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凌  周飞 《广西气象》2002,23(3):7-10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对照作为分析依据,建立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结合预报指标、相关因子普查,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广西89站逐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及霜冻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2.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3.
春霜冻预报     
春霜冻预报卫宝林,王占芬(永济县气象局044500)春霜冻对小麦、蔬菜及油料作物─—油菜籽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影响。几年来,我们在霜冻预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1 霜冻标准霜冻的温度指标:-2℃<T_(DO)<0℃为轻霜冻;-4℃<T_(DO)...  相似文献   

4.
霜冻是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是韶关市常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主要分析韶关市连续霜冻天气的气候概况、环流背景,并利用欧洲中心96小时数值预报资料做韶关市连续霜冻天气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霜冻天气分区客观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省霜冻气候概况,把全省分成6个预报区,每个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测站,应用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测站的日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地温的短期预报方程;把HLAFS数值预报资料代替高空资料代入预报方程,进行最低气温和地温的预报;根据霜冻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及分区预报霜冻的标准,判别预报区内有无霜冻。建立了山东省霜冻天气短期分区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酒泉地区区域性短期霜冻预报的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冻是酒泉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对环流分型、预报指标筛选、预报量值确定三个方面的探索 ,提出了短期霜冻预报的着眼点 ,由此建立的预报模式 ,使短期霜冻预报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霜出现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成因和规律分析,确定出产生霜冰的天气学条件和影响系统关键区,在对各条件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CMWF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建立起一相对稳定的霜冻中、短期预报系统,制作霜冻预报。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浮市1965~2010年46年的低温霜冻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总结出云浮市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云浮市低温霜冻经常出现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的隆冬季节,低温和霜冻的逐年分布不均匀,出现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结合日常的低温霜冻预报经验,认为有两种典型的环流形势常造成云浮低温霜冻天气,西路或中路南下路径的中等偏强冷空气对云浮影响较大,T639、日本数值预报对预报低温霜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结合单站要素特征,归纳总结出一些低温霜冻预报指标和技巧,这对云浮市的低温霜冻预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对照作为分析依据 ,建立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 ,结合预报指标、相关因子普查 ,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广西 89站逐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及霜冻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0.
依照有利霜冻的天气形势与反映气团性质、天空状况的要素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建立霜冻概念模型,判断霜冻强度对提高预报精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郸城县1987-2007年小麦霜冻情况,分析了小麦霜冻害的影响因素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根据观察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小麦霜冻的预测指标和预防、灾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郸城小麦霜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郸城县1987--2007年小麦霜冻情况,分析了小麦霜冻害的影响因素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根据观察和试验结果,提出了小麦霜冻的预测指标和预防、灾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统计广西各站历年霜日总数、初霜、终霜日的基础上 ,分析了广西霜日的气候概况、气候变化特征及与 5 0 0 h Pa位势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霜露天气现象是气象观测中的重要观测内容,目前对霜露的观测多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对电容式霜露传感器自动化观测原理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4个月的设备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把设备识别结果、人工观测结果以及标准器识别结果进行比对,结合设备安装地点周围的实际情况和温湿度信息,深入探讨了设备识别率、漏报率、错报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导致设备识别率波动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电容式霜露传感器在一般自然环境中对霜露天气现象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在未来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具有应用于气象业务自动化观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霜期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1971~2000年阿克苏市初、终霜期及无霜期序列,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分布频率等气候特征,指出了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无霜期增长的变化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与气候变暖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2019年3—5月利用人工霜冻模拟箱进行枸杞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霜冻指标试验,模拟-8~-1℃、持续1~6 h的32组不同低温和持续时间处理组合,根据室内霜冻模拟试验冻后观测结果,将受冻症状划分为3个级别,并统计每个级别的受冻率,制定霜冻等级判断标准,建立基于低温、持续时间、受冻级别和受冻率的霜冻指标;利用2018年3—5月13个点次的大田霜冻试验结果和25个枸杞种植区自然霜冻调查结果验证霜冻指标。结果表明:枸杞霜冻与低温及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霜冻越重;现蕾期抗冻性最强,初花期抗冻性明显较现蕾期弱,盛花期一定程度上较初花期弱。利用霜冻指标判断的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作为枸杞花期不同阶段的霜冻灾害预报及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蒲晓虎  马舒庆  梁丽  杜传耀 《气象》2015,41(9):1152-1158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通常采用人工观测的方式来判断结露、结霜现象的发生,人工观测主观性强,观测频次少,工作效率低,不能全面、连续反映结露、结霜过程的特征。本文介绍了一种结露、结霜自动化观测装置,装置工作原理是电容传感器在高湿和低湿情况下电容变化较大,通过测量电容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化,然后由识别软件来判断结露现象的发生,再结合温度信息以及结冰信息就可以判断结霜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了结露、结霜的自动化观测。通过大量的结露、结霜的对比试验表明露、霜自动化观测装置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结露、结霜过程的发生,能够推广到台站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初的低温、连阴降雪、冰冻天气使和田地区各县(市)的红柳大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通过对和田地区红柳大芸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科学的接种深度和灌溉管理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