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50a来南红山湖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西昆仑山南红山湖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恢复了南红山湖区近150a来的环境变化。19世纪50年代初-19世纪80年代中期,气候受小冰期末次波动的影响,以冷湿为特点。19世纪80年代中期-1997年,处于小冰期后回暖期,以暖干趋势为主。其中19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20年代初,以暖干为特点;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中叶,气候较干燥,而且温度与湿度的结合较复杂,属于冷干-暖湿交替的气候类型;20世纪中叶-1997年,气候总特征以暖干为主,尤其是1990年以后,温度升高趋势明显,气候干燥。从近150a湖泊变化的整体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红山湖在逐渐萎缩。就湖区的气候变化与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所恢复的气温、降水变化及与较近的两个站点的气象记录进行了对比,认为该地区与古里雅冰芯地区受相同的气候系统控制;高原上区域间存在气候差异;应开展多尺度、高分辨率的多种代用资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之历史时期里,曾长期濒临日本海;并自公元7世纪初唐代以来就对之冠有专名,见于史籍文献历时最长者即为“东海”。到19世纪80年代中,虽在中国之载籍中开始出现“日本海”一名,但还只是部分学者或官员在他们的个人著述中采用;而在官方文件中,却发现是在日俄战争后签订的《日俄朴司茂斯和约》(即日俄(朴茨茅斯条约》)中首先使用该名,之后才渐次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政府所采用。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原因,日本海一名迄今尚未普遍获得其周围国家之认可。为使这一海域名称符合地名规范化的要求,建议参考“兼顾四邻利益”、“尊重历史传承、“突出海域特色”等意见开展研讨,以使这一问题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藏南沉错地区近1400年来的介形类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藏南沉错CC1孔的介形类动物群所提供的古环境信息,探讨近1400年来的湖泊演化。CC1孔介形类共计7属15种。据其属种,数量及生态特征,可划分为7个组合,同时发现1400年来沉错环境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1)公元6世末-14世纪下半叶沉错主要为较深水湖,其中大约在708-780年和1199-1213年湖泊迅速扩大加深;(2)14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沉错主要为浅水湖,其中大约在1454-1525年,1645-1670年和1803-1891年3个时段湖泊强烈退缩,环境极不稳定,而大约在1731-1803年湖泊发生逆向转化,湖水增多,湖面抬升;(3)19世纪末至今沉错由较深水湖转变为浅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较深水湖,其中大约在1929-1935年湖泊急剧加深,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泊退缩,湖水变浅。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不断减少。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了5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约50%的饮用水和60%的灌溉用水因使用不当而浪费;约90%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河流、湖泊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明代以来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超艺 《地理科学》2007,27(3):414-419
采用历史文献及地名学的研究方法,对明代以后海河南系平原地区的湖沼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明代至16世纪后期,该区主要有南起任县、北至宁晋的广阔湖泊——大陆泽。17世纪初,大陆泽分解成南泊大陆泽与北泊宁晋泊。分解时,大陆泽比宁晋泊更为深广。此后大陆泽不断缩小,宁晋泊却持续扩大。至19世纪初,宁晋泊已3倍于大陆泽。19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两湖泊同时发生显著萎缩。19世纪末,大陆泽就已走向消涸,宁晋泊此时也已"不显泊形",并在20世纪初同样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6.
郑衡泌 《福建地理》2003,18(3):23-28
本文以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将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称之为西学东渐这100年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并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探讨西学东渐中西学中文书刊出版的地域空间轨迹和地域扩散的地理基础,以及各个阶段西学中文书刊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500年来艾比湖的环境演变信息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通过对艾比湖缘1,8m浅孔的沉积相和孢粉组合,结合14C测年资料分析。指出近2500年来艾比湖的沉积环境总体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气候波动引起艾比湖水位曾发生较明显的变化。约在公元前300~400年,是艾比湖面积缩小时期;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即东周末至西晋,是艾比湖水位较高时期;约公元300—1400年,即东晋至15世纪初,是艾比湖的高水位时期;约15世纪初至17世纪中是艾比湖的水位下降期,但水位比现代仍然高;约17世纪中至19世纪初的小冰期是艾比湖的水位上升期。研究还提供了历史时期湖泊的盐度变化和湖周发生大火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沿线1373年以来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_拉萨段)近600 a的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统计了各资料的年代序列,并用相关、功率谱、谐波、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地面温度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初为偏冷阶段,20世纪后期为偏暖阶段,升温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该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和气温16世纪、19~20世纪相对偏暖,而15世纪、17~18世纪偏冷,20世纪的增温程度超过了19世纪的水平。自然波动周期为4~5个。  相似文献   

9.
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地理研究》2006,25(6):1041-1049
利用清代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重建了1711191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序列。在重建中采取了纠偏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对重建序列的分析表明,昆明降水存在较大的波动,可以分为4个大的时段。总的来说,18世纪的雨季降水略少于19世纪。和喜马拉雅山区达索普冰芯恢复的印度季风降水序列的比较表明,19世纪70年代是两个序列中降水量最多的10年,且19世纪后半期同是两个序列波动较大的时期。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说明两地降水机制有所差别。同时太阳活动的世纪周期对昆明的雨季降水有影响。对中间分辨率资料的开拓利用,有助于拓展高分辨率历史气候序列重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空间研究历史悠久,最早追朔到19世纪初,整体上经过了萌芽探索(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深化发展(20世纪初至50年代)、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和丰富全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个阶段: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交通—城市空间耦合、城市交通空间通达性、空间句法及形态、空间复杂性等方面,其中交通—城市空间耦合研究历史久远,贯穿始末,空间通达性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空间句法集中于20世纪70-80年代,空间复杂性则起步较晚,兴盛于21世纪初;整体上,国外城市交通空间复杂性研究薄弱,集成复杂系统科学理论/方法,结合GIS地计算的城市交通空间复杂性规律研究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重心和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6,(6):32-32
新天鹅堡位于德奥边境的菲森小城以西四公里,是拜仁国王路易二世的私人城堡。城堡修建于1969-1886年,前后共花费了17年的时间。虽然修建于19世纪,但却具有中世纪的风格,洋溢着童话般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现有灾异史料所覆盖时段(1803-1958年)西藏水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指出:①1803-1958年,西藏水灾发生(县)次数波动比较大;19世纪40-80年代为西藏的水灾多发期;1924、1954年为严重水灾发生年;②西藏水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其中,日喀则、山南地区的水灾(县)次最多,其次为拉萨市、林芝地区,昌都、阿里、那曲地区则水灾发生相对较少;③高强度的持续降水为西藏水灾发生的关键诱导因子,河流暴涨、漫溢、改道为重要媒体,山崩、雪崩、山洪及泥石流等要素为特定地貌条件下的主要致灾因子,雹灾、地水上涌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致灾因子;④19世纪40-80年代西藏气候湿润。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1995,(1):10-12
1994年5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倡议的“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会上,由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牛文元教授宣读了研讨会的建议书.今全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一、21世纪是生态世纪 20世纪是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世纪,据资料统计,20世纪的科技成就,已相当于前19个世纪文明科技史的总和。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全球以不变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30倍,人口增长不足3倍,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全球60  相似文献   

15.
近400年来北极地区和中国气温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玲  张青松  朱立平  王国 《地理研究》2000,19(4):344-350
对中国和北极地区近400年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和谱特征分析,通过对比认为,北极地区及中国基本上都有17世纪、19世纪两个寒冷期和18世纪、20世纪两个温暖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但两地区气温的冷暖转化不同步。中国大部分地区(除华东、新疆、西藏区外)17、19世纪升温开始得较北极早;北极地区绝大部分站点18世纪升温较中国明显,且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400aBP以来两地气温变化的周期较为一致,以130~140年、100年、80年的周期为主,说明400aBP以来气温的变化具有全球性,而且气温的变化受太阳活动的影响较大,自然因素尤其是太阳活动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2,(5):54
世界上的稀土金属矿业开发是随稀土工业兴起而发展的。稀土工业始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需要从独居石中提取制汽灯纱罩用的钍(独居石含钍),而独居石中的稀土是当时无用的副产品。到20世纪中叶,稀土在打火石、碳弧棒、玻璃着色和抛光  相似文献   

17.
书讯     
国际人口迁移的线路是该章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仅仅靠课本上的插图。学生难以掌握知识要点.必须在现有的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上进行补充加工。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上海、武汉、天津和西安为典型区,以1470-1979年逐年干湿等级序列为基本数据源,应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方法,对中国东中部地区近510a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气候干湿变化与气候突变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气候干湿变化的动因。结果显示:19世纪以前气候干湿变化表现出较明显的东西差异;小冰期事件、18世纪气候温和期等非局地性事件在较大区域都有反应,但各地的具体响应程度、方式和时间均有差异;在20世纪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候均向偏干旱方向演变。百年以上尺度气候干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太阳辐射及其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百年以下尺度的变化则与季风系统短尺度波动、区内各个大气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局地下垫面差异和人类活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1644-1911年中国华东与华南沿海台风入境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威  满志敏  刘大伟  颜停霞 《地理研究》2014,33(11):2195-2204
利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多种历史文献,通过对“颶”、“颱”含义的考察与风雨潮现象记录特征的辨析,以及非台风事件的排除,建立了1644-1911年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逐年台风频率序列。研究时段内共有967次台风入境(年均3.62次),17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两个时期是台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ENSO现象与沿海台风活动的频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全球/半球尺度的冷暖转换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曾经伴随了入境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增加,在过去300年中是增长速率最快的一个时期,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时出现的快速升温现象却伴随着沿海台风数量的下降。因此,半球/全球尺度的快速升温现象与中国华东—华南沿海遭受台风数量之间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地理界、地理教育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名学刘吉以广阔的视野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等问题。本原载2001年2月19日《汇报》。本刊转载时从地理教师学习和参考的需要考虑,稍有删节,小标题也略有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