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至关重要。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相反,消极的情感就像一个“减效器”,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缺失,掌握科学的情感教学方式和策略,很好完成教学目标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2.
缪晓菁 《地理教学》2014,(12):121-123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人文地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往往选用最新的国内外素材,结合区域地理,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关注区域人文特征和区域发展,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人文地理的分数比重明显增加。而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普遍感觉是“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人文地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阅卷情况也反映出学生答题时都能得点分,但得分率不高,考试得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周海瑛  张祥洲 《地理教学》2004,(10):36-38,20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划分为地理学科的试题有1—11题(选择题,44分)和36题、39题(4)、(5)小题(非选择题,56分),共计100分。黑龙江省的阅卷方式为计算机网上阅卷。  相似文献   

5.
做好试卷的批阅分析,对提高地理讲评课的质量至关重要。无论是自己搞的单元测试,还是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只有对地理试卷进行一丝不苟的批阅,反反复复地分析,才能找出问题,查准错因,使讲评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试题不是自己出,阅卷采取流水式(每个教师只批阅1—2个题目),如果对自己学生的试卷不进行二次批阅和反复审核,对考试情况不进行纵横比较,对失分点、错因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归类分析,讲评时就不能“对症下药”,就会出现“放空炮”现象。  相似文献   

6.
贾雪霜 《地理教学》2007,(11):22-22,26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或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递进关系的三个内容。情感是基础,是关键。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被感动、被震撼,成为审美的人呢?  相似文献   

7.
一、以情呼唤学生的成功欲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就像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学生的心田,极大程度地鼓舞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融洽师生情谊。我认为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张文革 《地理教学》2011,(17):55-57,17
2011年高考平安地落下了帷幕。今年地理试题有何特点?学生在作答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有哪些?今后教学应注意什么?是众多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现将阅卷情况和众多高三教师及地理教研员反馈的各种评价信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习惯用“甲、乙、丙、丁”或“A、B、C、D”对作业划分等级,虽然学生已习以为常,但长此以往不利于激起学生心中追求成功、追求完美的“火花”。如果以作业为桥梁、纽带,沟通师生的情感,会怎样呢?本人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并有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很活跃的心理现象,它总是伴随着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来,所以它又是人们一种很特殊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课上记,课后背。教师更多地强调让学生得到多少知识,却忽视了让学生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从整体的教学过程看,学生长期处于背知识状态,学生的学习情感、自信心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提法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进——强调了英语教育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人文性主题,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满是爱的课堂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歌曲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意的激发,充满了浓郁的人色彩。“诗言志,歌咏怀”,从那些优美的歌曲中,学生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从而丰富感情,净化心灵,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地理课堂(尤其是低年级)引人学生喜爱的,健康活泼、格调向上的歌曲,让歌声在课堂上飞扬,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领悟地理知识的内涵,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军 《地理教学》2005,(11):43-44
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做出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兴趣决定了对事物的情感,促进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与思考,好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学生精彩的回答是激发其他学生兴趣的助推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所熟悉或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人手,结合实际生活,提出趣味性较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很多时候,考试后不少同学都会高兴地对老师说,题目非常简单,但试卷发下来后,相当部分同学都会傻眼,考试分数与自己的预期值相差太远了。特别是自以为非常熟悉的简述题,得分率很低。经调查,简述题一直是高中地理选修班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尽管地理学科高考不以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学生在这方面能力薄弱一方面会影响学生问题表达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会引起阅卷老师对其答案的理解与其要表达意思的偏差,进而使其不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相似文献   

15.
鼓励学生“插嘴” 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疲劳的一剂良药。当师生情感相互交融,教师将愉悦的情感传给学生,并引起共鸣产生感染和激励作用时,学生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此时,学生带着欢乐用心灵去感受教师,自觉地倾听教师的讲解。师生情感交往,学生任何厌倦和疲惫心理都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16.
苏慧 《地理教学》2004,(4):32-33
连续几年带领高三学生奋战高考,可谓感慨颇多。与高二相比,高三的地理教学不仅内容繁多,信息量大,而且由于它几乎连着每个学生的人生命运,因此更觉肩上担子的沉重。笔试图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加入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通过身边熟识的地理现象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并加以比较,既可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研究能力,也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魏玫 《地理教学》2005,(10):33-34
未读此之前,我绝对想象不出柬埔寨人民过的是这样一种贫穷的生活,相信作为澳大利亚这一发达国家的孩子看完这则案例后,也会经历和我一样的情感体验。利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比单纯用一些专业术语给学生列出条条框框,让他们机械地去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首先像这种叙事性的章,学生愿意看,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看这样的章,通过一些具体的事实,例如“她奢侈地买了一片西瓜;没钱买肥皂;木柴也快用完了,要节省着用……”,也许学生会因此萌发出一种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富足生活的思想,也许还有的学生会对柬埔寨人产生怜悯之情,想要帮助他们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19.
朱懿 《地理教学》2005,(5):22-24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教学给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好的学案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求得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内涵、意义 课题研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设计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活动。它是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新课改中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存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概念看,两者之间很相似,共同点都是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活动,但有以下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