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监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南京地铁一期工程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中,对冻结盐水温度、冻土温度、地表变形等方面进行了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冻结盐水温度、冻土温度、冻涨压力、卸压孔压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京地铁试验段联络通道及排水泵房冻结法施工,分析总结了冻结法在冻结管施工、冻结、开挖构筑等阶段的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同时,对施工监测进行分析,探讨了冻结过程中温度、地面变形、冻胀压力等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今后南京地铁旁通道冻结法施工及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大勇  陈福全  张庆贺 《岩土力学》2004,25(Z2):472-474
冻结法在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冻土墙的设计温度和厚度是工程安全的重要前提,为了直观了解冻土墙的力学特性,掌握联络通道内土体开挖对冻土墙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安全,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并把计算结果与实测进行了比较,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娟  冯梅梅  高乾 《冰川冻土》2013,35(4):904-912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 冻结法在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得到合适的地层冻结工艺参数和指标, 了解开挖隧道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基于考虑相变及冻胀的热-流-固(THM)耦合理论, 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某地铁联络通道水平人工冻结及开挖施工过程.分析了冻结过程中地层温度场、渗流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开挖后地层位移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水渗流作用, 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分布不再关于y轴对称;在人工冻结过程中, 地表处冻胀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y轴以右, 冻胀量变化表现为先线性增长, 而后趋于稳定.总体上, 实施人工冻结可以很好地增加周围土体的强度及稳定性, 对止水和抑制地层变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铁一号线张府园~三山街区间隧道联络通道位于流砂地层,地下水丰富,开挖支护困难,因此采用冻结法施工。介绍了施工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流砂地层开挖隧道,使用冻结法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连路隧道联络通道冻土帷幕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亚军  杨敏  李大勇 《岩土力学》2006,27(3):487-490
从数值方法的角度对大连路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冻结帷幕的变形与应力进行了分析与安全评价,详细讨论了帷幕中位移及应力的分布情况,并指出了帷幕最不利状态的分布位置在帷幕与已建隧道接触处,由于该处的冻结效果最差,所以施工中必须特别注意;对于上海地区类似工程来说,1.8 m厚的冻土帷幕是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从而为今后联络通道数值分析及冻结法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加固融沉注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首个地铁联络通道强制解冻融沉注浆工艺的设计与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土体温度和地表变形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温度和地表变形的变化规律。由于冻结法施工中存在冻胀和融沉问题,过量的冻胀、融沉会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产生危害。结合工程实例,对强制解冻融沉注浆进行了研究,该工程对冻结加固体分区强制解冻、及时进行融沉注浆、二次加固土体,消除了后期压密沉降发生的可能,地表变形的监测表明强制解冻融沉注浆技术在该类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世界首条盾构法联络通道一宁波地铁联络通道已经将盾构法挖掘地铁联络通道变为现实,但对于盾构法联络通道挖掘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积累。以宁波地铁3号线某区间的地铁联络通道开挖为例,对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进行了试验测试及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仿真,并成功地完成了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况地表沉降仿真与测试的标定分析,得到了沉降幅值在各工况下的变化规律,指出盾构地铁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危险工况,据此形成了一套真实、可靠、先进的仿真流程,可为联络通道后续沉降监控及其它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沉降预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区人工冻土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结法施工在上海隧道建设中(如隧道旁通道、地下泵房等的设计与施工)得到广泛应用,也曾引发过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上海地铁4号线外滩段的地质灾害)。因此安全、经济、合理地将冻结法用于上海软土地区隧道建设中已经成为上海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施工中遇到的第⑥层粉质粘土及第⑦层粉细砂为研究对象,针对设计冻结壁重要强度参数无侧限瞬时抗压强度,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两种土的冻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研究了粉细砂的冻结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滨海软土地层中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的发展规律,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罗秀路站至百色路站区间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对冻结帷幕厚度、平均温度及冻结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联络通道三维数值模型预测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并与实测温度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地层中存在固有压力导致泄压孔含有初始压力值,埋设冻结管时注入大量水泥浆将抑制地层中水分迁移,减小冻结过程冻胀影响;冻结过程地层温度下降规律可分为温度快速下降、降温速度减小后增大、降温速度缓慢减小、温度稳定4个阶段;冻结帷幕内外侧发展速度比例为1.42︰1,灰色粉土比粉质黏土夹粉土冻结效果好,粉质黏土夹粉土发展速度为20.02 mm/d,灰色粉土发展速度为29.75 mm/d。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结构性能设计的目的、意义,以及性能设计对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价方法。结构的设计性能评估,取决于其采用的手段,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构抗震性能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有必要探讨合理的性能设计方法。本文基于弹塑性分析为主,弹性分析为辅的性能设计方法,为评估结构的性能目标,提出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法,为深化设计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种以P~S曲线求解桩的荷载和沉降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桩侧桩端间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桩顶沉降和桩身变形、桩端沉降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划分摩阻力、端承力和摩阻力产生的桩身变形,端承力产生的桩身变形,桩端沉降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划分任一级荷载下的桩身变形和沉降值,摩阻力和端承力的大小,文中还将该方法和现有方法求解的结果以及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桩的P ̄S曲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P ̄S曲线划分为四个阶段,该四个阶段以作图法  相似文献   

13.
李旭  刘阿强  刘丽  刘艳  吴永康 《岩土力学》2022,43(2):299-306
传统的宽(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量方法动辄耗时数月。为了更好地使非饱和土力学理论指导工程实践,SWCC的快速测定显得尤为关键。为开发宽(全)吸力范围内SWCC的快速测定方法,联合压力板法、并行滤纸法、露点水势仪法进行了两种不同土体的宽吸力范围内SWCC的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并行滤纸法与串行滤纸法的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故可采用并行滤纸法代替串行滤纸法以缩短测量时间;(2)当测量的试验数据满足SWCC的大致形状时(或满足工程设计需求时),可适当减少试验数量,以提高测定效率,联合测定方法测量一条完整的SWCC仅需要10~12个点即可完成;(3)联合测定方法可将SWCC测量时间由数月缩短至7~10 d。所提出的联合测定方法实现了宽(全)吸力范围内SWCC的快速、精准测定,有望使得SWCC的测量成为常规的土工试验。  相似文献   

14.
瞬变电磁法中的斜阶跃波效应及常规的几种校正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关断时间校正是瞬变电磁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常用的中心回线法,详细分析了瞬变场的斜阶跃波效应。斜阶跃波相对阶跃波高频迅速振荡衰减,斜阶跃波效应主要影响瞬变场的早期,表现为幅值较低,关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同时对常规的几种关断时间校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期”段数据校正宜选Eaton法,对“晚期”段数据可选Eaton法,也可选坐标移动法。在选用Fitterman法时要注意是否满足使用条件,坐标移动法的“晚期”条件,可根据实际地电参数,通过模拟实验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粉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固新近吹填的处于流塑状态的粉土地基,首先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动力碾压的方法使地基具有一定的初始承载力。然后,施加较大的强夯动力荷载,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一新的综合加固技术称之为预排水动力固结法。通过现场测试,研究了施工过程中诸如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强夯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范围、深层沉降的变化等问题。同时,对强夯夯击遍数、每点夯击次数、遍与遍之间的间隙时间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可显著提高吹填粉土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频面波频散函数的快速算法—改进的Abo-Zena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改进的Anas Abo-Zena传递矩阵法面波频散函 数的计算问题。这是一种高频时稳定的算法,适用于一般地基勘查和无损检测的面波频散函数计算。其次,还讨论了用Monte Carlo法求解面波频散函数的问题。并用这种算法和Newton迭代法进行了对比,显示了对于Newton迭代法不能计算的速度逆转剖面(即层速度自上而下逐层减递),Monte Carlo法也适用。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方法识别测井曲线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找到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以及在开发阶段提高油田采收率,都必须进行储层沉积相分析。这里介绍一种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识别曲线形态的方法。采用将测井曲线网格化,再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识别曲线形态,进而去判别沉积相。此方法可以对测并曲线形态进行识别,且消除了测井曲线中的不确定因素,运用该方法对实际测井曲线形态的识别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8.
19.
程亮 《城市地质》2015,(Z2):35-37
以某基坑场地标高实测数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全站仪进行高程测设的快速方法及其原理。该方法免测全站仪仪器及反射棱镜高度即可进行较高精度的高程测量。对今后基坑工程中同类项目测量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带电收集片测定土等粉末样品的 Ra 含量来找 U 矿的方法,称为 Ra 法。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使用~(210)Po 法曲仪器和铜片,便于推广使用。文中介绍了测 Ra 流程,测定误差和灵敏度.Ra 法在详查和区调阶段的用途。总结了深部盲矿、地表矿化和非矿异常地段上地表的 Ra、Po 和γ异常的特征,指明 Ra 法和 Po 法结合可用于评价异常,提高找深部铀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