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提出,在玉米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于物质累积呈逻辑斯蒂模型。模型的参数主要受生育期平均气温制约。在成熟期,籽粒干重不仅与籽粒发育期间的平均气温有关,还与籽粒发育所经历的天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的管理主要仍是靠传统的生产经验,但玉米的生长要受许多随机因素诸如气象、土壤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仅靠经验无法稳定地提高产量。作者认为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依据农业科学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分析试验数据,结合人们的生产经验,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建立作物生长模型以及产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模型,模拟作物的生产管理,进行规范化施肥,指导科学种田,这将是提高产量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本项研究是作者这一构思在指导玉米栽培管理中的一个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提出烟单14号夏玉米田间生态系各系统间的相关模型。结论是:播前土壤养分与植株体内养分的相关,主要表现在因果关系土壤中全氮的含量与小喇叭口期植株体内含氮和大喇叭口期体内含磷量的相关。施肥对植株体内养分的作用是在开花后才明显地显示出来的,主要表现在施氮肥促进开花后体内氮的增加、制约体内氮、磷含量的配合。影响产量的气象因素主要是开花前的光照时数和开花后的积温。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C4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气候的响应是碳同位素示踪研究的重要任务。观察了典型的C4植物玉米生长过程的碳同位素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在其生长季节里碳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变化。不同部位的叶片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不一样,顶部叶片变化较大,下部叶片变化则相对较小。这种变化受温度、水分和光照强度等多种气候要素的影响。同一株玉米,其顶部的叶片δ^13C值比下部叶片要偏正,而且随着玉米的不断生长,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温度和光照强度则是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6.
苏联甚尔绍夫海洋研究所的“施托克曼教授号”科学调查船的第九航次是为研究大西洋毗邻海域亚马孙河底流而进行的。该航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上述水域环流的生物化学、沉积学、光学、生物学研究以及估计亚马孙河环境对与之毗邻的大西洋海域水流过程的影响。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与巴西科学家建立科学联系,因为在这以前,苏联与巴西科学之间还没有什么联系。该航次是从1983年2月4号加里宁格勒港出发到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南极大陆上,已经辨认出来的地衣大约只有400种,苔藓有7S种,茸类植物和开花植物目前发现的不超过10种.其中地衣类植物在这严酷的环境中分布最为广泛,连海拔2000米高的霍利克山脉的露岩上也有生长,它们地球最南端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8.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在海南黎安港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黎安港的企鹅珍珠贝养殖群体的生长进行了20个月的观察,每月测量其壳高(SH)、最大对角线长(MDL)、绞合线长(HL)和总重(TW)四个生长指标,并用模型y=y∞/(1+e-k(t-a)+dsin2π/365.25(t-b))分别拟合这四个指标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三个长度指标中MDL生长速度最快,其理论最大值约为112mm;HL的生长在初期快于SH,但到养殖实验结束时两者接近,理论最大值都在85mm左右;总重的增长在实验的前半段非常缓慢,但到后半段呈加速增长趋势,其理论最大值约为115g.企鹅珍珠贝的生长特征表现为初期长度增长迅速,经过大约一年左右,长度的增长减缓,而重量的增长开始加快,符合双壳贝一般的增长模式.研究也表明,在海南黎安港,降雨季节与快速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暗示了降雨可能是导致生长出现季节性特征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优质经济虾类,为培育出具有更多不同优良经济性状的优质亲本,亟需开展杂交育种工作。以凡纳滨对虾5个不同品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产生的F1代资料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和混合线性模型对生长及耐高盐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生长性状,5个品系中检测到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较低,实验环境下生长性状主要受特殊配合力的影响,Z♂×Z♀、P♂×XH♀2个组合生长性状的非加性效应明显,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分别为0.69和0.30;对于耐高盐性状,品系P、S的GCA效应值最高,分别为0.83和0.53,P♂×XH♀、S♂×S♀2个组合耐高盐性状SCA效应值最高,分别为2.67和3.37;生长和耐高盐性状配合力方差组分结果显示,3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均高于一般配合力;5个杂交组合中体质量和高盐耐受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范围分别为–19.23%~18.07%和–10.50%~20.97%。P♂×XH♀组合在生长和耐高盐性状方面杂种优势明显,可以考虑加强该组合在选育及生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激光炮:“激光炮”这一武器人们更多地是从科幻小说或电影中认识的,但现在这一武器很快就要出现在现实的海战中了。该炮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主要是利用了激光高度的烧蚀作用、辐射作用和微波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四、“柳夼红层”的物质组成 本文(Ⅰ)所列“柳夼红层”剖面地层层序进行了物相、粒度、X衍射和ESR年代测定,其结果与宏观观察结果相吻合。 “柳夼红层”,剖面序列,层位和时代有所不同,成因有别,而在物质组成上却大同小异,表现出从晚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地层,其物源供应基本相同,都来源于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的风化破碎产物,属就地近源搬运。  相似文献   

12.
选取登路北上,在大连地区造成强降水的热带气旋0509"麦莎",对其影响大连地区期间的环境流场、路径特征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及非纬向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的耦合,使来自东南洋面的丰沛水汽不断输送到大连地区,且有利于"麦莎"的北上。"麦莎"在北上过程中,没有从中纬度西风槽获得斜压能量,并没有变性加强。同时,借助于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麦莎"暴雨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导致大连地区强降水的主要系统是两个中-β尺度系统,暴雨落区在"麦莎"的东北侧。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北翼全新统底界和“硬粘土层”的讨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钻孔资料为依据,通过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14)C测年分析,认为应以第一海相层底板作为Q_4/Q_(1-3)界线,而不能机械地划在“硬粘土层”顶板;上更新统顶部属河漫、湖沼相沉积,后经暴露、脱水局部层段硬化而成为所谓的杂色“硬粘土层”;本区晚更新世末古地形呈由东、东南向西、西北逐渐抬升的掀斜状,并控制着全新世的海侵方向和范围。  相似文献   

14.
海水小球藻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Marine’,Chlorella,俗称海水小球藻,是水产养殖中一种常用的饵料微藻。其细胞较小,呈卵形或圆形,在形态上与绿藻纲小球藻属中的许多种类极为相似,因而人们常把它与绿藻纲的小球藻混为一谈。为了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海水小球藻的模糊认识,本文对海水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及一种微绿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以明确海水小球藻的分类地位。1材料和方法1.1藻类的培养取刚扩大的海水小球藻和盐生…  相似文献   

15.
对虾病毒病与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虾池内主要环境因子与对虾病毒病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虾池内化学需氧量(COD)太高是诱发对虾病毒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利用多级S型净化池可以大幅度消除水体中的COD,有效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青岛浮山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青岛浮山野生花卉的种类、生长环境、园林用途及开花结果日期,为把这些野生花生花卉引进城市园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Seagrass seed bank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regeneration of new vegetation when seagrasses are removed by the natural or man-made disaster. Various factors ma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 seed bank. We conducted a microcosm experiment to test the effects of burrowing and feeding activities of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on the burial of Zostera marina seeds in sediments. The effects of lasting time (3-hour, 1-day, 3-day, 7-day, 14-day and 28-day), clam density (0, 2, 4 and 8 clams with shell length of 3 cm in each microcosm) and clam size (shell length of 2, 3 and 4 cm at 4-clam density) on seed burial were examined in plastic microcosm cores (30 cm high × 10 in inner diameter) in a 28-day peri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 burial dep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ime, the density and the size of clams. No seeds were buried in the sediment in the cores without clams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period. For the 3-cm clams, about 91.61% of the seeds were buried in the sediment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in the high-density treatment (8 clams at each core); while in the medium and low-density treatments (4 and 2 clams in each core, respectively), about 76.93% and 60.61% of the seeds were buried in the sediment, respectively. For the size treatments, large (4 cm) clams buried 89.56% of the seed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much more than those of medium (3 cm, 76.93%) and small (2 cm, 61.50%) size clams.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period, nearly all of the buried seeds were at a depth of from 0 cm to 5 cm.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may play an important positive role in seagrass seed bank dynamic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