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老挝沙湾水经济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老挝沙湾水经济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将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Arc GIS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对研究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子适宜性和综合适宜性评价,提出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用地主要适宜分布在研究区西侧湄公河沿岸土壤较肥沃的地区;林业用地适宜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及东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分布在沙湾水经济区西南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且地形较平坦的地区。本研究为老挝沙湾水经济区土地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同时能够为东南亚同类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因素分析决策的关中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任志远 《测绘科学》2013,38(4):37-39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缺乏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的角度考虑土地利用问题的缺陷,本文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多因素分析决策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以及GIS技术支持下的分析评价方法,为区域土地优化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有27.60%的土地最适宜耕作,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地区,建设用地最适宜区占区域面积的15.08%,关中地区总面积的29.62%最适宜林地,不适合草地分布的区域占总面积的0.26%。  相似文献   

3.
仁怀市喀斯特地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合理确定贵州喀斯特地区城镇扩展方向,在GIS的支持下,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文章选取地形地貌、开发利用条件、地质因子3方面6个单因子,构建该研究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仁怀市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建设用地和比较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仁怀在市中部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协调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空间开发失控和区域无序竞争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地理国情成果数据、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成果数据和行业专题资料及统计资料,结合GIS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方法,在构建适宜榆林市实际的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榆林市空间开发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榆林市最适宜开发和较适宜开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榆林市的西北部地区,占榆林市总面积的18.4%;最不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东南部地区,分别占榆林市总面积的39.86%和41.75%。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榆林市东南部多为山区、地势复杂,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同时该地区人口数量大,导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较为匮乏,开发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市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 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 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市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翌帆  邓钢  卢冬爱 《测绘科学》2011,36(1):155-157
选择高山峡谷较为明显的澜沧县为研究区域,根据适宜性理论基础,科学地选择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对研究区域进行不同用地适宜性评价,将结果划分等级,衡量高山峡谷地区土地对农、林、牧及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HSI模型的吉林省东部地区生境质量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质量评价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吉林省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和2015年2期Landsat TM/OLI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选取水源状况、干扰因子、遮蔽条件及食物来源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了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吉林省东部地区进行生境质量动态评价,并从评价因子、土地覆被变化、社会经济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地区2000年生境质量最好和较好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 69%和46. 88%,2015年生境质量最好和较好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 20%和44. 66%; 2000—2015年间生境质量变好的区域为9 414. 19 km2,变差的区域为5 627. 5 km2;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吉林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退耕还林是生境质量变好的主要驱动力,气候条件适宜为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持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天津市滨海新区耕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适宜性评价是耕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可为耕地的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以耕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遥感和GIS确定评价单元,结合滨海新区具体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土壤、地质及灌溉等3类共5个评价因子,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借助GIS和加权指数求和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将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了4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4级分别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5.65%,27.25%,44.42%和22.68%,全区耕地质量不容乐观;全区高度适宜耕种地区分布在太平镇、小王庄镇、中塘镇、空港经济区南部、胡家园街、新城镇、茶淀镇、大田镇、河西街和杨家泊镇一带;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级用地分别提出建议,对提高滨海新区整体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合理有效利用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敏感性指的是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石漠化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开展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OLI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和坡度作为评价指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禄劝县石漠化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禄劝县轻度敏感面积为2 091 km~2,占总面积的57.492%;中度敏感面积为1 470 km~2,占总面积的40.418%;重度敏感面积为75.46 km~2,占总面积的2.075%;极度敏感面积为0.533 km~2,占总面积的0.015%。从空间分布上看,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中度敏感集中分布于北部及南部地区;重度敏感主要分布于北部金沙江流域、东南部普渡河流域和云龙水库内流河沿线区域;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普渡河下游地区。总体而言,禄劝县石漠化敏感性相对较高,在区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廖安平  彭舒  鲁楠  张宇硕 《测绘学报》2015,44(11):1181-1188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直观标志和生态足迹,在环境变化研究、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人们对一些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全球尺度上,这方面研究尚为空白。本文是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套30m空间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GlobeLand30的人造地表数据层,首次开展了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的统计分析。它采用用地面积、构成占比和增量占比等主要指标,统计全球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2010年全球、各大洲及主要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现状与地域差异,2000年至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建设用地变化以及其主要土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8.75×104km2,占全球陆表面积的0.88%;2000年至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74×104 km2,变化率为5.08%,其中,中国和美国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约占全球的一半;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最多的是耕地,占总量的50.26%。这些为研究全球陆表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中存在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缺点,研究基于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并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西南部的大留镇为实验区,实现了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元模型是进行土地利用用途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所设计的物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实验区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动态评价物元模型是以后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自1992年起由亚洲开发银行启动的区域性长期合作计划涉及的区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数字化分析过程中,行政区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就成为其中基础性数据库,也是应用面最宽的数据库。本文重点是在现有的行政区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尺度行政区划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GMS—AdmBnd)的开发标准,包括:主要技术指标,开发流程和成果质量比对指标。本论文内容的发表,将便于用户在使用该数据时根据数据库特点,了解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ritically evaluates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suitability and appraisal method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points out their shortcomings. It also evaluates the new paradigm of precision farming with geoinformatics techniques and highlights the beneficial aspects to land us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paper shows that traditional physiographic, taxonomic, and land use systems prove inadequate while geoinformatics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PS controlled point observations and soil sample data) work best in modern precision farm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aradigm in the Orle River basin in Edo State, Nigeria is used to illustrate how precision farming strategies incorporating geoinformatics might be implemented in Africa.  相似文献   

14.
以富锦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知识,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该区域垦区与农区的耕地配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从垦殖率、耕地内部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特征、斑块特征、居民点等方面探讨二者耕地配置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农区垦殖率为81.94%,高于垦区的70.64%;农区的水田、旱地面积相差悬殊,旱地面积接近于水田的7倍;农区、垦区水旱混合区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3.28%和36.15%;农区水田斑块为10.81ha,小于垦区的21.38ha。最后为土地整治项目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宜性评价是当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山市为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DEM、统计年鉴、相关政府部门政务公开数据以及大数据爬虫数据等众源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两种方法分别对各指标数据计算权重,得到两份农业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学习法得到一份最终农业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中山市农业高、较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黄埔镇东北部、三角镇、民众镇、港口镇、南朗镇东部、坦洲镇西南部、板芙镇西北部和沙溪镇北部;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五桂山街道、南朗镇西北部、火炬开发区、东区街道、板芙镇东部和坦洲镇北部;其余为中适宜区。  相似文献   

16.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is prerequisit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i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niche based agricultural planning in mountain regions.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parameters viz. climatic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topographic (elevation), soil type and land cover/land use have been used in order to perform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cereals food-grain crops in Himachal Pradesh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suitabil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digital processing of geo-referenced data (elevation, climate, soil and landcover) and calculating potential production areas by comb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geographical data through decision rules framed for each crop in ArcView spatial analyst. Suitable areas have been delineated for cereal crops in the form of land suitability maps. In comparison to the actual area under cereal crops,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expansion under each cereal crop was determined. These discriminated areas appear suitable for growing these crops and can be harnessed efficiently for achieving long term sustainability and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evaluation of land suitability for urban land‐use planning. Four factors and fourteen criteria were selected for suitability analysis and land‐use planning. Factors and criteria were defined based on literature survey, experts’ opinions, local contexts and availability of data. GIS‐base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as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odel.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selected area of Dhaka city, which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mega‐cities of the world.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highly suitable area (13%) should be used for urban residential zone; moderately suitable area (35%) should be designated as mixed use zone; low suitable area (42%) should be reserved for agricultural use and open spaces; and not suitable area (10%)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any types of activities except agriculture. The research approached an urban land‐use planning at a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解译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该文以谷歌地球引擎为依托平台,利用Landsat5TM影像,采用分类回归树算法对2010年北京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类型开展了解译研究,并从类型构成、类型混淆和空间一致性3个方面将解译所得LUC-2010产品与Globeland30-2010产品进行空间一致性分析。研究表明,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通过编程运算,数据处理速度极快,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解译产品与训练样本交叉验证的学习精度为94.2%。两套产品总体对比发现,林地、水体和耕地的空间一致性比率分别为84.28%、74.75%和73.56%;林地、水体和人工地表的地类纯净度分别为87.23%、77.04%和72.97%;总体分布空间一致性为74.0%。两套产品局部对比发现,LUC-2010产品分类结果更准确和精细,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度比值法、归一化植被覆盖法(NDVI)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分类后比较法对老挝万象1999年和2006年的地表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实验表明,灰度比值法、归一化植被覆盖法(NDVI)及主成分分析法变化信息提取的组合结果明显优于分类后比较法,因此作者选取组合方法的变化信息提取结果,分析了老挝万象1999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得到变化分布图和统计表。研究表明,老挝万象1999年和2006年城市得到大规模扩张(城市面积增长71%),而农业、林地、水体面积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ffort to map the habitat for the Eastern Tehama Deer Herd located in Northern California. The range of this herd encompasses almost 600,000 hectares (1.5 million acres). Knowledg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itable habitat is prerequisite to managing the deer her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re appropriate tools for such an assessment. Remotely sensed data were used to map vegetation/land cover. These data along with elevation, aspect, slope, juxtaposition, and various buffer zones were input into a GIS and a model was used to produce a map of habitat suitability. The accuracy of the vegetation/land cover map was assessed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map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