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图为开放城市系列服务──以福州城市制图为例施玉如(福建省地图出版社)由于地图是传输信息的科技手段和重要产品,逐步参与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因此越发显示出它的强劲生命力。但要取得地图应有的社会地位,还需地图工作者不懈地努力。从制图为福州市的改革开放系列服...  相似文献   

2.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3.
杜萍  刘涛  李鼎凯  杨晓霞 《测绘学报》2019,48(6):747-755
当前,应急响应范式已经由“预测-应对”转变为“情景-应对”,应急地图作为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制图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本文介绍了突发事件情景及地理场景的定义,指出地理场景是各情景要素存在或发生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应急地图表达的对象;论述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的基本原理及该制图模式具有的4个主要特点;将传统的地图信息传输理论与新应急响应范式相结合,提出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模式下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空间信息的传输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输效率的地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4.
地图信息论在制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宗宜  祝国瑞 《地图》1998,(2):7-10
近几十年来,传输论、信息论、符号学和感受论等已引起制图学的重视,并已经逐步应用到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制图方法和工艺技术的实践中,促进了制图理论的深入发展。地图信息论不仅在地图传输方面作为理论基础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地图设计、地图分析评价和制图综合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一、地图信息论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1.在地图分级设计中的应用1)地图分级信息量的计算每一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含义,有一定的内容特征。当某一数据被划分为某一等级时,我们就获得了某一数据的等级信息。地图分级信息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为分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地图制图中常见视错觉现象的规律和原理,并对此在地图制图应用中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合理地利用视错觉规律,“将错就错”,不仅可减少地图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提高地图的传输信息效果;还能提高地图表达力,增强地图信息载负功能,为最佳地图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学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地图制图学,也在发生着变革性的进展。其重点由普通地图制图转移到专题制图,并向综合制图、实用制图、解析制图和系列制图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由地学领域向其它领域发展,如旅游、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7.
《地图》杂志作为一种学术出版物,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期刊登了中国地图制图学界向第十四届国际地图制图学术会议提交的(部分)论文,令人十分欣喜。近年来,中国的地图制图事业成就显著;作为国际地图制图协会的主席,我怀着特殊的兴趣注视着这些进展。国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与制图信息的表达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实现两种信息的一体化表达,从制图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单要素的制图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图制图表达方法;最后以该制图表达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制图信息的增量式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说明了五个问题:(1)建议用地图学作为地图(制图)学的总名称,不应认为地图制图学就是地图学。(2)说明国际上当前对地图(制图)学的研究所持有的几种不同学术观点。(3)说明地图(制图)学虽然与许多学科发生联系但还划分不到其它大学科系统中去,当前仍应属于地球科学中的一种。(4)说明,对地图(制图)学的结构与体系各有不同的认识与模式。笔者同意第一种学术观点,将地图(制图)学分成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方法三个层次。(5)说明地图(制图)学当前应着重研究:一、扩大电子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范围,加强对地理信息数据结构与处理的研究;二、加强地图感受与传输系统的研究,用以提高地图图形的显示与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江鹏  游雄  贾奋励  夏青 《测绘学报》2016,45(11):1352-1360
采用形式语言的方法,研究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模型。剖析了移动地图制图的过程,将句法模型定位在制图的逻辑演算层面;结合地图表达的层次性和递归性特征,将移动地图制图的句法结构抽象为"制图词汇+句法规则"的最简形式。在制图词汇方面,建立了制图词汇的分类体系,并重点对空间关系谓词系统进行了建模;在句法规则方面,描述了句法操作规则和不同层次的句法单位描述规则。探讨了句法模型的编译流程和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对移动地图制图句法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句法模型的本质是一种使用有限规则和词汇动态生成不同地图表达形式的形式语言语法,可作为一种高阶的人机交互制图接口。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图制图向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都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存取、处理、分析与表达为研究对象,是地图学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延续。但相比而言,数字地图制图强调空间地理信息的传输和表达,而GIS则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为主,从应用的角度看,GIS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地图制图必须在现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空间(地图)分析功能,即在保持地图表达的模拟性、艺术性的基础上向GIS发展转化,才能够一方面提高GIS的可视化表达质量,另一方面深化数字地图制图的应用层次,拓展其应用范围。但到目前为止,两者结合的应用研究尚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很多研究中甚至忽视了两者的区别,或者仅对其中的一个进行单方面研究以回避这个问题,尚没有一个地图制图或GIS软件能够合理地兼顾两者的优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范式经历了三次转变:中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移动式计算,并向普适计算迈进。不同的计算范式孕育了不同的制图模式,地图制图模式也经历了三次转变:单机版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网络地图制图和移动地图制图,并向普适地图制图的模式改变。普适地图制图是普适计算技术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是普适计算与地图制图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地图制图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普适地图制图的概念,重点介绍了普适地图制图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为今后普适地图制图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数字水印的本质出发,分析了矢量地图数字水印加载的三个要求以及传统水印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地图制图综合的定义和基本方法,根据地图制图综合成果评判标准中存在的模糊区间,即允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制图综合结果,提出了利用不同制图综合结果作为加载矢量地图数字水印的新思路,并把它叫做制图综合水印;最后,本文对制图综合水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加载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在此向《地图》杂志出版者表衷心的祝贺。中国地图制图工作者可为这一季刊的出版而感到自豪。它将成为中国地图事业的纪录,而且成为中国国内地图制图工作者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外同行们之间的交流手段。我特别要赞扬编辑和出版者在杂志中报道ICA信息。虽然近年来信息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当前公众用户及专业部门对地图制图的强烈需求,针对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现有地理信息资源,基于各种互联网地图服务孕育产生的丰富和多样化Web地图产品,不依赖于GIS平台软件进行网络地图制图以及如何解决专题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网络进行专题图定制的地图制图标记语言,阐述了制图标记语言的语言形式及语言内容,并基于此研发了网络地图制图模块,验证了网络制图语言的可用性及扩展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图学具有区域学科和技术学科的双重性质,作为区域性学科,它的发展同地球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图不仅是地学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地学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现代地学的研究成就与发展水平也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在地图制图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作为技术性学科,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地图制图技术的根本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图自动化的试验研究,70年代初步实现计算机制图与数字测图,80年代基本实现遥感制图与计算机制图,到90年代则完全实现全数字化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完成了地图编制与生产由传…  相似文献   

17.
《测绘通报》2001,1(1):47-50
编者按】 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将于2001年8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测绘21世纪(Mapping the 21st Century)。大会将由国际制图协会(ICA—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注:在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测绘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中ICA的中译名为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测绘局和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举办。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杨凯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国际制图大会是国际制图协会组织的国际地图制图学界学术会议, 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国于1979年加入ICA后,认真履行ICA成员国的职责,积极参加ICA各项活动。在1997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8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我国申办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获得成功。在此次大会期间将举办国际地图展、中国古地图展和国际测绘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商贸展览。   国际制图协会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地图制图学界权威性的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它的任务是推进地图制图学的研究,鼓励和协调这一领域的科研活动,其中包括国际间的协作、技术和文献的交流,促进地图制图学教育的发展、推动地图制图学的科普工作,组织地图制图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讲座、培训和技术展览会等,并参加其他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会议和活动。   地图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明天的学科,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作为信息的空间载体的地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地图学和测绘领域的发明成果与应用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8.
地图符号     
《地图》1990,(3)
地图,是信息传输的一种工具,它实现了从制图的客观存在到用图者认识的客观存在之间的信息传递。地图符号则是地图作为信息传递工具所不可缺少的媒介。在这里对地图符号作一些介绍。一、地图符号的本质符号的种类很多,如人们所熟知的语言的、文字的、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地图  相似文献   

19.
徐肇忠 《测绘通报》1993,(2):32-34,40
地图制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尤其是机助制图和制图专家系统更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论述了引进系统工程学理论和方法对发展地图制图学的可能性,提出了某些有关地图制图工程学的基本观点,对地图制图工程学进行初步而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文骞 《地图》1996,(2):9-11
地图模式识别是由计算机来对地图进行识别与理解,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研究和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模式信息,获取地图要素的信息,其在似于人对地图的阅读,它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起来的一门高技术,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它是传统地图制图迈向数字地图制图的一座桥梁,因此,地图模式识别代表了当前地图制图领域发展的前沿和主攻方向,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一起,被称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三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