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5,(4):19-22
1.前言局地强雷暴天气(尤其是龙卷风)的出现要有一定的气象条件。将卫星云图资料和常规资料配合应用,能更好地分析出局地强雷暴出现的条件。从卫星云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局地强雷暴生成的动力学条件和引起局地强雷暴生成的一些天气图尺度或中尺度系统。极地轨道卫星的可见光、红外云图和地球静止卫星云图可提供以下一些有关局地强雷暴生成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云的微结构     
酆大雄 《气象》1980,6(12):26-29
前几讲中,我们已经讲到了云的分类与形成。从尺度上来讲,我们肉眼能见到的云的各种形态,从雷达荧光屏上见到的云和降水的回波,以及从卫星云图上看到的云场,它们的尺度从几米到上千公里,它们的特征与形成过程是与大气层结、流场和天气系统相联系的。这种把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特征,如云的外形、生命史、云内温度分布、气流状况等都属于云  相似文献   

3.
肖稳安 《气象》1975,1(2):10-13
目前,我国各接收站所收到的卫星云图,有电视云图、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这三种云图都是用各种不同亮度层次把云层表示出来。我们对这几种云图进行分析,识别各种云和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发展,供天气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间隔3小时一次的静止卫星云图上发现,对一些生命很短、尺度很小的雷雨大风天气,并非都能很好地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一些短时大风天气,其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根据卫星云图分析这种天气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某些雷雨大风天气,可以在卫星云图上进行监视,分析其发生发展的演变特征与天气尺度云系间的相互作用.为了利用静止卫星云图,建立云图的概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来,国内外一部分气象工作者经常提到一种有组织的中一小尺度的对流性天气系统,依据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在卫星云图上的表现称之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1978年以来,在我国大陆上由卫星云图观测到的MCC很多。其中1979年4月12日,6月8日,7月12日,1984年4月4日在我国东南部大陆上出现的中尺度系统是一些较典型的例子(如图4e)。本文以1979年6月8日在豫鄂东部和苏皖地区出现的MCC为例,分析讨论它们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云图特征,初步分析探讨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云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卫星云图能真实地、完整地显示出云的演变.这种大面积的云的演变又能清楚地反映出大气运动,揭示出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而这些天气系统的演变在天气图上有时反映不出来,或不能完整地反映出来,特别是在戈壁、沙漠、大山、大洋中,由于缺乏测站资料,天气图是无能为力的.而卫星云图能够弥补天气图之不足.新疆面积大,地形复杂,台站稀少,且分布不匀,集中在两大盆地周围.因此,卫星云图在新疆天气预报实践中更有其重要作用. 我们对1979年到1984年六年的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7.
廖博真  朱家栋 《气象》1981,7(6):33-34
利用卫星云图能直观地分析各种天气系统,因而越来越得到气象工作者的广泛应用。但目前卫星云图的使用效果由于以下原因还受到一定的影响:(1)接收装置中整个图像信号的工作曲线呈线性分布。为使云图的图像逼真、细腻,就要求有尽可能多的灰度等级,如同步卫星高分辨率云图就有32个灰度等级。但人们视觉对图面灰度的识别一般仅10个等级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GMS-5卫星IR、VIS、WV和分裂窗云图资料及常规天气图对1996~1999年3~9月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流(雷暴)天气进行分析表明,对流(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静止锋等六种不同的天气形势下,它们在卫星云图上的基本数字特征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卫星云图中α尺度雷暴云团的灰度和局地标准差等基本数字特征的分析,发现局地标准差极大值或红外一分裂≤0极小值的出现,预示4h左右后雷暴云团将达最强。由此,可以较好的把握雷暴云团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提高雷暴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卫星云图,特别是卫星云图电影常可看到天气尺度云系的形成过程。这种云系在其发展后期阶段的形状,相似于经典极锋理论所描述的形状。但是,它的发展过程与经典过程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能在云图上看出来,也能在合理的数值参数场中看到。本文要叙述的是一个非典型的云系发展类型,它的最后阶段的形状与典型锢囚过程相似,但其发展史完全不同。文中将用定性的卫星云图和定量的模式输出参数表示出来。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在冷锋后部的第二个云带的扩展。二、定性分析 2.1描述在卫星云图电影中很容易看到云系的整个发展过程,为了研究这个过程,我们给出了最早的扰动。  相似文献   

10.
用卫星云图分析平均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的一个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淙斌 《气象学报》1979,37(4):10-15
本文使用太平洋地区1965—1973年月平均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这一地区冬、夏平均经圈和纬圈环流。将其与用气象站测风所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发现它们的基本形势是一致的。但是在台站网相当稀疏的海洋上,由卫星云图分析的结果比实测风计算的结果,能更细致更正确地反映实际大气的运动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两次不同性质强降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玲  王林凤  王利 《气象》2005,31(11):69-73
对2004年夏季两次不同性质的强降雨发生的环流背景、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对流性强降雨和连续性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但是地面影响系统、卫星云图和热力条件差别明显.强降雨发生前热力结构不同是造成两次强降雨性质不同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云图分析者拿到卫星云图照片后,第一步,是要识别照片上各种不同的云,并把云和地表面特征区别开;第二步,分析各种云组成的型式,通过云型识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天气系统;第三步,比较前后时间的云图,判断各种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第四步,从各种云型的结构来推论当时大气的各种特性,  相似文献   

13.
顾雷  陶祖钰 《高原气象》1998,17(2):198-203
利用卫星云图和闪电资料对1994年8月2日影响首都机场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雷暴过程中有3个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因而对首都机场的影响持续了约5h。闪电资料的分析表明,闪电活动的位置、频率和极性与对流系统的发展阶段有关。因此,除了每小时一次的卫星云图外,即时的闪电观测资料也是预报中尺度对流系统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天气尺度系统、环境场,研究卫星云图,认为970810浙南海域局地12级以上大风是冷锋雷暴东移加上原减弱的云带中有小的强对流云团发展所致。  相似文献   

15.
李玉兰 《气象》1978,4(4):10-12
几年来,卫星云图分析实践证明,卫星云图在追踪高原天气系统的移动,确定系统的结构,判别系统的发展等方面都很有用处。本文介绍高原上卫星云图分析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李修芳  庞秋实 《气象》1982,8(2):10-11
1979年2月下旬,华北出现大范围大雪,积雪达一尺多深,降水量一般在10—20毫米,华北东部和南部均超过20毫米。这场雪对减轻春旱有利,但对交通却造成了一定影响。 造成这场大雪的系统共有5个,其中西北涡、锢囚锋、南支槽是属于天气尺度系统,西南涡和暖切变属于中间尺度系统。从卫星云图上能较早地分析出这些系统的独特云型及其移动发展,这对做好降雪预报有较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甘肃罕见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2005年5月30日甘肃区域性罕见冰雹天气过程,结合天气实况、环流形势以及环境场特征,利用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了这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云图和雷达回波演变过程,得到了冰雹云在雷达强度回波、速度回波和卫星云图中的特征,揭示了这次强冰雹不是带状冰雹云系移到本地产生的,而是发展成中口尺度(MβCS)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同时,得出了一些做好冰雹预报预警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青海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涡度场、水汽条件诊断、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的形成除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外暴雨区上空还提供了水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等环境条件;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展与大到暴雨相关密切,其中TMG(相当黑体亮温)大值区的分布对大到暴雨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资料和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资料,对涪陵区2010年5月6日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涪陵区维持晴好天气,积聚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动力和热力条件促进上升运动发展,生成中小尺度云团,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则是造成这次暴雨的直接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成功的关键 ,是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 ,适时在适当的云体部位进行人工催化作业。1 作业人员进场时间在每隔 1h接收 1张的日本GMS - 5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上 ,可以看到行星尺度、天气尺度、中尺度系统。通过对卫星云图常见云型和云系的分析 ,可判断影响系统的具体位置和强弱 ;通过动画显示 ,可判断系统的移向和移速。根据卫星云图中系统目前的位置和移动速度 ,可推测影响本地的时间。在影响系统到来前 6~ 10h高炮和作业人员进入炮位。2 作业炮位和作业时间天气雷达回波反映了监测区内降水云的分布特征 ,用于监测中小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