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园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8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织金喀斯特,及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大地貌单元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们的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织金洞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与洞穴成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熊康宁  朱文孝 《中国岩溶》1994,13(3):281-291
织金洞由于洞穴内碳酸钙沉积形态多样,洞外喀斯特景观组合完好,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洞。本文通过分析该地区新构造抬升及河流下切引起的水动力效应,探讨喀斯待发育与洞穴形成演化的成生联系。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间歇性抬升,区域侵蚀基面下降,喀斯特回春峰,丛洼地、峡谷向深发育,谷坡洞穴层层分布。在岩层平缓、节理发育的条件下,地下河下切与崩塌作用相结合是地下喀斯特向地表喀斯特转化的重要方式,即对洞穴通道的扩大和峡谷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第四纪以来的水系变迁与河流袭夺是该区洞穴形成发育的根本动力。结合织金洞大形态的地质构造控制特点和碳氧同位素年代测定与古环境分析,发现:在早更新世中晚期,随干流六冲河的下切,以结河下游潜伏地下形成夹岩洞和龙吸洞,新寨河下游相应形成黄家岩洞;中更新世早期,该河流继续下切、变迁、袭夺并伴有崩塌作用,形成了横跨在峡谷上的双层天生桥,织金洞主洞和黑洞也属这一期的产物;中更新世中期,新寨河逐渐被以结河袭夺,织金洞由于较大的枯洪水位变幅引起频繁的崩塌,形成大厅;中更新世晚期,洞穴脱水,碳酸钙沉积形态广泛发育,直至全新世。   相似文献   

3.
奉节天坑地缝景区, 位于重庆市东北部, 景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天坑、峡谷(含地缝、常态、复合式三种类型)、峰丛洼地、洞穴、象形山、水文遗迹等6大类, 它们以下三叠统大冶组和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物质基础, 或呈线状, 或呈面状, 或呈点状, 有序分布于奉节天坑地缝喀斯特水文系统内, 共同构成一个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天坑及世界上最长的地缝为核心, 峰丛、洼(谷)地、峡谷、洞穴、地下河、地表河等为重要补充, 形态雄伟、典型、幽美、珍稀的奉节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景区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研究和探讨了奉节喀斯特“横纵分异”式的形成演化过程, 并认为它是一个能充分展现天坑、地缝和峡谷喀斯特复杂演化过程和规律的典型代表地, 是全球天坑、地缝和峡谷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  相似文献   

4.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大娄山期、山原期喀斯特夷平面和深切峡谷.现代水文-地貌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发生在峡谷期,经历了早期地表河形成、峡谷状伏流生成、天生桥和天坑形成、现代河谷持续深切、乌江对本区地下水系的袭夺这五个阶段.生动地反映出所在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包气带厚度增大,峡谷、天生桥、天坑的形成和水系演变等一系列地质-喀斯特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分析南北典型岩溶地质遗迹大石围天坑群和小南海天坑群,加深了对汉中天坑群的认识。从自然地理背景、地质条件、地质遗迹类型与特征、天坑群发育演化模式等方面,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进行对比,陕西南郑小南海天坑群分布于湿润热带-亚热带最北端,发育于扬子地台区北缘的岩溶台原区。境内天坑、溶洞、竖井、断崖、峡谷、峰丛、洼地、地下河及化学沉积物等地质遗迹集中发育且组合丰富,形成一个由非可溶岩系、地表分水岭组成隔水边界的相对独立的岩溶系统,呈现内源水窗式天坑演化特点,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6.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世界上最广大的喀斯特区域,最多样化的喀斯特景观和为数极多的漏斗与洞穴.中国南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在全球锥状和塔状(cone and tower)喀斯特类型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态.而峰丛喀斯特区则是天坑(tiankeng)的重要分布区域.近十几年来,已有近50个天坑在中国南方的峰丛喀斯特区被发现.主要分布在重庆、广西、四川和贵州境内.目前的研究表明,天坑主要发育在特定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下,并因此区别于常态的喀斯特漏斗.  相似文献   

8.
张远海 《中国岩溶》2006,25(Z1):59-66
从类型范畴对天坑下个定义最具说服力的方法显然是使用地貌成因学.天坑是形成于大型暗河通道之上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漏斗周壁连续陡峭,其宽度与深度的比值介于0.5~2.0之间.这番措辞具有演化意思,即指明了天坑处在露出地表的塌陷漏斗发育早期,以及说明天坑与大型暗河之间的关系.后者把标准天坑与其它类型的大型塌陷地形区分开来,比如与蒸发岩之上的岩盖塌陷或热水洞穴之上的大型塌陷区别开来.中国南方喀斯特提供的证据实证了一种大规模的地貌过程--洞穴削顶.虽然其它地貌作用对景观进行了改造和定型,最终使洞穴削顶过程变得不太明显,但它在峰丛和峰林形成中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是热带喀斯特区大型洼地、峡谷和谷地起源的主要作用.峰丛峰林喀斯特区许多马鞍状地形可能都归功于洞穴削顶.  相似文献   

9.
清江上游河流发展过程与袭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如何切开分水岭而实现袭夺过程一直是河流地貌学所关注的问题。清江上游河谷的发育过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河流袭夺的新模式。清江袭夺模式即位于分水岭两侧的相邻盆地水系首先依靠地下水贯通形成地下通道,尔后伏流管道系统不断扩大,最后随着洞穴顶板逐渐塌陷导致地下河出露完成地表水系的袭夺过程,并形成险峻的峡谷地貌。清江袭夺模式有助于解释喀斯特地区河流在切过分水岭时留下的特殊河谷地貌形态,是一种新的河流袭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绥阳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园区内白云岩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高峰丛洼(谷)地、丘陵、峡谷、坡立谷、象形山、天坑、石柱峰、水文遗迹等9大类,它们以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及下奥陶统桐梓组的白云岩地层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双河洞、温泉、让水、金钟山等四片以金钟山至让水的分水岭为天然屏障,且相对独立的白云岩区域内,但四片区域相互之间却又以芙蓉江及其支流为连接纽带而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以目前亚洲最长洞穴及全球最长白云岩洞穴为核心,峰丛、峡谷、天坑、温泉、地表河、坡立谷等为重要补充,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白云岩喀斯特景观系统。同时在对公园白云岩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绥阳白云岩喀斯特"一岭两制"式的分异演化过程,并认为它是一个能充分展现白云岩喀斯特复杂演化过程和规律的典型代表地,是全球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罕蓉  张招崇 《地质论评》2007,53(B08):147-159
花岗岩是地壳最丰富的岩石类型之一,由于其不同的构造地质背景、不同的岩石类型以及受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后期地壳运动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观。本文介绍了花岗岩风化的控制因素、世界上各种地貌景观的特征,并简要介绍了主要地貌景观的形成机制,指出一种地貌景观的最后形成可能受多种因素控制,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景观地质成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对比了三江并流带黎明、罗古箐、石宝山三个丹霞地貌发育地区的景观特征,从地质学与岩石学的角度分析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地质条件,探讨景观的地质成景作用,总结景观的成景过程。研究认为,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岩性和构造差异是不同丹霞地貌景观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峰林景观差异因岩层厚度、节理发育程度、交错层理不同而不同;丹霞峰林或赤壁上的“变色瀑布”是裂面或层面之间岩层水渗出沿壁下淌的结果;龟裂纹景观形成严格受岩性和节理构造控制,其发育经过了成景初期、成景中期、成景晚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李森  高尚玉  杨萍  陈怀顺 《冰川冻土》2005,27(4):476-485
冻融荒漠化是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土地退化过程,依据生态基准面理论将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划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4个等级.藏西-藏北区冻融荒漠化面积达44303.73km2,多呈斑块状零星分布和片状分散分布.高原冻土区具有冻融荒漠化形成的环境基质,近40a区域气候持续变暖,人为活动频率与强度加剧,鼠类活动猖獗,使浅层多年冻土的冻融过程加剧,从而形成冻融荒漠化土地.其形成过程主要有多年冻土季节融化层增厚-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干燥化、地表覆盖改变或地下融水增加-冻土融冻界面热融-地表沉陷破碎、冻融作用过程和斜坡过程受到强化等.预测未来20~30a冻融荒漠化继续发展,程度加重.防治冻融荒漠化的对策主要是减轻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加强鼠害防治和合理布局开发工程、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贵州兴义喀斯特景观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贵州省兴义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区内广泛分布着雄伟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高原、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以及发育其间的瀑布群、泉群等组合为特征。其中,马岭河峡谷长74. 8km,谷底宽30~ 50m,切割深度300~ 700m,被誉为“高原峡谷一线天” ;两岸地表支流、泉水坠入河谷形成常年瀑布多达70余处,瀑高50~ 200m,构成云贵高原一大喀斯特水文地貌奇观;斜坡台原之上峰丛峰林密集相连,层层叠置,景象甚为雄伟壮观;其中峰体坡度较缓的锥状喀斯特先是在古地理的外动力环境影响下发育形成,后又经受高原抬升的影响,在发育持续时间、环境及其形态特征上与桂林峰林均有所不同,因而成为全球锥状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最为完整的范例之一。独特的兴义喀斯特景观,是在特定的岩性结构条件下,经长期构造运动抬升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川广元地质景观类型及其形成条件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元境内地质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区中,即广元区、剑门关区、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典型地质剖面和水体景观为主,具有独特性、典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浓厚的历史文化性等特征。受构造条件、成景地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的影响,广元区以岩溶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剑门关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唐家河区以地质构造剖面和变质岩剖面为主,七里峡区以岩溶地貌为主。按资源价值、景点规模与组合、环境状况和旅游条件等对四个区的地质景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目前广元区和剑门关区具备构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唐家河区和七里峡区具备构建中型省级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分布面积约1 162 km2,岩溶峡谷200多条,密如蜘网分布,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岩溶峡谷群分布区。湘西岩溶峡谷形态上分为线型峡谷、“V”字型峡谷和箱型峡谷,其间分布岩溶台地和峰丛山地,岩溶峡谷两侧岩溶洞穴、瀑布和石柱发育,景观奇特壮观。相间分布的硅质碳酸盐岩和泥质碳酸盐岩、密集分布的地质构造及高角度节理裂隙、地块掀斜式抬升和强的岩溶水动力为岩溶峡谷群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岩溶峡谷群的形成经历了地质构造抬升、河流峡谷形成、岩溶峡谷发育三个阶段。与世界其他岩溶区峡谷对比,湘西岩溶峡谷群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分布规模最大、峡谷最密集、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峡谷区。湘西岩溶峡谷群不但具有重要的岩溶学研究和地质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地质景观和地质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开展新疆富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规划时,发观沿额尔齐斯河源分布的花岗岩地貌,较黄山、华山、泰山等地的花岗岩地貌奇特,可谓独树一帜。通过调查,弄清其形态是受变质花岗岩内部平行山坡面的层节理制约。花岗岩主要沿平行坡面的层节理,不断地拆离崩解垮塌,并使山体山峰的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额河源花岗岩景观,为此,命名为“阿尔泰地貌”。  相似文献   

18.
Puritjarra rock shelter provides a long record of late Quaternary vegetation in the Australian arid zone.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ary history of this rock shelter is combined with reanalysis of charcoal and phytolith records to provide a first‐order picture of changing landscapes in western Central Australia. These show a landscape responding to increasing aridity from 45 ka with deflation of clay‐rich red palaeosols (<45 ka) and sharp declines in grassland and other vegetation at 40–36 ka,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24 ka). Vegetation in the catchment of the rock shelter recovered after 15 ka with expansion of both acacia woodland and spinifex grasslands, registering stronger summer rainfall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ontinent. By 8.3 ka re‐vegetation of local palaeosols and dunes had choked off sediment supply to the rock shelter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sediments changed abruptly. Poaceae values peaked at 5.8 ka, suggesting the early–mid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in Central Australia is bracketed between 8.3 and 5.8 ka. Local vegetation was disrupted in the late Holocene with a sharp decline in Poaceae at 3.8 ka, coinciding with an abrupt intensification of ENSO. Local grasslands recovered over the next two millennia and by 1.5 ka the modern vegetation appears to have become established.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严宁珍  李阳兵 《中国岩溶》2008,27(3):255-260
以贵州省盘县2004年石漠化现状分布为基础,探讨石漠化斑块的空间组合格局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石漠化景观呈现出极强度石漠化斑块集中分布型、强度石漠化与无石漠化斑块混合分布型、潜在石漠化与无石漠化为主分布型、轻中度石漠化聚集分布型和石漠化斑块相间分布型5种空间组合分布格局。人为干扰、自然因素是造成该区石漠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全县来看,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坡度10°~ 17. 5°的地带,其次是17. 5°~ 35°的区域。从发生石漠化的土地类型来看,轻度石漠化主要分布于灌丛和坡耕地,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于中覆盖草地和坡耕地,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主要分布于中覆盖草地和来利用地。碳酸盐岩的分布、地形地貌和亚热带山地气候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类型,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方式是控制喀斯特石漠化的主导因子。通过土地利用规模调整和优化,因地适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将有望实现强度、极强度石漠化景观逐渐向无石漠化景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