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一种能增强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新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进行了研究。目前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常规方法存在需要精确宏速度模型及不能对地下反射界面产生最佳照明的问题,而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具有完全数据驱动、与宏速度模型无关、能够产生对地下反射界面最佳照明及提高模拟零偏移距剖面成像质量的优势。针对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还未在国内工程地震勘探中进行广泛应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使用一套人工合成断层模型数据及来自某高速公路段附近一条二维测线的实际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进行了测试计算。理论模型试算结果及在工程地震勘探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表明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可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增强地震反射同相轴连续性,改善模拟零偏移距剖面质量,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程地震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山东煤田地震勘探卅年的历程。总结了煤田地震勘探在煤田构造勘探和岩性勘探中所能承担的地质任务。通过实例说明了在隐伏煤田勘探中采用地震先行引导钻探施工,配合测并的多手段综合勘探方法是提高勘探精度、节省钻探工程量、加快勘探速度的有效方法,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还针对煤矿建设的需要,提出要搞好高分辨地震勘探,提高构造勘探精度,深入进行用地震研究煤层厚度,建立一套适合煤田地震勘探系统和加强以往物探资料的综合解释,更有效地发挥物探在找煤工作中的作用等设想。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作技术为一种重要的勘探方法,可以经济、有效的发现资源和解决资源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构造、地层、岩性等问题。煤炭地震勘探发展过程中地震野外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解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煤炭地震勘探正进一步向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高清晰度、高精度、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未来也必将在煤炭资源发现和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层地震勘探是城市地震小区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勘探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浅层地震勘探在安阳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实例,着重论述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技术措施,获得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勘探之地震勘探(以下简称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以下简称物探)的一个技术手段,测量的任务是依据地震勘探设计,在必要的控制测量的控制下,将测线的物理点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放样到实地,为地震勘探野外施工、资料处理及解释提供符合要求的测量成果和图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特别是透射CT技术)在陕北黄土梁峁地区隧道勘探中的综合应用问题,认为在实际勘测中应结合具体的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因地致宜地选择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以达到使工程勘探结果最佳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震勘探是目前寻找石油资源、煤炭资源,是解决后期石油开采、煤炭开采,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发育程度,有无影响开采的地质异常体等最适宜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潞安矿区是山西省重要的产煤基地,较早就引进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该区地震地质条件良好,为进一步查明矿区煤层的精细构造,为采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部署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特在常村矿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8.
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地层由于晚期快速沉降和快速沉积形成了巨厚的欠压实低速泥岩带,目前东方区中深层已发现多个高温高压气藏,其岩石物理规律清晰,气层顶面地震反射特征以强振幅波谷反射为主,AVO特征明显。然而,乐东区高温高压地层地震反射特征与东方区截然不同,AVO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乐东区高温高压气藏的勘探。从区域地震岩石物理统计规律出发,总结了乐东区地震反射振幅和AVO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乐东区高温高压地层欠压实趋势复杂,低速泥岩速度变化范围大,直接影响气层顶面的地震反射特征和AVO特征。AVO理论模拟表明,受上覆低速泥岩速度范围的影响,AVO-孔隙度模板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分析上覆低速泥岩的速度,可以有效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大小,实际钻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预测孔隙度的有效性,为莺歌海盆地乐东区高温高压地层下一步有利目标搜寻和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和多次覆盖地震反射技术,跨泰州断裂完成一条长度14 km的中深地震反射剖面。结合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与获得的剖面反射波组特征,建立沿测线第四系至古生界的精细地层框架,同时对泰州断裂及其两侧的构造形态、断裂切割深度、构造组合样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地壳存在多个反射能量较强的界面,其中的古潜山面与结晶基底顶界面TG是本区上地壳结构中两个重要的结构面。泰州断裂总体表现为由2条断层组成的断裂构造带,其上部错断第四系底界面,向下错断新近系、古近系等多套沉积层和结晶基底,对该区隆起和凹陷的形成和地层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瑞雷面波勘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瑞雷面波勘探发展的历史,剖析了面波频散曲线正反演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出在石油和煤炭反射地震中,应从剔除面波转变为利用面波,并借助现有石油“大炮”反射地震资料中“有害的”瑞雷面波提取浅层地质结构信息,为反射地震静校正、近地表工程地质评价等提供物性参数,把反射地震的面波干扰变为对勘探十分有利的参数提取源,实现以强干扰面波为主要数据源的浅层结构探测,以促进瑞雷面波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勘探记录处理过程中,复杂随机噪声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有效反射信息的提取,并对资料后续处理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对勘探记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需要持续提升。为了解决复杂噪声消减问题,笔者将最优控制网络引入随机噪声消减领域。与传统的单一尺度消噪网络不同,FOC-NET具有分层结构,能够利用不同尺度信息并结合信息融合处理实现地震勘探数据潜在特征的高精度提取,克服了传统去噪网络单一尺度信息提取造成的有效特征损失问题。同时,在面对低信噪比勘探记录和弱反射同相轴时,多尺度特征交互方式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噪声压制和信号恢复能力。合成记录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即使在低信噪比条件下,FOC-NET仍能有效地抑制随机噪声并准确重构出有效反射信息,极大提升勘探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济宁市梁宝寺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勘探以其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在煤田勘探中已广泛应用,梁宝寺煤田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构造、煤层、岩浆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煤炭勘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9月5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凭借优异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技术方案,成功中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浅层地震勘探项目。该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试点二级项目的子项目,旨在搞清地壳稳定性及第四系地下水资源的情况,通过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其主要工作任务是选用合适的采集方法,搞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地震勘探攻克的难点,主要原因是黄土层较厚、干燥松散,潜水位较深,地震波被强烈的吸收衰减,激发和接收条件极差,难以获得信噪比较高的地震剖面,达不到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通过在山西河东煤田石楼普查区采用避开巨厚黄土层,沿沟谷布设炮、检波点弯线地震方案,不但获得质量较高的地震剖面,达到地震勘探的效果,而且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了勘探成本,但是弯线地震勘探受沟谷走向及弯曲程度影响,造成地下共反射点离散,影响剖面叠加效果,易产生地质假象,为保证地震剖面的真实性,需从采集和处理2方面控制炮、检波点的分散范围。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中国南方一厚碳酸盐岩覆盖区的RVSP三维地震勘探实例,对RVSP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和数据采集参数的确定、地面等效处理和波场分离等关键处理技术及地质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说明了RVSP在克服表浅层复杂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对资料的影响及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其特定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RVSP三维地震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中国南方一厚碳酸盐岩覆盖区的RVSP三维地震勘探实例,对RVSP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和数据采集参数的确定、地面等效处理和波场分离等关键处理技术及地质效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说明了RVSP在克服表浅层复杂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对资料的影响及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其特定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RVSP三维地震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塔河地区海西晚期火成岩最为发育,表现为上部普遍发育一套英安岩,下部发育一套玄武岩。工区内喷发旋回极为典型,早期为基性玄武岩,晚期为酸性英安岩。研究区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可分为6类:透镜状反射结构、丘状反射结构、板状反射结构、杂乱型反射结构、空白弱反射结构及异常增厚反射结构,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具有不同岩性组合、喷发的旋回特征。通过针对塔河火成岩类型、测井特征、储集空间、地震相分布及其对油气储集条件综合分析,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特征,指出了有利勘探区的关键因素,并针对研究区的火成岩勘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地震勘探方法是以水平、均匀介质为地质模型建立起来的一种勘探手段,它要求每一层介质必须是水平的和均匀的,而相邻的两层介质之间又必须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只有这种物性差异的存在,在地面激发的地震波才能依照反射原理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产生反射波传回地面,被地面布设的检波器所接收。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准东煤田库兰喀孜干地区煤炭资源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2年来通过可控震源进行煤炭资源勘探的实践,认为利用可控震源在沙漠地区进行煤炭资源地震勘探,可解决沙漠成孔难,找不到理想的放炮激发层位问题,取得更为满意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野外复杂的地表情况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采集难度和采集质量。通过对河南、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多个省份难度高的复杂山区野外项目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分析,总结出一些针对复杂山区野外施工的特殊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野外施工成本,提高野外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