初夏江南低频降水未来30 d变化的显著信号,可作为延伸期强降水预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沈树勤 《高原气象》1996,15(1):84-89
在1994年6月中旬-7月中旬期间,江苏省气象台利用地方暴雨增强数值预报模式和实时资料进行了24h和48h降水预报业务试验,并对降水预报产品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给出了降水预报和实际降水量的对比结果,同时还给出了它们的客观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炜  林行  李昌义 《山东气象》2001,21(3):23-35
利用2000年9-10月山东省各台站逐时降水资料,对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MM5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并将其与省台领班预报员的预报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REM的特点和2002年湖南汛期的降水预报试验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检验其预报效果,分别对整个试验期间(6~8月)和集中降水期(6~7月)这两个时段作了预报结果检验,并与1998年同期作了比较,还与MM5进行了同一时段降水预报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暴雨落区及强度等方面预报效果良好,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集合预报产品的降尺度降水预报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降尺度预报方法和1951-2008 NCEP资料及我国降水资料,建立了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模型,基于T106L19模式的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结果,进行了2007-2009年3 a的预报试验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基于集合预报产品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技巧高于模式降水的预报技巧;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的预报技巧直接影响到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技巧,平均环流的预报技巧越高,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技巧越高;无论集合成员数为多少,集合预报的结果都明显优于控制预报,随着集合成员数的增多,预报技巧呈增大的趋势;我国降水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以江淮地区的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技巧最高,华南地区的预报技巧其次.  相似文献   

19.
选用2020年夏季辽宁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和7种模式预报资料,根据降水强度将站点分为5种降水类型,分析各数值模式36 h和48 h预报检验降水场的分布误差、相关性及雨带位置。结果表明:36 h预报结果好于48 h, 48 h降水量预报结果普遍比观测值偏大。初夏、夏末及秋初,各模式降水量预报偏差相对较小,盛夏的预报值偏差较大,尤其强降水站点的降水量预报值显著偏小。36 h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和散点分布表明,弱降水站点和较弱降水站点的ECMWF预报结果最好,NCEP和WRF_3KM次之。中量降水站点、较强降水站点和强降水站点的NCEP预报结果最好,ECMWF和WRF_3KM次之。各模式雨带位置预报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ECMWF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晋玉田  华明 《四川气象》1997,17(4):51-56
对初夏四川盆地水稻栽插关键期与人工增雨作业有关的气候背景、降水场分布特征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同时试用前期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与后期水稻栽插关键期(5月11日—6月20日)的相关性,制作了1997年水稻栽插关键期的降水趋势预报,是制作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趋势预报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