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遥感和多源地学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及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处理技术用于遥感、物探、化探、地质、矿产和地理等多种数据的综合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它灵活、方便,可快速、直观、定量地从综合信息中发现和提取那些用常规方法难于获取的地质矿产信息,以便科学地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本文介绍了用图像处理技术在I2S/101大型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处理多源地学数据的方法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磁法数据处理与图示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凤桐  陈本池  阎永利 《物探与化探》1997,21(5):348-353,347
在分析探讨影响航空电磁测量数据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值标定,相位校验改正等零水平漂移改正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航空电磁法数据处理与图示的方法技术。通过对3万多测线公里航空电磁资料的处理与图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取得的视电阻率图像反映了各测区浅层电性分布特征,为地质填图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航空物探测量中测线间水平往往存在差异,表现为沿测线方向的条带。调平处理旨在减少或消除测线间的水平差,是航空物探资料处理中的关键,对航空物探资料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实际的航磁资料处理为例,详细介绍了航空物探资料微调平处理的原理与实现。微调平处理中首先通过方向滤波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噪声网格,并按飞行测线提取噪声网格中的数据并分离有用的地质信息,最终将分离后的测线水平误差从原始资料中去除得到调平后资料,以此实现航空物探资料的微调平处理。同时,针对资料处理中遇到的诸如滤波器选取、异常分离阈值确定、最终调平效果检验等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这对理解微调平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地矿部航空物探的发展历程,包括队伍的建立与发展,方法技术不断进步和提高,取得了大量的航空物探资料、丰富的地质矿产信息,在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方面获得巨大的效益。这将激励航空物探工作者,在进一步发展完善第二代航空物探中,为取得更多的地质找矿效果和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做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微型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上进行航空物探数据的数字图象处理方法与实践,介绍了TS2605H微机数字图象系统的功能开发,使之适应面向数据成象处理需要的问题;还介绍了LU85-Ⅲ区航空物探(电/磁)数据的成像处理过程及其地质效果,该系统在地学信息数字图象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在多宝山斑岩铜矿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异常:高精度航磁为弱正异常;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总道、钾道、铀道为弱相对高异常,钍道为弱相对低异常, F参数有明显相对高异常;航电异常实分量为高(峰)值异常、虚分量为低(谷)值异常.根据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岩石蚀变特点,以及实测的岩(矿)石物性参数和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引起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的前提条件,并认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是普查斑岩型铜(钼)矿的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8.
《物探与化探》2001,25(3):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探部是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下设的从事航空物探技术研究、开发和勘查应用的最早的专业技术部门,在航空物探勘查,方法技术研究,资料处理,地质解释,仪器研制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技术资力雄厚,拥有高级技术人员32名,中级技术人员36名。 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建立了由高灵敏度光泵磁力仪、多道能谱仪、三频航电仪及其配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G?24双星座导航定位仪、电子补偿系统、数字数据收录系统、日变地面观测系统和微机地面预处理系统等组成的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和功能齐全的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和成图系统。 航空物探测量系统有:Y?8飞机航磁测量系统、Y?12(或双水獭)飞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系统、Y?12飞机航磁水平梯度测量系统、Y?11飞机航磁、航电综合测量系统、米?8直升飞机-航磁悬挂式测量系统、呼唤Ⅱ型飞机航磁测量系统),可在世界任何地区(包括中-高山区、沙漠、湖泊、沼泽及海域)承担各种比例尺的高精度航空物探飞行测量。 拥有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技术:1.中心研制的HC?90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达0.002 5 nT,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仪器的南北工作跨度可达1 700 km以上;采样率2~10次/s。2.自行研制DS?3型微机数据收录系统,是中心借鉴国内外航空物探收录系统后自行研制的,具有收录通道多,无延迟,误码率低的优点。3.中心自行研制的HC?95手持式氦光泵磁力仪,灵敏度0.05 nT。4.航磁水平梯度系统,其噪声等技术指标同国外类似系统相当。5.航磁软补偿技术使补偿精度提高到0.1 nT以内。6.采用双星座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了10 m以内、差分GPS导航定位精度达到米级。7.高精度同步地磁日变测量技术,实现了大范围多台站磁日变观测和磁日变校正。8.新引进的GR?820多道能谱仪,使国内航空放射性测量与国外处于同一先进水平。 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技术:1.野外预处理实现了微机化和现场化,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功能强大的预处理软件包,可在野外现场进行各种数据改正、统计与成图等工作。2.功能齐全的数据处理、成图系统、解释系统及相关的软件包。3.建立了航空物探数据库,进行编图并采用GIS系统,结合地质、化探、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 40多年累计完成航空物探1 160万km2,其中陆域930万km2,海域230万km2。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国土调查和水工环勘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找矿与科学研究成果。提交勘查和科研成果报告360多份,编制了全国1∶100万和1∶400万航空磁力异常图;找到大、中型固体矿床140多处,圈定了2 800多处油气构造;完成了许多大中城市稳定性调查和国家大型工程选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70多项。 物探部在航遥中心的领导下,严格遵照中心ISO9001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向广大顾客做出保证产品质量的承诺,竭诚为各界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航空物探数据具有较高的保存开发价值,由于磁带保存的有效年限较短,航空物探勘查所获资料存在着丢失的危险。航空物探数据光盘转录将解决这些难题,为航空物探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本光盘数据从任一与RICOHRS-5060E型光盘机兼容的光盘机上均可读出。  相似文献   

10.
一、航空物探的数据收录从1961年至1966年,国外少数航空物探测量公司开始在航空物探测量中采用了数据的数字收录。到1975年,西方在航空物探测量中使用数字收录方式的比例已占80%以上。在航空物探数据收录的初期,一般采用穿孔纸带方法,后来使用每时记录200或556个字符密度的磁带。到目前,都使用与计算机相兼容的磁带。应用数字记录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把空中记录直接送到通用数字计算机上,通过软件进行自动整理和绘图,代替了即花费时间又麻烦的手工计算和编绘图工作,并能提高资料处理、编绘图件的速度和质量。此外,使用场的各种数学变换程序,很容易为地质解释工作编绘出各种图件。  相似文献   

11.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是实现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利用现代对地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持续开展铀资源高效勘查,是扩大天然铀资源量的关键途径。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综合利用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等多源地学数据,通过光学遥感数据与雷达数据融合、航磁、航放、重力与地学数据综合分析,结合地面遥感地质调查与验证,系统研究了桃山矿田及其邻区主要成矿岩体、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多种铀成矿要素的电磁波谱特征,综合评价了铀成矿条件,圈定了远景靶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启用了CGCS2000坐标系,而地矿部门一直以来仍沿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为实现不同坐标系图件成果的有效共享,必须对地质物化探图件进行不同坐标系的相互转换。为此,笔者介绍利用MapGIS实现不同坐标系图件成果相互转换的方法,并通过真实数据对转换精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用于不同坐标系图件的转换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瑞雷波是分布在自由表面附近的P-SV面波,具有强振幅、低频、频散的特征,常用于工程物探,而在油气勘探及深部探测中常作为一种"干扰"波,会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需要将面波净化处理。为实现面波衰减,本文将工程物探方法和石油物探技术相结合,通过面波频散曲线反演获得高精度的近地表模型,在三维近地表横波速度模型基础上进行面波正演,利用面波模型自适应匹配相减的方法将其减去,在不伤及有效波的情况下将面波的影响降至最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规面波衰减方法伤及有效波、损失低频弱信息、导致资料有效频带变窄、对地震构造解释及反演造成负面影响等缺点。最后应用实际数据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空电磁测量技术、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地面电磁测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金属矿...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航空物探技术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盛青 《中国地质》2009,36(6):1366-1374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航空物探(航磁、航空电磁、航空重力、航空伽马能谱)技术现状,近年来在仪器研制、测量技术、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与软件研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预测航空物探技术将向提高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和探测深度的方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航磁多参数测量方法技术、航空重力测量和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大探测深度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突破高温超导探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发展航空重、磁、电的各种反演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物探仪器重点实验室,完善航空物探动态试验场,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与航空物探相关行业(如通用航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是我国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矿体埋深大、品位富,研究其地电化学等综合物化探特征,可为建立覆盖区航放异常有效查证技术方法提供依据.基于矿床地质及航磁航放特征的分析,开展组合物化探方法测量及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哈达图铀矿床位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北东向、北北东向中等磁场区及中等-弱磁场的梯度带;航空及地面...  相似文献   

19.
针对活动断层探测中需要深浅兼顾的技术难点,通过浅层地震纵/横波反射联合勘探的应用,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确定的断层经钻探验证是可靠的。文中阐述了其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处理和叠加剖面解释的关键技术和参数选取等技术细节。工程实践证实,本文所述的地球物理勘探组合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是有效、可靠的,可有效查明活动断层在隐伏区的平面位置及空间展布情况,为城镇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