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单幅图像几何量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单幅图像几何量测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深化,拓展其应用领域,对近十年来单幅图像几何量测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总结提炼了单幅图像几何量测的基本原理,即直接几何量测和间接几何量测,论述了各自的数学背景;在此原理下,将单幅图像几何量测方法分为基于单应的量测方法和基于几何关系的量测方法,并对各类算法的原理、约束条件、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阐明了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测线间磁异常插值精度分析了测线方向对磁测的影响;探讨了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结合我国不同海区磁异常分布特征给出了不同海区测量时测线方向的选择详细方案.结论表明:海洋磁力测量中,测线方向对磁异常插值精度的影响不大,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磁异常插值精度,测线方向应尽量沿磁异常梯度方向布设.给出的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和我国不同海区测线方向选择详细方案可供作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楠 《北京测绘》2016,(5):143-14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图得到迅猛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功能,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的基本操作,在数字化测图的应用,并分析了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功能、作业过程以及在测图应用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特点与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西灿  边微 《测绘工程》2005,14(2):63-65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图已代替了传统的模拟法测图.分析数字化测图地形图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数字化测图质量的定量评价指标,建立了多指标多层次数字化测图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数字化测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站仪简码测图法,实现了多人立棱镜简码测图,提高了简码测图的野外作业效率,通过野外测图实践,证实了此方法的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测合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汇总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政策文件和主要内容,总结了政策出台以来全国范围的主要学术活动,归纳了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技术标准及其特点,罗列了国内主要的多测合一商品化软件,展示了国内各地典型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对已开展的"多测合一"工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多测合一"工作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测线间磁异常插值精度分析了测线方向对磁测的影响;探讨了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结合我国不同海区磁异常分布特征给出了不同海区测量时测线方向的选择详细方案。结论表明:海洋磁力测量中,测线方向对磁异常插值精度的影响不大,但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磁异常插值精度,测线方向应尽量沿磁异常梯度方向布设。给出的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和我国不同海区测线方向选择详细方案可供作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与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测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泰安市龙泽小区为例进行实验,对其数据精度进行误差分析,根据数据偏差来源提出了三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对测图数据进行补绘从而解决了RTK测图中信号遮蔽干扰等问题,既充分发挥了RTK测图的优点,又解决了其在测图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测图效率。  相似文献   

9.
测图精灵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测图精灵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测图经验,总结了利用测图精灵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步骤,并对测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深港客专福田站超深超宽基坑施工监控量测的需要,应用远程数据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设计并建立了工程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管理系统,统计和分析功能提高了监控量测信息的反馈效率,解决了监控量测与施工配合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系统提高了监控量测信息的反馈效率,达到了福田站基坑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朱骏侠 《测绘通报》2021,(4):146-150
随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下管网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作为城市的地下“神经网络”,全天24 h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本文以实现城市管网管理系统的高可用、无插件、智能化为目标,采用“地上地下一体”“二三维一体”的设计理念,研究基于WebGL的三维智慧管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管线设施管理的信息数字化、空间化与图形化。  相似文献   

12.
地物质数特性与时空关系的数学表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时空关系是地图表示的客观基础。本文对其相关概念给出了数学定义 ,并根据拓扑学原理 ,论证了从三维空间到地球椭球面 ,从地球椭球面到二维地图平面存在着同胚关系 ,从而为地图的空间认知提供了数学基础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监测点,并用GPS单历元定位技术和RTK技术对该滑坡体进行了连续实时监测。通过对该滑坡从开始滑动至产生破坏全过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将GPS监测结果与全站仪三维监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在观测条件较好和基线较短时,基于Track模块GPS单历元定位技术监测滑坡变形的平面精度在5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9mm;RTK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在11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17mm;而用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滤波后的精度还会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监控视频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安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视频数据具有实时、直观、丰富的特点,但与地理信息的耦合分析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利用视频本身的空间信息。同时,地理信息实时性差、更新慢,无法反映动态变化的场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国内外很多学者、行业人员综合两者的优势,对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开展研究。本文介绍了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两者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最后结合遇到的瓶颈和困难,指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电子地图显示速度直接影响地图用户的交互感受,一直是地图制图者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从地图显示速度与适人化交互操作的关系出发,分析了GDI与OpenGL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了基于OpenGL的电子地图显示的方法,重点对基于OpenGL多线程的电子地图快速漫游显示技术和基于纹理映射的地图要素符号化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行了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由于城市道路复杂及树木建筑的阴影遮挡导致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采用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相融合的方法实现城市道路的提取,并使用一种基于最小面积外接矩形(MABR)的后处理改进方法进行完善。首先对试验区进行数据配准;然后应用FNEA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将影像融合和对象形状指数等相关算子应用到道路提取中;最后去除植被和建筑物,完善道路填充,提取出道路完整信息。结果多伦多和台安试验区的道路完整度分别为95.41%和90.84%,准确度分别为83.07%和85.63%。本文方法可有效去除伪道路信息,提高道路提取完整度,较好地实现了道路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7.
Positions and proper motions obtained from observations by the very large array (VLA) and the multi-element radio-linked interferometer network (MERLIN) a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link of the Hipparcos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HCRF)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ICRF). The VLA and MERLIN data are apparently the latest ones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Their mean epoch at around 2001 is about 10 years after the epoch of the Hipparcos catalogue and, therefore, the data are considered suitable to check the Hipparcos link established at epoch 1991.25. The parameters of the link, i.e., the angles of frame orientation and the angular rates of frame rotation, are estimated by fitting these parameters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optical and radio positions and proper motions of stars common to the Hipparcos catalogue and the VLA and MERLIN data. Both the estimates of the angles of orientation and the angular rates of rotation show nearly consistent but insignificant results for all samples of stars treated. We conclude that not only the size of the samples of 9–15 stars is too small, but also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radio positions and, above all, of the radio proper motions is insufficient, the latter being based on early-epoch star positions of low accuracy. The present observational data at epoch 2001 suggest that maintenance of the Hipparcos frame is not feasible at this stage.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和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的数据检查和数据转换,采用基于规则的空间数据质检模型(RSTT)和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SIMS),研制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预检转换系统(LR_Checker)。该系统可基于规则灵活定制质检方案,数据交换和数据检查批量自动进行,规则库提供36个基础规则,可实现从属性到图形拓扑关系的全面检测。经大量数据测试和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性能高效,功能全面,为多级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中的数据汇交,提供了一个质量保证和数据转换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林珲  张鸿生 《遥感学报》2021,25(1):276-291
热带与亚热带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其资源、生态、环境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干旱、地震等),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技术对热带与亚热带区域进行全面的监测,对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热带与亚热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如多云多雨等),遥感监测需要克服特殊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7594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综述了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需求、现状、挑战和机遇,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和主题词频率分析,建立共被引文献网络和主题词网络,并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进行聚类,分别识别出22个共被引文献聚类和6个主题词聚类。通过对这些共被引文献类别和主题词类别的深入分析,本文总结了:(1)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研究的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城市地表、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热带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2)热带与亚热带遥感主要采用的遥感技术,包括:遥感数据的选择和使用、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多云多雨的问题应对以及多源遥感技术。最后,从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从8个方面讨论热带与亚热带遥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利用GPS直达波方位角和俯仰角、目标反射波方位角和俯仰角来得到直达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通过直达波到达雷达所用时间、直达波与反射波到达时间差以及直达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可以得到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用反射波的俯仰角和目标与雷达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目标的坐标值。仿真了各种变量误差对目标与雷达间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能把直达波和目标反射波角度测量误差以及信号时延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该方法可以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