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黔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陶平  王尚彦  戴传固  王敏 《贵州地质》2005,22(4):229-235
本文对黔东地区金矿进行了矿床类型划分,并综述了各类型的基本特征。该区中-低温热液作用形成的金矿均属产于沉积岩建造中的金矿床,与岩浆岩在成因上没有直接联系。其中,天柱-锦屏-黎平地区、梵净山地区及从江地区金矿为变碎屑岩中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床。三都-丹寨地区金矿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天柱-锦屏-黎平地区及梵净山地区的变碎屑岩中脉型金矿床(点)暴露表生环境后可形成冲积型砂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沿甘孜-理塘断裂带发育的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金矿化、金矿床(点)、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剪切带内金矿床主要有糜棱岩型、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三种成因类型,它们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  相似文献   

3.
细微浸染型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文雅 《岩矿测试》2001,20(2):100-104
通过对皖南东至-泾县一带细微浸染型金矿成矿带中花山、吕山、柴山、虎龙冲、管岭、白果树等金矿床(点)中黄铁矿化学成分和晶体形态标型特征的研究来探讨该区金矿床(点)的成矿条件,为指出找矿方向,筛选出找矿靶区作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罗明纪 《地质与资源》1994,3(2):107-113
砂金成矿地质条件:砂金物质来源于含金丰度较高的建平群以及具金矿化的构造破碎带和火山岩型金矿床(点);有利的新构造运动,地壳缓慢差异上升,剥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使含金地质体长期处于地表氧化带遭受充分地风化破碎作用,使金容易从含金地质体中解离出来;本区为干燥、多风、少雨气候条件,不易形成冲积型大型砂金矿。建平群出露区、凌源-北票-阜新断裂带两侧、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的氧化带、原生金矿床(点)分布区以及山前、山间、洪积扇、支谷的中上游或源头是寻找残积、坡积、洪积和细各砂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论红土型金矿床和铁帽型金矿床的关系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土型金矿床、铁帽型金矿床同属风化淋滤成因的残坡积表生金矿床。二者在形成环境,成矿机理,成矿特征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也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内,铁帽型金矿床应囊括在红土型金矿床之中,属红土型金矿床再生改造型。已知的“铁帽型”金矿(床)点可作为进一步寻找土型金矿床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24,60(2):425-432
柬埔寨王国磅通省三丹县地区的整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该地区已有金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对于该区域金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丹县金矿床(化)的成矿地质要素,并与IRGS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陆缘弧和弧后克拉通盆地接触部位的大地构造背景和钙碱性区域岩浆岩条件,为区内金矿化提供了有利的区域地质条件,这与典型IRGS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调查区内的金矿体(矿化)常发育在侵入岩及其边缘地带,在空间分布上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且围岩常具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化围岩蚀变组合,金矿石以网脉状和角砾状类型为主,这符合IRGS型金矿的矿化特征。初步认为区域内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属于IRGS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林文通(合肥工业大学,合肥230009)关键词剪切带,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焦家式金矿,玲珑式金矿,灵山沟式金矿1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的确立近年来,从Bonnemaison[1]提出“含金剪切带”之后,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窝子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找金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窝子矿区内产有石英脉型金窝子金矿和构造蚀变岩型210金矿两座中型金矿床及许多金矿(化)点。金窝子岩体是金窝子金矿床的直接围岩,在金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金窝子岩体的成因、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较全面的分析、对比及总结,探讨了矿区及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抚顺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地区(特别是清原)金矿资源丰富,岩金矿床主要分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及沉积-变质型金矿床三大类型.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类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提出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风化残积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通过系统总结江西省风化残积土,风化残积型金矿床(点)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厘定了风化残积型金矿含义,根据原岩性质的差异将全省划分为5种类型的风化残积土和7类风化残型金矿类型,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江西风化残蚀型金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江西风化残积型金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同时还提出了已知金铜体附近及其外围的风化残积土中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最佳有利地区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地质与资源》1994,3(3):161-168
本文以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海南、三江、北疆和台湾等重要金矿比集中区为例,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某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在金矿成矿历史上存在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新生代)两个成矿高峰时期,前者以形成绿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后者则以发育花岗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继承性是中国金矿床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恒新 《地质与资源》1995,4(4):283-293
湖南省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分为"I"型和"S"型两个成因类型。其中"I"型花岗岩主要为角闪(或含角闪)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Mf值(铁镁比值)多小于0.78;"S"型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或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Mf值多大于0.78."I"型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更为密切,于该类岩体内或其周围形成岩浆热液型或混合热液型多金属共生金及钨锑-金矿床。根据"I"型花岗岩与金矿关系的不同特点,将其划分为自源型金成矿"I"型花岗岩带和它源型金成矿"I"型花岗岩带。"S"型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仅表现为部分岩体周围发育一定程度的金矿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桐柏-商城地区金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产于含碳泥质变质岩系中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产于花岗岩中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剪切带型主矿床,并分别论述了各类型主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指出含碳泥质陆屑碎屑-碳酸盐岩夹火山沉积合金建造是区内主要含金建造,它为金矿成矿提供物质来源,金矿找矿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这套合金建造的分布地段。  相似文献   

14.
安徽北淮阳地区位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北坡,其南北分别以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和金寨-舒城深断裂为界,向东被郯-庐断裂带截切。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带中发育一系列金矿床(点),可划分为浅成侵入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三类金矿床。火山岩带基底为古元古界大别群杂岩和震旦系佛子岭群变质岩系,其原岩为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夹有大量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块,含金丰度较高,为良好的原生矿源层。磨子潭-桐城深断裂对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中生代岩浆作用及金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本区晓天金矿田三种类型金矿床在垂向上可能具有"三层楼"结构分布特征,这对本区找矿方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赋存于花岗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金矿资源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并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我国含金花岗岩的时代,绝大多数为燕山期,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期及加里东期;含金花岗岩体分布广泛,特别集中出露在中朝板块东缘的胶东地体内和北缘广大地区,在北方陆壳增生区及华南扬子板块内亦有分布;研究表明,含金花岗岩类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其次是A型和S型;在同一地区含金花岗岩的金丰度明显高于不含金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安徽张八岭构造带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安徽张八岭构造带石英脉型金矿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对成矿流体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区内石英脉型金矿具有两类成矿流体,一类为中生代大气降水与经历水/岩交换的演化岩浆水的混合;另一类为中生代大气降水与原始岩浆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7.
宋家沟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拆离断层带上盘的莱阳组砾岩中,为区内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的参与下形成的蚀变砾岩型金矿床。初步的类比研究表明,宋家沟式金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砾岩型金矿,也不同于胶东地区的玲珑式和焦家式金矿床,而与南非兰德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是胶东地区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其找矿远景巨大。  相似文献   

18.
在印支末-燕山期,冀西北地区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和复杂的碱交代作用,逐步演化出各种糜棱岩→碱交代杂岩以及东坪、黄土梁、小营盘等几十处石英脉-钾质蚀变岩型金矿床,构成独持的崇礼-赤城含金剪切带。绿岩地体的含金性、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及其韧性-韧脆性-脆性演化过程是金矿形成的前提,而伴随剪切变形演化出现的多期次含金富碱热流体面型-裂隙型碱交代作用是金矿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矿化带近东西向展布有5个金矿化宫集带(亚矿带)。其中以文峪-杨砦峪亚矿带矿脉密度最大,矿床数量最多。全区发育有两类金矿化,即含金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两者空间发育具互补性特点以及一定的分带趋势。全区自西向东,石英脉型矿化所占比重渐减,蚀变岩型矿化逐增,至东部雪家山岩体以东则形成一些蚀变岩型小型矿床,垂向分布上,含金石英脉型矿化多在浅部;蚀变岩型矿化则多发育于深部。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形成环境及变化的原因、成矿物质来源和导致金在不同环境下沉淀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