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纵横交错的山脉”是上海七年级《地理》教材“地形的分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气候、水、植被及经济建设都有较大的影响,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其它地形分布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各类地形后,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就教学价值而言,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并非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感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凶山区面积广、平地少而导致耕地资源的有限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学生不可不知。另一重点是,学生能初步理解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灾害、农业生产、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三节,是继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和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后,进一步介绍构成中国自然环境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地势和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与水流的缓急,而气候则影响到河流的径流量、结冰期、水位变化及含沙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地形的变化”一节,主要阐述了地形是变化的和地形为什么变化这两个问题。着重阐明了有关地形演化的基本原理。本节内容中抽象而难于理解的知识较多。为较好地落实本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吴毓婷 《地理教学》2013,(14):50-53
正【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分为: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三部分内容。本课时的备课内容为本节的第一课时: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类型,分析其外部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分析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地形”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它既是初中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国地形的概况,可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特点和地形的宏观分布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节是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点,即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过综合分析景观图片、诗句,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模型制作、读图填表、合作探究、正反方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中国地理》“地形概况”一节的教学时,对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14,(3):31-33,24
正在旧版教材中,地质灾害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作了简单介绍,气象灾害在"气候"一节的活动内容中出现,而新版教材把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的内容专门研究。这是因为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危害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已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考虑的基本地理条件。要想引导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多渠道了解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为此,作为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春波  潘冰冰 《地理教学》2011,(21):25-26,28
2011年9月,我市举行一次送教到帮扶学校交流展示课,地理学科由两位教师作课展示,然后与会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其中研讨的一个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再思考”。下面以人教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其中的一课时“地形复杂多样”为例,谈一谈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敏 《地理教学》2005,(2):27-28
“南美洲自然地理概述”是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南美洲概述”的前半段内容,也是该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从地理位置、海陆轮廓、海岸线特点、面积说起,详细介绍了南美洲地形、气候、陆地水、动植物等自然特征。同时为教材后半部分人地理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球的结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Ⅰ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①了解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及特征;②从人地关系的角度,了解各圈层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③了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界限、厚度、物理特性和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区地形大体由近南北向山脉、少量近东西向山脉、山谷、山间盆地与高原组成。区内一系列近南北向山脉与大江相间呈波状起伏,降水量、日照与气温高低相间也呈波状起伏。这是地形波的影响结果 近东西山脉对气流起阻滞作用,使山脉南北两侧的水热要素值不同。山谷和山间盆地内较干旱,温高,少雨,日照多。高原对气流起屏障、拦截与集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理成因在地理知识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欧洲西部“自然环境”这一节内容重点在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难点在冰川作用下的地形,突破这个重点,化解这个难点,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及成因。笔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的中国冰川高度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基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计算和分析中国西部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特征、冰川平衡线高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各个山脉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冰川最大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冰川分布高度差的比值可以作为描述冰川面积随高度分布的形状参数;② 平衡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北和南部高大山脉边缘比较密集,青藏高原内部比较稀疏。③ 冰川积累区比率的分布特征与水汽、地形和物理冰川属性有关。各大山脉外侧和海洋型冰川区积累区比率较小(<0.5),山脉内侧及高原内陆地区和极大陆型冰川区的积累区比率较大(>0.7)。  相似文献   

16.
韦勇  梁玉萍 《地理教学》2010,(10):47-49,14
一、活动目标 本节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主要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从而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知识储备。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其中重点是植物的覆盖状况,地形坡度的陡缓,降水的强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南麓河谷地形云生长的层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07~08在祁连山进行了地形云结构及形成机理的外场观测,利用获取的探空观测资料分析地形云生长的层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对层结特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风速在河谷内随高度的变化较小,在河谷上部接近山脉高度的区域存在一过渡层;夜间边界层风向以偏西北山风为主,白天低层以偏东谷风为主,高层以偏西气流为主,存在风向切变.温度层结各时次基本一致,夜间易形成逆温层.湿度层结受地形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山脉高度以下区域维持着逆湿状况,其形成与河谷内局地环流以及山脉对气流的阻滞作用有关.对试验期间各类天气形势下的层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气流移动型中,双层不稳定的层结结构对地形云的生长极为有利;在阻塞型中,由于高原高值系统对西南气流的阻塞,使水汽不能够进入高原东北部.西北气流冷平流型和河套冷涡型下,由湿静力不稳定层结和冷平流引起的不稳定层结对地形云的发展较为有利.平直西风气流下,只在局地形成地形对流性降水.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中,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质结构等,当遭受到自然或人类的严重破坏,并造成地质环境恶化、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损毁时,称为地质灾害。我国国土辽阔,且70%是山区和高原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加上人类的一些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9.
张磊 《地理教学》2012,(13):59-59
在复习亚洲的时候,我利用了亚洲地形空白图,复习可以分以下儿个步骤:1.让同学们在反复识记的基础上填图: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半岛、岛屿、洲界线、海峡等--填出。让同学们对名称及字的正确写法和位置的准确性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2011,(5):27-27
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