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区域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所以目前网络RTK系统使用的CORS站间距多在30km~80km,而长距离网络RTK算法可以扩大网络RTK的有效作业距离,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本文对长距离网络RTK参考站和流动站的整周模糊度实时解算、流动站用户观测值误差的实时改正等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本文的算法开发了相关的长距离网络RTK软件,最后利用实测CORS网的数据进行长距离网络RTK算法实验。  相似文献   

2.
长距离网络RTK区域电离层延迟实时改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网络RTK基线过长时电离层延迟的相关性就会减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区域电离延迟改正模型。首先利用已知载波值和确定的非差参考模糊度计算基准站的电离层延迟,进而传播至流动站,最后内插计算流动站电离层延迟,得到电离层延迟改正。通过实测CORS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长距离网络RTK达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利用多基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建立的南宁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介绍了一种大区域求解网络RTK转换七参数的方法,并应用于网络RTK测量,对测量成果与我院“CGQC2000与参心坐标系七参数转换研究”转换成果进行比较;应用网络RTK测量市区56个不同等级控制点,并应用基于七参数的大区域网络RTK坐标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同时应用于2009年南宁市地形图修补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CORS系统RTK服务盲区(RTK使用困难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在CORS系统服务盲区附近建立移动的CORS基准站。通过加密区域CORS系统的基站分布,缩短站间距,改善CORS系统网络RTK在该区域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实现的CORS移动基准站系统测试表明:在精度上,移动基准站达到与常规CORS基准站同等的效果,平面x,y≤5cm,高程H≤10cm;在可用性方面,CORS移动基准站自主供电、携带方便、组网灵活,区域网络RTK可用性明显提高。在应急测绘、救灾和临时加密CORS基准站系统等中具有借鉴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北斗CORS发展现状,并在高纬度区域建立北斗CORS试验网,比较了单BDS、单GPS以及BDS+GPS三种定位方式下测试点的内外符合精度,结果表明:北斗网络RTK在水平方向与GPS网络RTK精度基本相当,北斗网络RTD完全可以替代GPS的网络RTD,在高纬度区域的北斗CORS精度已能满足众多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简要叙述了基于GPRS网络的RTK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在利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时平面坐标转换和高程拟合的方法,并对利用基于GPRS网络的RTK系统进行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高程测量的精度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PRS网络的RTK系统完全满足1∶10000地形图高程检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袁峥  崔逍  万宏德 《测绘通报》2011,(10):32-34
部分地区网络RTK推出已经数年,但是实际用于平面控制测量时,仍停留在一级精度,缺乏更高精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宁波机场快速路工程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网络RTK技术的具体应用,探讨网络RTK技术在更高精度测量中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形图测绘中坐标精度校验不准的问题,本文结合RTK测量方法对1∶500地形图测绘中网络测量坐标精度校验技术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GPS技术采集地形图测绘特征信息,划定地形图测绘范围,然后建立RTK测量坐标,校验地形图测绘定位区域和数值,以实现对1∶500地形图测绘中网络RTK测量坐标精度校验技术的有效优化,最后通过实验证实,1∶500地形图测绘中网络RTK测量坐标精度校验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充分满足了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9.
吉绪发 《测绘通报》2019,(7):151-155
利用无人测量船与网络RTK技术联合测量某一涵盖水陆区域的填挖土方量。其中,利用无人船系统测量水下地形,利用网络RTK测量陆地地形,并将水陆两部分的地形数据融合,利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DTM法计算了该区域的填挖土方量,同时得到水域部分的水下地形图,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提出的结合无人船和网络RTK技术测量复杂水陆地形的方案可为相关工程的测量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REAMNET的GPS/BDS/GLONASS多系统网络RTK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宜斌  胡明贤  许超钤 《测绘学报》2016,45(9):1009-1018
随着BDS系统完成亚太地区组网、GLONASS系统再次实现满星座部署以及GPS系统的现代化,多系统集成已逐步成为网络RTK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网络RTK数据处理系统DREAMNET,对不同卫星系统组合模式下的定位精度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PS/BDS/GLONASS网络RTK和GPS/BDS网络RTK的定位精度最高,GPS、BDS单系统网络RTK次之。此外,随着高度角的增加,GPS单系统网络RTK的可用性显著降低,而GPS/BDS/GLONASS网络RTK在高度角为40°时依然可以在99.84%的时间里提供水平精度0.01 m、高程精度0.025 m的定位服务。最后,对15 d的定位结果进行统计,包括不依赖GPS系统的BDS和BDS/GLONASS在内的6种组合方式皆可达到水平0.01 m、高程0.025 m的定位精度,其中GPS/BDS/GLONASS网络RTK则可以得到水平0.006 m、高程0.015 m的定位精度,证明DREAMNET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完全可以满足测绘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差观测的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通过提供每颗卫星的误差改正量,使网内用户获得与网络RTK方法等价的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当用户跨越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网内由不同参考站组成的子网(参考子网)甚至跨越不同CORS网时,都能有效避免因所选取的主参考站变化而引起的模糊度重新初始化,从而保持观测时段内用户定位结果的连续可靠和跨CORS网服务时算法上的无缝衔接。通过对海上实测动态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初始化时间与现有网络RTK方法在量级上的一致性,以及跨不同参考子网和CORS网时实现无缝衔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GPS网络RTK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勾平 《北京测绘》2008,(2):32-34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工程应用的深入,传统RTK技术的不足也逐渐体现出来。网络RTK的出现克服了它的局限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RTK的概念、工作原理、误差来源与平差、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RTK是近几年来在常规RTK和差分GP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RTK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工程测量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多参考站网络的建立,为网络RTK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虚拟参考站技术是网络RTK的一种,它以众多的优势代表了网络RTK的主要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VRS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基准站间双差改正数的生成、虚拟观测值的生成和流动站处的定位解算3个方面,详细推导了VRS的数学模型;针对差分改正信息,提出了综合误差内插算法;最后,利用4个已知点的观测数据,结合编程计算,证明了文中VRS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为虚拟参考站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RTK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GPS网络RTK技术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其技术优势和特点,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其在城市规划测量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CORS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定位模式,详细叙述了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步骤,由此可见,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GPS网络RTK技术的优势就是克服了普通RTK测量中测站间距的限制,它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覆盖面广阔,但定位精度仍然可以达到厘米级,可靠性强。这也是GPS网络RTK技术能够很快发展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笔者参与的福州某工程测量为案例,研究探讨了GPS网络RTK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及精度分析的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种网络RTK技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网络RTK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几种关键技术,介绍了当前各种技术的原理,并逐一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误差综合的方法推导VRS的定位模型,提出主辅站采用邻近全网基线解算的技术优势。认为应合理选取建设哪一种网络RTK服务,系统的管理维护和系统兼容性是未来网络RTK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笔者参与的铁岭某工业园区地籍测量项目为工程背景,探讨了网络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思路,全文基于具体实例详细论述了城市地籍测量的具体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虚拟参考站技术是网络RTK的一种,它以众多的优势代表了网络RTK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VRS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推导了VRS的数学模型,针对差分改正信息,提出了综合误差内插算法,分析了RTCM数据格式的特点及其在VRS技术中的应用,并做了实验验证,结合编程计算,证明了本文中VRS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为虚拟参考站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