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以安徽铜陵某铜矿ZK1003钻孔井中激发极化测井、激发极化地-井方式及井-地充电法勘探为例,介绍了大功率井中激发极化在铜矿勘探中的应用,且后继钻孔资料验证了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大功率激发极化测井应用于铜多金属勘探具有受控条件少、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等特点,可在金属矿勘探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建良 《地质与勘探》2016,52(5):924-930
在金属矿普查和勘探中,井中激发极化法能帮助判断钻孔中已知矿化体或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别是盲矿体。和地面激发极化法相比,该方法供电电极或测量电极接近矿体,加大了勘探深度和范围,且井中干扰较小,数据的信噪比高。金牙金矿床是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由于该金矿床的空间展布的复杂性,在勘探过程中需要预测矿体的展布与形态。文章以金牙金矿床那元矿段ZK58811孔的井中激电为例,对激电测井与地-井方式方位测量的方法技术及资料解释作了说明。该矿床矿体受构造与岩性双重控制,矿床延伸较大,矿体形态复杂多变,地表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系沉积。通过井中激发极化法测量,较准确地推断了构造、矿体在钻孔四周的展布,为后续钻探设计提供依据,减少了探矿风险,加快了矿床勘查,证明井中激电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勘查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杨进  刘兆平 《地学前缘》2008,15(4):217-221
为了说明天然场激发极化法的应用效果,选取了一多金属矿区为试验区。在该区同时进行了常规的中梯激发极化法和大地电磁测深法测量。资料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大地电磁的相对视频散率异常和中梯激发极化异常在异常的范围和幅度上都吻合得很好。研究结果说明,天然场激发极化法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金属矿勘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二段井铅多金属矿位于北山造山带南带,区内矿化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围绕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寻找金铅矿化最直接的标志.通过在二段井以Au、Pb为主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靶区及外围实施1:1万土壤测量、槽探、钻探工程,圈定出破碎蚀变带6条、12条铅多金属矿化体.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  相似文献   

5.
周多 《地质与勘探》2016,52(4):688-694
测区燕山期大面积中酸性岩浆侵入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在岩体外接触带上形成大量的矽卡岩,并伴有较强烈的铜多金属矿化。本次物探工作在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两种方法进行金属矿产勘查,圈定激电异常12个,反演了穿过JD3、JD7、JD8高极化异常体的形态,规模及埋深,并解译隐伏断裂2条。结合区内地质特征与钻孔资料,认为异常区的低阻高极化体是岩体外接触带上矽卡岩化蚀变带的反映,断裂为矿液运移、容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该研究成果表明,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井中激发极化法是用于验证地面物化探异常,普查评价多金属矿和某些高极化弱磁性铁矿床的有效井中物探方法(属井中电法)。在井中进行激电测量,可以同时获得自然电位、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等几种参数。  相似文献   

7.
云南维西安花落山铜矿处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上,为多金属矿远景区。本文结合激发极化法在安花落山铜矿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说明在硫化物矿床的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扫面可以快速地发现并圈定激电异常,利用激电测深可以了解极化体的埋藏深度及空间赋存状态,后期实施的钻孔见矿(化)也验证了激电异常的可靠性,论证了激发极化法在该地区找矿评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将激电测深法应用于青海省查查香卡地区多金属矿勘查,根据测量结果圈定异常的埋深、产状等,并查清了测区多金属矿构造蚀变带的位置,经后期钻孔验证,见矿情况和异常基本吻合。认为激电测深异常推测的构造蚀变带及矿化带,与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该方法的应用对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多金属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大山多金属矿区的主控矿断裂的三维应变测量分析,确定了大山多金属矿区主干控矿断裂其北东段为右行剪切兼逆冲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带内显微构造变形机制以粒内滑动、位错为主;确定了大山多金属矿区晚侏罗世(主构造期)的应变缩短主轴方位,也间接取得这次运动对应的σ1(最大主应力)、σ2(中间主应力)、σ3(最小主应力)的方位分别为345°∠18°、247°∠9°、150°∠72°。对部分韧性剪切带来说,若在野外能够直接利用面状和线状组构要素确定主应变轴的方向,简易应变测量方法可行。大山地区今后的找矿远景区段是上奥陶统裸河组二段内的的次级剪切断裂是下一步寻找多金属矿的远景区段,次级剪切断裂与近EW向张节理交汇处是重点找矿靶区。矿床类型除了夕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外,应重视剪切带型。  相似文献   

10.
相位激发极化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激发极化法是一种频率域激发极化方法,可直接测量电场电压与供电电流之间的绝对相位差。由于该方法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因而国内有关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方法,测量岩矿石的极化率或充电率。虽然频率域激发极化法也有应用,但主要采用双频或多频测量,利用视频散率参数进行解释,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测量精度相对较低。近几年,利用相位激发极化法在科研、生产中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介绍相位激发极化法模型试验及数据反演结果,岩矿石标本时间域(充电率)和频率域(相位)测试对比结果,以及实际应用实例及数据反演结果。应用结果表明,用相位激发极化法在矿产勘查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地-井瞬变电磁正演模拟中,前人均以总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响应特征。此次选择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为研究对象,对单异常体和多异常体以及在"定源异井"和"动源定井"两种观测方式下典型地电模型进行地-井瞬变电磁法三维正演模拟。首先推导了二次磁场的扩散方程,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分析以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场为研究对象,认为异常场能反映目标体空间几何位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钻孔中接收的异常响应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减弱,但异常变化特征保持不变;在不同方位布置场源得到的异常响应差异明显,根据其测量结果可判定异常体空间位置信息。最后总结影响地-井瞬变电磁异常的主要因素有:目标体的埋藏深度、目标体与钻孔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场源的位置关系。研究结果为相关资料解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充电激发极化法在金属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功 《矿产与地质》2003,17(1):34-36,26
充电激发极化法是矿山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兼有充电法与激发极化法的特点,可利用已有的工程,最大限度地了解地下三度空间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情况,解决地质问题。概述了其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并列举了该方法在多个金属矿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简述DJJ-1型井中激电仪软件系统和几个应用实例。实例表明,在钻孔见矿的情况下,方位测量可用于查明矿体的空间形态和延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翁牛特旗大朝阳沟地区2014年获得的1∶1万高精度时间域航空电磁、航磁资料的分析,重新厘定了华北地台北界的位置及产状,总结了不同矿种的航空电、磁特征。华北地台北界沿西南沟-小朝阳沟-上东三家一线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展布,界面总体外倾、倾角50°~70°,呈扭动弯曲的曲面向下延伸。相比于多金属矿和铅锌矿,金矿、铜金矿、铜金银矿等航空感应激发极化(AIIP)效应较强且与线性磁异常套合,具有明显的航空电、磁特征。据此,结合化探资料,圈定了金及多金属找矿靶区3片,对其中的2片利用Cole-Cole模型设计了建议钻孔2个。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激发极化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探的普查、详查和异常评价工作当中,比较明显的激电异常总是与岩(矿)石中存在电子导体的石墨或金属矿化有密切关系。为了突出与金属矿化关系密切的激电异常、压制干扰因素影响,引入了视金属因素参数来提取激电异常的二次信息,通过应用实例论证,该激电参数二次信息能够较好地评价激电异常,对推断解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早在1953年,国外已开始试用交流激发极化法寻找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目前交流激发极化法中测量的参数有振幅、实分量、虚分量、相位和磁激发极化参数等。我国于1958年开始此方法的研究。1974年,振幅测量已用于生产,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当前,国内主要以测量振幅为主。实分量、虚分量、相位及磁参数的测量正在研究中。交流激发极化-相位法就是交流激发极化方法的一部分,以测量相位参数为主。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国外金属矿产勘查异常活跃,使得井中物探(钻孔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近几年,在井下激发极化法、钻孔电磁法、钻孔磁电阻率(MMR)法、井中磁测技术、井中重力、井下地震成像(DSI)、传感器研制等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外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为矿产勘查井中物探技术的有效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国外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S)、钻孔重力测井技术、钻孔电磁法等,这些方面的研究代表着井中物探技术发展的重点和趋势。在分析国外井中物探技术应用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井中物探技术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这里介绍的地-井TEM向量交会法是一种地-井TEM资料半定量解释方法,通过采用异常分离技术从实测资料中提取出纯异常场,运用地-井TEM的纯异常响应进行向量交会,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地确定井旁盲矿体的深度、方位及矿体距钻孔距离。  相似文献   

19.
湘东龙王排钼多金属矿是近年来中外合作勘查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地区。采集龙王排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钼多金属矿钻孔中的辉钼矿,应用辉钼矿铼-锇同位素法测定,获得了精确的辉钼矿铼-锇等时线年龄为(146.3±1.8)Ma。结果表明,龙王排钼多金属矿区的成矿与隐伏的燕山早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对本地区的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井中激电在金矿床上应用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有太 《物探与化探》1990,14(3):202-208
本文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洋鸡山硫化物型金矿床上井中激电成果之一。通过在矿区初勘阶段中激发极化测井,不仅为地面激电异常解释提供了客观真实的物性参数(η、ρ)依据,合理地评价了地面激电异常,而且在岩矿心采取率不高或空段,发现了漏编的矿层,正确指导补斜。特别是地一井方式方位测量,发现了孔旁盲矿(极化体),所推断引起异常的盲矿体相对钻孔的空间位置,大致深度和产状均与钻探结果相符。在矿区矿床勘探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