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实例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测量中各项作业限差的关系、复测校差的关系以及测点坐标系转换关系.依照规范及限差控制标准,讨论了控制点布设、导线布设的精度计算以及作业方法.通过对极坐标法误差的计算论证了放样点误差主要是由测角误差引起.  相似文献   

2.
岳超 《安徽地质》2003,13(3):215-218
在多次参加城市地籍测量实践的基础上,文章对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布设光电测距导线(网)时,导线的布设原则、最大长度;发展层次、密度、权的确定等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站仪测图方法,阐述了全站仪测图的误差来源。结合《工程测量规范》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采用其规定的最大限值,对全站仪测图点位误差的大小进行了分析和估算。从估算结果来看,全站仪测图的点位误差主要来源于测角引起的误差,尤其是目标(镜站)偏心导致的测角误差。在大比例尺测图中,全站仪半测回方向法的点位精度虽可完全满足《规范》限差要求,但在实际测量作业中仍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对待测地物点偏心及测距长度加以控制,以便获取更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导线分层次逐步布设控制点,测距与视距测量相结合布设基测点的方法,解决通视困难的金矿区布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则测网效率不高,精度低的问题,使用该方法,数据大大减少,便于计算机随机运算,检查,平差,也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在河南朱庄金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一半以上工期,返工率低,该方法建立在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计算工具基础上,仪器越先进,方法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孙杰 《黄金地质》2001,7(4):72-75
为了提高勘探矿区工程点位的连测精度,改进传统的工程点位的连测方法,减少野外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矿区首级控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工程点位的地理分布,采有内插点位法,布设单一附(闭)合光电测距导线,进行勘探矿区工程点位的连测。这一方法与传统的连测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勘探矿区工程点位的连测精度,而且满足了矿区地质的需要。因此,在勘探矿区采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测区GPS静态测量和GPS—RTK代替一级导线的对比,对提高GPS—RTK定位的精度、可靠性进行分析,认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GPS—RTK技术代替一级导线测量时能够满足点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的误差传播公式,研究了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和大气折光系数误差对高差的精度影响。采用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进行了三角高程测量,779 m的水准路线测量闭合差为0.5 mm,并和精密二等水准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替代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推导出了边长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分别相同时,正n边形闭合导线所测地面积相对精度的两个估算公式,并讨论了它们的应用及闭合导线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在矿山井下测量已经代替了传统测量中使用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边来进行导线测量。但井下作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如何提高导线测量精度,获得较高质量导线测量值是测绘过程中所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依据工程实例,讲述了井上下两次联系测量的方法,以及全站仪测导线的过程,取得了一些井下导线测量提高精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实例,现与大家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坑内电光视差仪,是测量人员根据视差导线测角求得距离的原理制作成的。比过去提高效率3倍,并使测角、测距、高差三步工序合为一步走,按每天计算可节省2名工人,只要有两名测量人员即可以观  相似文献   

11.
土壤聚合物对几种重金属离子固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无机聚合物,其分子链由Si、O、Al等以共价键或离子键连接而成,形成网络结构,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固定作用.本文试图利用土壤聚合物固化铜、锌、铅三种重金属离子,实现资源化利用.实验以固化体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作为性能表征量,结果表明:土壤聚合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固化有各自的极限浓度,Cu2 、Zn2 、Pb2 的理想固化量分别为0.9%、1%、2%;若固化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炉矿渣,则可以提高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本文通过土壤聚合物固化体SEM分析,从固化体微观结构的形态来阐述土壤聚合物宏观上的优越表现.  相似文献   

12.
黄河李家峡典型岩坡变形破坏的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上游李家峡段高陡岩坡变形破坏受多种因素控制, 其中水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包括水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方面。本文从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库岸水压力或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以及河流冲蚀、边岸再造、降雨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和水库泄水引起的动水压力作用等方面, 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分别研究了它们对岩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堑是受地壳断裂体系控制的狭长断陷带,其空间分布常常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成为地堑系或地堑带。近年来地球物理与地质相结合的研究表明,地球不仅沿垂向分成若干壳层,而且这些壳层沿横向还划分为若干块体,它们的成分、力学性质和厚度等都不尽然一样。因此,地球无论从整体或局部来看,都不能认为它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14.
“破裂”一词比之“断裂”有着更为广泛的涵义,其论述必然牵涉到破裂构造的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着重讨论剪切破裂的形成机制和模式。 岩石破裂是由于本身存在着弹性应变能的缘故。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罗贝尔思(J.C. Roberts)等人,已将其原理应用到节理裂隙力学机制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成矿系列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成矿系列是一个自然系统,它由若干矿床成因类型组成。各矿床类型间的时空结构关系表现为各类型间的“共生性”、“过渡性”和“重叠性”;其物质结构关系表现为“互补性”.本文按系统论观点,分析了上述结构,提出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系列的新模式,并指出研究成矿系列的结构对预测矿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岩作用对川藏公路102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0 2滑坡频繁活动造成了川藏公路运营的多次中断。本文立足于翔实的野外考察,从 10 2滑坡水岩作用的影响因素入手,指出川藏公路地区滑坡的水岩作用强烈且形式多样,并分析了水岩作用对 10 2滑坡形成与演化全过程的影响。最后,提出在 10 2滑坡防治中应重点考虑滑坡的水岩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质勘探小断面巷道的特点,结合对YS—25梭式矿车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小型梭车的主要参数——容积的计算式,并进行了生产验证。论文指出车型设计应以提高容积系数为主,注重车箱断面的合理宽高比,以获得最佳的装载效率。至于安装功率的选取,笔者认为应充分考虑梭车纯运转时间短的工作特点,不必按尖峰载荷值计算,可直接按实需牵引力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8.
关于“豹皮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战杰  张镔 《矿物岩石》1991,11(2):41-46
襄汾县浪泉乡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中豹皮灰岩的豹斑是虫孔内的碳酸盐物质在成岩期经白云岩化作用而成,在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生物起了巨大作用。豹斑的整体形状保留了遗迹化石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The corals described by Mr. Yü in the preceding paper came mainly from southern Kueichou, in the districts of Tushan (獨山) and Tat'ang (大塘). The first fossiliferous section met with in the field (Pl. Ⅰ, Section ra) is that between the village of Kolaoho ((?)狫河). Ⅱ kilometers south of the city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比分析了各大地构造学说的特点,认为在地球的各种运动形式中,最重要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在其运动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联合力场作用的结果而形成各个圈层,地球表面形态和各圈层的物质在其旋转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出现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诸如大气的流动、海水的进退、岩石的形变、地幔物质运动、各层圈物质交换与变化等等。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和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板块、构造体系、地槽、地洼、断块、大地波浪等大地构造形迹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各种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总体,称之谓地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