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2.
地图学80年代的进展与90年代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1993,(2):3-7
80年代国际地图学的进展包括3个方面:专题与综合制图向纵深发展;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地图与地图学新概念和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90年代中国地图学将有如下发展:①专题地图的进一步发展;②地图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③地图品种增加、应用领域扩大;④地图编绘和复制技术加速改造;⑤地图学、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8,自引:15,他引:23  
廖克 《测绘科学》2004,29(1):5-9
本文第一部分国际地图学的最新进展,阐述了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计算机制图-电子出版生产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图设计与生产的传统工艺;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地图学与地图事业近30年的发展与成就,论述了测绘部门完成了全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完成1:100万与1:25万数字地形图制作.在完成一大批专题地图的同时,广泛开展区域与部门的综合制图,编制出版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高水平综合地图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地图学新世纪的展望:①抓住数字地球的机遇,创建地学信息图谱;②专题与综合制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③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发展地球信息科学;④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地图应用领域与范围,增加地图新品种;⑤加强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探讨培养现代地图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问题,提出改革教学方法的一些设想。综合性大学地理系地图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现代地理制图专家,即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础、掌握现代地图制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高级地图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在教学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地理学基础知识的教育;2)加强地图学理论的教育;3)学习和掌握制图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机助制图、遥感专题制图、数学方法、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等;4)学习和掌握地图设计和编绘;5)学习地图学史。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了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申报的地理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研究为优势,以长江中游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为特色的地理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与应用、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可视化、长江中游湿地生态修复重建与流域水循环机理及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31(3):54-54
武汉大学获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日前,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了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申报的地理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研究为优势,以长江中游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为特色的地理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与应用、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可视化、长江中游湿地生态修复重建与流域水循环机理及系统调控、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等4个研究方向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有较大和广泛的影响。(张传喜)北京建成新闻出版行业地理信息系统日前,…  相似文献   

8.
王文赞 《地图》1993,(4):13-14
一 80年代以来,地图学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拓为我们学科带来勃勃生机;地图新产品的广泛开发,为地图事业带来一片繁荣景象。大到我们的国家、一个省市,小到一个业务单位,地图制图专业都有了规模不一、程度不同的发展,主要的标志是: (1) 新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引入本学科,以计算机制图和遥感图像制图的研究与应用为代表。原有的航测—地图制图—地图制印的传统专业结构开始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原来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2,(2)
199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图学专业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50余篇。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地图学理论、生产、应用的发展,会议决定出版《论文选集》,委托《地图》杂志编辑部编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4个分会场的负责人以及《地图》杂志编辑部的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图学的结构与体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性 《地图》1993,(2):8-10
本文先对地图学的结构作了说明,指出地图学的结构应分为3个层次: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而阐明地图学的体系有理论地图学与应用地图学之分,它们各包含若干子学科,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涵意。  相似文献   

11.
该书于2003年3月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印刷1000册)。该书是作者从其从事地图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的38篇论文汇编而成。这不仅是作者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图学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地图学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不断研究探索与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新进展。本书包括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专题地图学、综合制图原理与方法、地图方法与地图应用、计算机制图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地学信息图谱与地球信息科学共六部分。该书定价68元。(本刊讯)廖克研究员的《地图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弗莱塔克,应我院邀请于今年五月十九日至六月六日来访并讲学。他讲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制图学中理论概念的发展(包括摄影、地形表示、地表岩石、人口、地理学、地图学的新概念);②制图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信息论、传输论、符号论、模型论,系统论,感受论、认识论等);③制图学基础理论的概况(制图符号学、地图语义学、符号功能理论及关系);④制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⑤旅游地图。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统一的学说。文中论述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专题制图、地图概括、地图现势性的演化和地图制图过程等地图学中的对立统一问题,说明对立统一在地图学中普遍存在,从而在哲学层面上阐释地图学发展演进的动力机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地图应用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华  郭玉箫 《地图》1992,(1):18-21
地图应用是现代地图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本文从地图学体系结构和地图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两方面简要论证了加强地图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详细列举出现阶段地图应用研究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就加强地图应用研究的组织与协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9,(1)
泰勒(Taylor)博士出生于苏格兰,1966年移居加拿大。现为加拿大渥太华卡尔登(Carleton)大学地理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兼研究生院学术副院长。泰勒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并在伦敦大学进行教育学研究生学习。他在地图学方面的研究兴趣为机助地图学的应用与地图学教育。近年的研究集中在应用微机设计与制作地图。他热衷于发展“新地图学”的理论与实践,对第三世界的发展与地图学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也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电子地图一边吸收传统地图学理论的精髓,同时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摆脱了传统地图制图的局限和束缚,成为一种地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的语言形式。通过对传统地图同电子地图产品的比较来阐述地图产品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产品模式、制图技术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文摘     
《地图》1987,(3)
日本关心地图信息传输的人员成立了一个“地图语言研究小组”。本文寿作者在该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内容包括:地图学概念的发展阶段:对19世纪以前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研究,战后的理论地图学(特别是美国的威斯康星学派);瑞士的地图学;理论地图学;地图传输;维也纳学派形式科学的地图学;符号学与模型理论;地图语言;地图信息传输与国际制图协会中专门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杨瑾  袁勘省 《测绘科学》2007,32(5):190-192
从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制图技术工艺和地图产品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文章认为应对传统的地图学教材内容进行彻底改革,才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地图学科的自身发展以及地球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最后给出了作为有关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框架体系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CH20041393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Cartographic Tetrahedron:Explanation of Cartography in the Digital Era/高俊(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4,33(1).-6-11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图2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