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直升机载LiDAR由于投入成本高及人员风险大,导致其在电力线巡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无人机平台在电力线巡检的成功应用及LiDAR设备的小型化,促使无人机载LiDAR集成技术逐步成熟,弥补了直升机平台的不足。无人直升机搭载LiDAR系统通过获取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线路模型重建和危险点检测等。本文利用瑞士产的Dragon-50无人直升机和美国GL-70 LiDAR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对山东邹川线500 k V进行了巡检飞行,成功获取了激光点云数据,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无人机载LiDAR系统在电力巡检应用的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应急测绘中无人机视频数据缺少地理信息而无法实现视频空间定位及分析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以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高清成像设备和定位测姿模块实时获取带有地理信息的视频影像的技术方案。在无人机视频信号处理和地理信息获取的基础上,利用VS2010软件编程平台开发了一套无人机地理信息视频系统,系统结合二维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无人机航迹坐标的实时展示、关键帧与地理信息平台实时匹配、距离和面积量测等功能。飞行测试结果表明,无人机地理信息视频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无人机数据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根据倾斜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小型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设备进行数据获取的工作方法,并对获取的影像进行三维建模处理,通过对倾斜摄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探讨,对影像处理效果分析,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建立高效快捷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探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鉴定方法,并进行飞行试验,实现基于无人机平台搭载的GPS接收机观测数据的载波相位动态相对定位。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测控设备的精度鉴定提供高精度标准数据。  相似文献   

5.
LiDAR作为一种主动式对地观测系统,可快速获取地物的三维点云数据,显示地物特点。文中利用LiDAR系统平台,获取钱塘江海塘三维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处理软件,对三维点云进行后续处理,生成海塘工程三维模型;分析模型数据,对海塘工程进行剖面分析、沉降监测等,探索LiDAR技术在海塘工程安全监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对电网快速高精度勘测、巡查和可视化管理提出了巨大的应用需求。机载LiDAR系统为快速、高效、高精度电力线路建模、巡视和危险点检测提供了可能。小型无人直升机遥感平台特有的便于携带、转移方便、成本低、易于维护的优势使基于无人机平台搭建的对地观测系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将机载LiDAR系统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并以温州市苍南县境内电力线为试验区,实现了对基于无人机LiDAR点云数据的电力线危险点的快速、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项目,基于LiDAR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利用直升机搭载LiDAR设备进行点云数据获取,并基于地面靶标控制点对点云数据进行高精度纠正,经过试验得出了靶标控制点布设的最佳间距,形成了基于LiDAR技术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技术方案,以供同类项目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形态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该区典型的淤地坝坝控区,利用无人机LiDAR系统获取淤地坝坝控区小尺度区域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可见光影像数据,应用RiPROCESS和Inpho UASMaster软件生成高精度DEM和DOM数据,提取出坝控区地貌形态和土壤侵蚀分区.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LiDAR系...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市以下长江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中的白茆沙整治建筑物工程的年度监测为例,介绍了利用无人机航摄和机载LiDAR技术进行大比例尺高精度的滩涂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研究案例表明,采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和LiDAR联合进行数据采集,在小区域、通行困难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地面高程数据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沿海滩涂开发中的工程用图测绘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快捷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人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以及实测检查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得出不同点云密度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数据精度分布情况,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等重大自然资源调查类项目的实施,以无人机作为搭载平台的遥感影像获取手段在不断发展并深入应用,特别是无人机航测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越来越紧密。本文以不动产调查为例,重点论述结合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内的测绘地理信息新手段的作业原理及应用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总结评价,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积淀。  相似文献   

12.
结合无人机LiDAR系统特点,详细描述了无人机LiDAR系统技术工作原理、无人机LiDAR系统误差来源,并对无人机LiDAR系统在1∶500不动产测绘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技术方法试验。成果的平面绝对位置、相对位置两项数学精度均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项目收益,为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智能巡检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有效提高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及各类智能终端巡检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本文利用智能终端平台搭载的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激光雷达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在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可视化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在三维全景平台上融合航检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输电通道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合成孔径雷达以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在海洋遥感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海洋监测中大多采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获取海洋数据,但因星载SAR受到卫星搭载平台和运行轨道等因素影响,对局部地区高时效的数据获取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无人机机载微型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对海岸带、海岛礁、海洋动目标高分辨率成像和应用分析研究,为无人机机载SAR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人机有效载荷的限制,目前可用于无人机的传感器单一,数据覆盖波段只局限于可见光这一问题,该文着眼于无人机搭载的近红外相机进行遥感应用研究。通过无人机红外数据与对应卫星数据的应用对比,集成对比因子为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验证无人机获取近红外数据遥感手段的可靠性,说明了该文提出的无人机红外数据获取方法可用于数据获取以及相应的遥感应用,对未来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磊 《测绘通报》2014,(4):116-119
以广州市从化测区为例,利用LiDAR系统获取的影像数据与点云数据,分析其数据特征,研制开发城市机载LiDAR测图平台,并在实际中得到成功应用。本文对其主要功能、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该平台是在激光点云及数码航空影像综合使用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一种基于GIS和无人机技术的地震应急救援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该系统以无人机为载体搭载高清摄像机、红外设备和救援设备,结合GIS平台的强大分析功能,实现了震区高清影像采集、震区灾情采集、救援物资配送等功能,提高了地震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小型高光谱成像仪搭载在无人机平台上,可以获取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在无人机升限范围内可以获取多种分辨率的高光谱数据,相比于卫星影像,无人机获取的高光谱影像分辨率往往会高出很多。通过已有数据验证,并非分辨率越高就能取得越好的识别分类效果,高分辨率数据更容易造成错分、漏分等。无人机获取的不同高分辨率的数据在进行分类时分类精度存在差异,本文将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分辨率的高光谱数据分类结果精度,计算出分类精度差异,为高分辨率的高光谱数据获取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大范围反演大豆叶面积指数(LAI)时人工野外样本实测耗时耗力的问题,该文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嫩江市两块大豆样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人机平台获取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利用孔隙度模型进行大豆LAI反演,根据地面实测数据开展精度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利用无人机LiDAR反演值替代地面实测值进行Sentinel-2卫星影像LAI反演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去掉地块边缘混合单元网格影响后,两块大豆样地的LAI反演精度均优于90%。利用无人机LiDAR反演值替代地面实测数据与植被指数构建回归模型,大范围卫星反演LAI精度均优于86%。  相似文献   

20.
机载LiDAR技术能快速获取公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DSM和DOM数据,本文提出基于二、三维引擎一体化集成的机载LiDAR数据建立数字公路平台的方法;针对公路不同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二、三维引擎数据管理策略和数字公路技术体系,实现了数字公路互操作;并开发实现了广梧公路平台原型,实现对大数据量地理信息一体化管理与显示的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