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微型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上进行航空物探数据的数字图象处理方法与实践,介绍了TS2605H微机数字图象系统的功能开发,使之适应面向数据成象处理需要的问题;还介绍了LU85-Ⅲ区航空物探(电/磁)数据的成像处理过程及其地质效果,该系统在地学信息数字图象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图形图像处理方法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盛青 《铀矿地质》1996,12(5):295-300
本文在介绍航空物探微机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地区实测航空物探资料的处理,对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和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适用于地质填图、突出局部弱异常及与矿化有关的弱信息等不同地质任务的有效方法组合。分析了各种航空物探图示方法的特点,并就如何发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航空物探资料的解释处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认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方法,可以作为等值线图的补充和改进形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适用于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的GPS及差分GPS段树岭,林锡如(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五年来,GPS在航空地球物理勘查中广为应用,并取得可喜的成效。飞越的勘查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但是,由于SA干扰出现,使GPS定位精度下降。在大比...  相似文献   

5.
《物探与化探》2001,25(3):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是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下设的从事航空物探技术研究、开发和勘查应用的最早的专业技术部门,在航空物探勘查,方法技术研究,资料处理,地质解释,仪器研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技术资力雄厚,拥有高级技术人员32名,中级技术人员36名。 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建立了由高灵敏度光泵磁力仪、多道能谱仪、三频航电仪及其配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G?24双星座导航定位仪、电子补偿系统、数字数据收录系统、日变地面观测系统和微机地面预处理系统等组成的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和功能齐全的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和成图系统。 航空物探测量系统有:Y?8飞机航磁测量系统、Y?12(或双水獭)飞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系统、Y?12飞机航磁水平梯度测量系统、Y?11飞机航磁、航电综合测量系统、米?8直升飞机-航磁悬挂式测量系统、呼唤Ⅱ型飞机航磁测量系统),可在世界任何地区(包括中-高山区、沙漠、湖泊、沼泽及海域)承担各种比例尺的高精度航空物探飞行测量。 拥有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技术:1.中心研制的HC?90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达0.002 5 nT,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仪器的南北工作跨度可达1 700 km以上;采样率2~10次/s。2.自行研制DS?3型微机数据收录系统,是中心借鉴国内外航空物探收录系统后自行研制的,具有收录通道多,无延迟,误码率低的优点。3.中心自行研制的HC?95手持式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0.05 nT。4.航磁水平梯度系统,其噪声等技术指标同国外类似系统相当。5.航磁软补偿技术使补偿精度提高到0.1 nT以内。6.采用双星座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了10 m以内、差分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米级。7.高精度同步地磁日变测量技术,实现了大范围多台站磁日变观测和磁日变校正。8.新引进的GR?820多道能谱仪,使国内航空放射性测量与国外处于同一先进水平。 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技术:1.野外预处理实现了微机化和现场化,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功能强大的预处理软件包,可在野外现场进行各种数据改正、统计与成图等工作。2.功能齐全的数据处理、成图系统、解释系统及相关的软件包。3.建立了航空物探数据库,进行编图并采用GIS系统,结合地质、化探、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 40多年累计完成航空物探1 160万km2,其中陆域930万km2,海域230万km2。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国土调查和水工环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找矿与科学研究成果。提交勘查和科研成果报告360多份,编制了全国1∶100万和1∶400万航空磁力异常图;找到大、中型固体矿床140多处,圈定了2 800多处油气构造;完成了许多大中城市稳定性调查和国家大型工程选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70多项。 物探部在航遥中心的领导下,严格遵照中心ISO9001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向广大顾客做出保证产品质量的承诺,竭诚为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6.
岑岳忠 《物探与化探》1988,12(5):325-325
航空物探交互图形系统(AGIGS)是由地矿部航空物探摇感中心航空物探研究所作为国内第一家引进美国TEK4128彩色图形工作站和新的PLOT10交互图形子程序库,在我国较早地开发研制成的航空物探交互图形软件。于1988年5月26日通过鉴定。评审员由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等单位的七位教授和副教授级的同行专家担任。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缺少飞行平台是目前我国进行复杂地形条件下物探数据获取的主要瓶颈之一,而无人机作为一种成本低、操作灵活、无人员伤亡危险的空中移动探测平台,正好满足高效率资源勘查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外航空物探飞行平台从传统的有人机向无人机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这里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航空物探研发及应用现状,以及国内自主技术的无人机航空物探应用成果,分析了目前无人机航空物探存在的主要优势及不足,并对无人机航空物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时间域航空电磁法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盛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4):735-740
本文介绍国内外时间域航空电磁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包括仪器系统、数据处理、正反演算法和应用实例。认为我国的这项技术应朝以下几个目标发展:(1)完善的仪器系统,减小噪声干扰, 提取更多的有用信息。(2)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利于发现小规模的异常体。(3)适合航空电磁数据的正反演稳定算法。(4)精细的解释方法。结合多源信息综合解释, 加强与实际勘探相结合,参考其它已有的航空物探方法解释手段,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航空物探工作的发展和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站的需要,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已于79年9月试制成低速航空数字磁带机,并已完成全部模拟试验及多项主要参数测试。各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磁带机两项主要参数:互换性和误码率达到原设计规定,满足航空物探测量的要求。这对我国的航空磁测在收录方式上前进了一步。一个航空物探队在工作中,要求至少有两台磁带机。其中一台在空中测量时记录物探数据用;另一台在地面进行数据处理时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两台磁带机除了读、写速度不一样外,其它参数完全一致。在设计中,考虑到为适应航空物探测量飞行条件,  相似文献   

11.
熊盛青 《物探与化探》2002,26(1):1-5,16
简要回顾了“九五”以来我国国土资源系统航空物探的工作概况、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就,并对今后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我国航空物探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盛青 《物探与化探》2007,31(6):479-484
对"十五"以来我国国土资源系统航空物探的工作概况、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今后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杨光庆     
杨光庆,江苏常州市人,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勘探专家.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服从分配,曾从事人事工作;1953年初起,历任地质部物探技术员、航空磁测研究组组长、101航空磁测队队长、航空磁测大队队长、航测大队技术负责人、航空物探大队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地质总队队长、总  相似文献   

14.
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解释中地形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解释中地形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熊盛青(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论文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测量几何条件(地形)对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及地形干扰异常的消除方法。从点源公式出发,根据辐射场的可叠...  相似文献   

15.
从冶金地质航空物探工作队伍的目的,工作队伍的变化,所完成工作量的分析,飞行器材及导航定位系统使用状况,各种航空物探方法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冶金地质系统航空物探工作30年来技术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航空物探是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仪器搭载在不同飞行器上,通过特定的飞行作业方式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航空物探的勘查效果同时受物探仪器性能和所采用的飞行平台及其飞行控制效果的双重影响。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并运用飞行器,是开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笔者在回顾国内航空物探发展的基础上,将主要使用的航空物探飞行器分为固定翼、直升机、无人机及其他等四类,分析每类飞行器作为航空物探搭载平台的优缺点,从持续服务地质勘查的需要出发,展望了航空物探及搭载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的航空物探综合测量要求配备精度高的导航定位系统。也就是说,寻找一个适用于航空物探的导航定位系统是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航空物探作业效率,提升自动化作业水平,降低安全风险,研制了可实现自动化作业的航放/航磁测量系统。以P-750固定翼飞机为平台,开展了系统集成和飞机改装,实现了航空物探无人值守作业和远程监测。对该系统开展了飞机本底、磁静态噪声、GPS定位精度、磁补偿效果及动态噪声等技术指标测试,完成了航放系统标定和试验飞行。测试和试验飞行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指标均满足或优于现行航放和航磁测量规范的要求,验证了基于P-750固定翼飞机的自动化航空物探(放/磁)测量系统可安全、高效执行航空物探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张天阁 《物探与化探》1986,10(4):315-318
用双水獭航空物探综合站(核子旋进磁力仪、三频电磁系统、甚低频电磁系统及枷玛四道能谱仪),在已知金伯利岩管上进行了试验。地质概况该区是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相对高差一般几十米,最大百余米。地面遍布灌木、果树和农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航空物探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航空物探是一种集多种新技术为一体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经济等特点。常见的航空物探有航磁、航空电磁、航空放射性和航空重力测量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