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的高考之后,全国都会掀起一股观看高考、研究试题、评析试卷的教研热潮。为了使教研与交流更加规范、科学和富有意义,笔者尝试通过网络QQ平台,依托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群Ⅰ107655055群Ⅱ86425402)进行试题评析征篡,号召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2011年高考试题研究,优选并解读能力立意试题。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和创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着重抓实中学地理教师教研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了县教研室——学校教务处——学科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提高了教师驾驭新课程、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地理教学教研的骨干教师,并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促进了我县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为地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从地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人手,结合同伴互助、地理学科教研和网络教研,使全县地理教师开阔眼界,投身教学研究,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际执行者,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的第一线,用自己的理解和执教理念,解读和执行着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的火花”往往油然而生,一些新的“教学思考”常常活跃在脑海中,如果稍加理论的指导,即可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可以借鉴的优秀教研成果。然而,许多这样优秀的教研成果却没有成为地理教师共同成长中共享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二期课改不仅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的转变,而且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欲望也越来越高。中学地理教研活动的开展理应顺应课程改革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在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提高地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地理教研活动应抓好以下几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呼唤互助、合作的校本教研方式,为实现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三高”课堂教学目标,教研部门、学校、教师等都作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在众多模式中,“同题异构”已经成为近年来教研活动中团队行动研究的独特形态。同题异构即同一课题,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实施教学;抑或一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班级进行授课,这其中涵盖了授课者的设计研讨与反思,还有课堂观察者的跟踪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4,(20):46-53,56
地理网络教研是地理实体教研的延拓方式,具有即时性、聚焦性、阶段性、泛化性、专题性、丰富性、复杂性、发展性、特色性等特征,能够解决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实证性困惑,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地理网络教研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能够成为地理教研的虎翼,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新形势下的网络地理教研之风气,犹如夜空的星在点亮,必将绽放出梦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地理的问题强调用地理的方法解决,所谓教学要有一定的地理性,惟其如此才能反映学科的特点,凸现学科的教育价值。多年来,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因为教师“巧用教学手段”等原因,在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形成了某些“通行”的“非地理”教学常态,现举例分析,供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对地理教师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整合资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型的教研活动无法针对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必须把教研重心下移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上来。而每个学校的地理教研组活动是实现教研重心下移的最重要环节。但目前学校教研组活动实现“以校为本”的改进仍不明显,如何提高学校地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于艺 《地理教学》2008,(1):14-15,13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课程“主动、合作、探究”理念的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地理合作学习的形式丰富多样,但其基本模式由展示主题、小组分工与合作、表达交流和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等四大环节组成。合作学习的主题主要由教师设计,其价值性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在地理新课程中,  相似文献   

10.
胡春波  潘冰冰 《地理教学》2011,(21):25-26,28
2011年9月,我市举行一次送教到帮扶学校交流展示课,地理学科由两位教师作课展示,然后与会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其中研讨的一个主题是“教学设计的再思考”。下面以人教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其中的一课时“地形复杂多样”为例,谈一谈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09,(8):32-33,4
基于课例研究的地理区级教研活动,以地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实际的例子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同建互助,专业引领,使教师体会和领悟具体的教学课例所蕴含的课程发展理念,真正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于课例研究的地理区级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问题在于传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老师讲解及“录音机”的状态,也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思维方式,更习惯于记忆书中知识且不联系实践,当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强化地理图表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网络培训层出不穷,然而许多培训缺少系统性,因此系统的培训方式应运而生。将江苏省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成果"ADDIE"模型引入地理网络教研---蓝月亮地理YY频道中来,形成了一个蓝月亮地理YY频道培训的全新模型。频道的培训设计不断完善,在此介绍了深化后的网络地理教师培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地理教师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地理教师的重任。当前,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堂存在目标定位不明、课程实施割裂、教学方式单一、评价缺乏创新等育人困境,地理师范生培养出现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范生内生动力缺失、反思改进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立足高校、中学两个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关键场域,通过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双线”育人路径,促进高师地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邵俊峰  俞若昊 《地理教学》2010,(8):52-54,12
利用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是地理新课程永不过时的话题,是课堂个性化、课堂生活化的保证,符合新课标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理念。本地有山(丘陵)有水,工农业发达,城市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探究有较好的资源保障。另外,发达的网络和交通也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严侠华 《地理教学》2007,(12):11-1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指出:“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实施这一-建议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高度认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以新课程的标准审视传统理念下地理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自觉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方式的变革实践,发现和比较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和适用性,身先士卒地引导学生转变落后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教研活动深受广大地理教师的欢迎,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锋与天气》本节“同题上课”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同题上课”教研活动议课的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地理教学改革的第一推动力。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搭建课题研究的平台,做到地理教研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是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以我区地理科组织实施厦门市第二批课改重点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为例,谈谈在教研活动中如何进行地理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地理“公开课”的教学可为校内外同行、新老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并且是地理学科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问题”等提供“讨论和剖析、借鉴和研究”的载体,因此,地理“公开课”是中学常规管理和教研组活动的重要抓手,它也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的把握不准,对新理念的解读有误,  相似文献   

20.
地理板书技能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板书”仍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