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乌拉山金矿控矿条件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山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探明的有一定远景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大桦背岩体、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构造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等多种条件所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成矿时代较华北地台东缘金矿床早,为晚华力西期,其类型为中深成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贵明 《矿产与地质》1992,6(3):177-182
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床是指空间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密切相伴和成因上有关的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多源多样和多期次,且多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与其它类型金矿床相比,我国此类型金矿床的研究比较薄弱,其找矿前景看好。讨论了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和找矿标志,并提出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构造叠加晕在胶东山后金矿找矿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山后金矿位于招平断裂中南段,是一破碎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根据构造叠加晕理论,建立了山后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对1-1、1-2号矿体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认为前者深部矿化较弱,后者矿化较强,并且矿体有较大延深。经工程验证预测结果与钻孔见矿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林文通(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关键词剪切带,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焦家式金矿,玲珑式金矿,灵山沟式金矿1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的确立近年来,从Bonnemaison[1]提出“含金剪切带”之后,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5.
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源 《西北地质》1991,12(2):57-59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金矿床的分类可看出,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系统中,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归类问题尚有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将其划归为岩浆型矿床,如W·艾孟斯(1937)的分类中岩浆分凝型金矿床;胡伦积(1982)的岩浆分异型金矿床;有的成因类型划分中则无岩浆型矿床,如朱奉三(1983)等。事实上,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其富集机理类似斑岩铜矿中的伴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耦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是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金属元素高度富集,在长不足200km的矿带内,集中产出100多个大中小型金矿床(点)和10余个特大、中、小型钼矿床;成矿金属元素组合既有单一金矿床、铝矿床,也有铝-金-多金属矿床。金的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及斑岩.爆破角砾岩型和砂金矿床等。金的成矿流体为临界-超临界地幔流体,成矿物质具深源性。成矿时代主要为中生代,印支期是成矿的开始与先导,燕山期叠加其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中生代成矿旋回。金成矿作用受秦岭造山带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在前沿挤压,后缘滞后拉张的构造耦合作用动力学背景下产出。成矿与岩石圈拆沉作用及地幔流体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7.
冀东长城式金矿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郁 《地球学报》1997,18(Z1):145-147
长城式金矿是近年在冀东地区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床类型,本文阐述了金矿床Pb、H、O、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揭示了这一新类型金矿床的某些独到特点。  相似文献   

8.
冀西北地区金矿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剑钊 《地质与资源》1994,3(3):176-185
研究表明,冀西北金矿化集中区的众多金矿床(点)尽管具有共同的金矿源层,但其主要控矿因素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却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区内金矿床(点)存有三种类型:小营盘型、张全庄型和东坪型。该三类金矿均为多因复成金矿。  相似文献   

9.
老柞山金矿田由几个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组成,矿体多为脉状,多赋存在古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夕卡岩层内,主要为夕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分早晚2期成矿:早期为元古宙混合岩化热液,基本特点为富As亏S,高温,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NE向断裂控制金矿床,NW及NWW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矿床成因为后期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交代夕卡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甘肃崖湾金矿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启明 《黄金地质》2004,10(3):32-38
崖湾金矿床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大断裂西端的分支——罗坝-礼县-高桥断裂西段,是李坝大型金矿床的外围矿床之一。矿床产于中川岩体东外接触带内,处于中石炭统与中泥盆统的接触带附近。总体受NW向断裂控制,金矿体无一例外地赋存于近EW,NW向断裂中,且与断裂产状一致,是典型的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主矿体为2号,长160~270m,厚3.01m。Ag可综合利用,含Fe较高的煌斑岩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1:1万土壤(岩石)测量和1:2000汞气及土壤多元素测量表明,矿床东部仍存在盲矿体,矿床西部矿体也未尖灭,具向西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Q)是新提出来的一个金矿化地质参数.通过这个参数有可能搞清砂金矿床和金矿化地层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探讨部分砂金矿的形成是否有岩金矿床补给.进而反过来用这个参数寻找岩金矿床.这是本文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铁岭-靖宇成矿带西段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靖宇成矿带西段构造.岩浆活动具有多旋回特点。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是主要矿源层。通过对典型金矿床成矿特征的分析,区内主要发生2次金矿化,并形成2种主要类型的金矿床,即太古宙末—元古宙早期形成的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层控型金矿床和形成于燕山运动末期、受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主要的控矿部位是区域深大断裂交汇区,特别是叠加NW向断裂并发育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地段可构成金矿集中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3.
胶东中生代两期金矿化作用的对比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生代,胶东地区存在燕山期和燕山晚期两期金矿化作用。燕山期金矿化与陆内碰撞(俯冲)的挤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形成中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以玲珑型和焦家型金矿床为代表,与区域花岗岩浆活动存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的紧密联系。燕山晚期金-多金属矿化与陆内拉张火山裂谷带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形成浅成蚀变岩型(或脉型)金-多金属矿床,以蓬家夼金矿床为代表,与青山期火山-岩浆活动有关。本就两期金矿化的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燕山晚期金-多金属矿化作用是胶东地区与燕山期金矿化作用同等重要的成矿阶段。加强燕山晚期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对于扩大胶东金矿床的找矿远景,保持胶东黄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全球沉积岩型金矿床发现、地质特征及矿床分类综述的基础上,对秦岭沉积岩区金矿床分类进行了讨论,并对各类型金矿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岩金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是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的主体。区内已发现旁开门、二十四号桥、宽河、泥鳅河等金矿床,多宝山、小多宝山、三矿沟等伴生金矿床(其中多宝山铜矿体的伴生金储量超过70×103kg)及四道沟东山、北西里、八里岗金矿点等共一百多处金矿床(点)。其中构造蚀变岩型和火山热液型金矿是区内主要成矿类型。研究区地壳构造运动强烈,既有古老基底构造的继承性,又受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成矿作用的叠加,为多期复合成矿的有利地段(多宝山铜 金矿田),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岩金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16.
湖南金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东球 《湖南地质》1990,9(4):9-14,22
湖南金矿床类型按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作用划分为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中的变质热液金矿床、产于浅成相中酸性侵入体与沉积岩接触部位的次火山热液金矿床、产于中深成相花岗岩与前寒武系变质岩接触带周边的岩浆热液金矿床、产于泥盆系沉积岩中的浸染型金矿床,产于硫化矿床氧化带中的风化壳型金矿床,以及产于第四系河床冲积层中的砂金矿床六大类型。按照金矿床(点)集中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和成矿控制因素的相似性,划分为湘西、湘东北、湘中、湘西南和湘南五个成矿区。  相似文献   

17.
曹恩魁 《地质实验室》1996,12(3):161-164
对陕西太白双王碱性碳酸盐岩浆热液金矿床,华阴蒲峪大白团金石英脉型金矿床中碲金矿的产出特征,物理光学性质,化学组成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矿物的显微硬度,反射率色散值,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红色粘土型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表生作用有关的新类型金矿床,在中国发布广泛,其与工土型金矿虽然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本选择了云南上芒岗、贵州老万场和湖北蛇屋山3个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研究了它们各自产出的地质背景、红色粘土层特征及矿体和矿石特征,讨论了中国工色粘土型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海南抱伦金矿的成矿时代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抱伦金矿床是海南省新近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属于发育于下志留统陀烈组浅变质岩系中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尖峰岭复式岩体中心相的侵位时代为236~232Ma,经历了长期多次多阶段的侵位,抱伦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确定为大约220Ma(印支期),二者的年龄差大约为16~12Ma。岩体的脉动式活动为形成高品位金矿石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20.
对兴化寺金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金的赋存状态,金的矿源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影响。其矿化与绿岩带,韧性剪切带及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属多期次热液充填蚀变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