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彭金凤 《地理教学》2004,(8):30-30,29
本节课是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的第一课时,基本内容是介绍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及中国山区的有利条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势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海拔;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及主要山脉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2.
本节是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点,即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过综合分析景观图片、诗句,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模型制作、读图填表、合作探究、正反方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范文娟 《地理教学》2011,(11):31-34
课标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②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运用图标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能感受到我国气候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风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理解冬、夏季风对我国气温与降水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发挥地图的作用,发展地图思维对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案例一在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的时候,先让学生看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看图回答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我国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②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请学生上黑板指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教学设计的出现,源于我的一次"同课异构"。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教学的初始设计,我采用的是:第1、2小组探究三级阶梯上都有哪些地形区;第3、4小组探究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第5、6小组探究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第7、8小组探究地势对交通的影响。然后按小组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我在旁进行点评。上了几个班的课,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我发现在这"热闹"的背后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时,每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把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省教研室网站观看了一节视频课,教学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以下是这节课的一段教学实录: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了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然后教师以苏州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水稻为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沿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能直观地显示某地区垂直方向上的坡度陡缓和地面起伏变化。中学地理教材中经常使用地形剖面图来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某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它可使学生较容易地抓住该地区地势起伏的鲜明特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胡春波  潘冰冰 《地理教学》2011,(21):25-26,28
2011年9月,我市举行一次送教到帮扶学校交流展示课,地理学科由两位教师作课展示,然后与会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其中研讨的一个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再思考”。下面以人教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其中的一课时“地形复杂多样”为例,谈一谈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课内容主要由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两部分组成。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我国六城市气温的差异”图表、“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与文字教材组成。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漠河、广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昼长时间”阅读材料与文字教材组成。所以,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联系已学过的纬度、地势、季风等因素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纵横交错的山脉”是上海七年级《地理》教材“地形的分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气候、水、植被及经济建设都有较大的影响,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其它地形分布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地形”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它既是初中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国地形的概况,可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特点和地形的宏观分布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3.
邓云侠 《地理教学》2010,(21):30-31
教材分析 “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它联系了第二章“地形和地势”、“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和“河流与湖泊”的知识。教材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重点讲解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相应解决措施。本节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一课,体现了地理课标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教材通过分布图、文字等资料,说明世界和中国水资源的短缺,旨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课标分析课标原文: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课标解读:1.“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归纳总结不同的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影响。2.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样在教学设计时聚落的类型、规模、发展就不能抢占了聚落分布的重要地位,应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15.
一、师生纠错 1.核心概念理解地形、地貌与地势(1)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一般从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类。常见陆地地形有五种,每种地形都有自己的海拔范围,如平原在200米以下,而高原多在1000米以上。(2)地貌指地表起伏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三节,是继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和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后,进一步介绍构成中国自然环境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地势和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与水流的缓急,而气候则影响到河流的径流量、结冰期、水位变化及含沙  相似文献   

17.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14,(3):31-33,24
正在旧版教材中,地质灾害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作了简单介绍,气象灾害在"气候"一节的活动内容中出现,而新版教材把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的内容专门研究。这是因为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危害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已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考虑的基本地理条件。要想引导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多渠道了解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为此,作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柑桔生态条件 (一) 自然环境对发展柑桔有利 皖西大别山南坡,位于北纬29°47′~31°11′之间,地势自西北部的大别山主体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1000米以上的多云尖、陀尖、多枝尖、猪头尖、天柱峰、将军山、罗汉尖、棋盘石等山峰,集结成阻挡北方冷空气入侵的主要群体障壁。地势南延为东北至西南向的屏列岭峦与起伏山丘,是抵御冷空气南侵的二级防线。皖水、潜水、沙河、长河和罗昌河等主要河流沿地势向偏南方向迂迥穿切注入长江,使本区成为北部突起向偏南方开口的众多簸箕状地形。这种地形大势既能削弱南下冷空气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山区由于地形影响,温度的分布不仅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还受坡向和小地形等的支配。农业界限温度出现日期和持续日数是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指标,也是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依据。但是,小地形对这些要素的影响值的定量推算,几乎还是空白。 作者认为,山区正规气象站稀少且多分布在地势较平、海拔较低的城镇附近,不能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将其融入地理教学中,能充实地理课程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笔者提炼出古诗词与地理课程融合的新模式——古诗词地理研讨课。“古诗词地理研讨课”指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对古诗词中的地理要素展开自主研究和讨论的地理课堂,主要包括精读古诗词、提取地理信息、解释地理现象和规律等环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古诗词与地理课堂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