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阐述了利用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环境虚拟现实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着重论述了基于OperGL技术构造真实三维城市景观模型的有关原理以及在计算机上实现城市三维景观的重建与实时动态立体显示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准仪i角检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仪器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数字水准仪角的调整办法,供有关使用和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机的3维景观立体显示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人眼立体视觉的原理和基于微机的立体显示方法,重点阐述幅分隔法3维景观立体显示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给出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4.
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定位原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定位原理,并在系统定位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与“机载三维成像仪”的对地定位精度有关的传感器的误差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研制针对不同目的的激光地形制图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激光扫描制图系统的数据平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渐近取样法是Makarovic教授首先提出的一种DEM取样方法。本文依照此法的原理对有关参数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了这些参数的变化对DEM精度和从DEM得到的等高线精度的影响情况,以及参数与参数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和实际量测误差确定取样参数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水准仪在精密水准测量中应用愈来愈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仪器i角随之变化甚至超限,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实际问题,至今国内还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本文对仪器结构原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数字水准仪i角的调整办法,供有关使用和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测绘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杨俊志、刘宗泉著)一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论述了数字水准仪条码尺条码的编码原理及解码方法,介绍了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的误差源、检定设备及检定方法。该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可以满足测绘仪器及计算仪器生产、使用和检定等领域中的科技人员,相关院校的大、中专学生及研究生的需要。《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出版@杨蓬莲  相似文献   

8.
数字水准仪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数字水准仪的读数原理,主要误差来源,并提出对应措施。实测资料表明,数字水准仪的精度满足我国有关水准测量规范的对应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国家精度标准,及其与一些实际数据间的逻辑矛盾,并运用GIS数据质量理论,从分辨率、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的角度,分析了DEM误差、高程的序同构原理和必须综合生成原理。提出"DEM不应是间距dx上的取样点高程,而应是间距dx×dx上颗粒度的代表高程",突出了综合在DEM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数字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和在水准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工作后体会。  相似文献   

11.
基于等高线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相邻等高线形状的变化规律,得出相邻等高线形状变化具有相似性的结论,而决定这种相似性的根本因素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三维地形高程起伏变化的自然情况。以该规律为理论依据,研究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相似性变化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等高线所含有的地形高程信息,较好地实现三维表面重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局部地形的非线性变化与图形的极值信息对地表面积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顾及坡度因子与图形极值的地表面积计算法,分析了地表面积计算理论与误差。最后以中国西部具有典型地貌特征的两县数据为例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局部地形逼近具有一定的改进,宏观上与规格格网交叉对角划线法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文中推导的三角网面积传递误差可初步表明考虑局部地形坡度因子与极值的地表面积计算结果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形式多样的地形可视化效果,投影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对正投影、透视投影、渐进式投影和平斜投影等多种投影方式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种投影方式的适用性及其获得的地形可视化效果,为应用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的三维动态自然场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利用Diamond-Square算法,实现了三维自然场景中地形、海面和云彩的动态仿真。既做到了对地形和波形总体轮廓的控制,又充分利用分形特性表现了地面、波面和云彩的丰富细节。并实现了波面和天空云彩的动态效果,增强了虚拟场景的动态真实感。与传统静态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实时性,可满足虚拟场景交互显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繁明  钱东  郭静 《测绘学报》2011,40(1):45-51
推导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海底地形反演算法,算法通过利用重力梯度仪测量重力梯度异常,提高地形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结合地形坡度计算理论和矩形棱柱法,建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系统方程和量测方程.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地形均值误差、随机误差和梯度仪测量精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最后的区域反演仿真结果表明:反演后的地形在精度和分辨率上都有所提...  相似文献   

16.
地形可视性分析是太阳辐射分析、通讯信号场强分析、军事战场环境分析等应用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在现有可视性分析理论基础上,指出建立统一的地形可视性分析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针对许多应用问题在方法与原理上的共性,提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模型,对基于DEM地形可视性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进行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17.
晕渲图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晕渲图展示地形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目前有多种思路被提出用于改善晕渲图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制作小比例尺晕渲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形破碎导致难以把握地形宏观骨架,缺少海洋地形或海洋地形过于具体干扰到陆地要素表达,传统的DEM与山影数据叠加的模式使得美观与地形清晰无法兼得,这就需要重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以晕渲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采用地貌晕渲与分层设色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全球范围的晕渲图制作过程中,不同显示比例尺下DEM分辨率配置技巧、海洋地形展示方法与地形可视化新思路.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晕渲图在每级显示比例尺下都能展示出良好的地形效果,为中小比例尺晕渲图增强表现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蒙树忠 《北京测绘》2013,(6):101-104,96
为了直观揭示矿山井下竖井、天井贯通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规律,采用某测绘仪器公司CASS7.1地形、地藉成图软件,摸索出一种全站仪结合CASS7.1地形、地藉成图软件进行矿山井下竖井、天井贯通测量试验的方法.并且通过在某矿山井下竖井、天井贯通测量工程的试验应用,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精度效果,解决了全站仪结合CASS7.1地形、地藉成图软件进行井下竖井、天井贯通测量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树木的3维渲染是地形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于经典广告牌3维树模型绘制基础上,应用一种切片方案模拟树的体特征,实现视觉效果更为真实的3维树模拟。在切片绘制时,算法充分利用图形硬件的可编程特性,使整个顶点变换和纹理单元都在图形硬件上装配实现,同时应用LOD原理绘制切片,提高绘制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切片的3维树木绘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的3维渲染是地形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于经典广告牌3维树模型绘制基础上,应用一种切片方案模拟树的体特征,实现视觉效果更为真实的3维树模拟.在切片绘制时,算法充分利用图形硬件的可编程特性,使整个顶点变换和纹理单元都在图形硬件上装配实现,同时应用LOD原理绘制切片,提高绘制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