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利用梅州市气象观测站1952—2012年低温、霜冻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梅州市近61 a来的低温、霜冻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梅州低温、霜冻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2月和1月是低温、霜冻天气出现最多的2个月份,占总日数的70%以上。初低温日和初霜冻日存在延后趋势,终低温日和终霜冻日存在提前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低温、霜冻强度开始减弱,低温、霜冻日数也在此时期发生突变减少。低温日数存在2—4 a、7 a和10 a的周期变化,霜冻日数存在2—4 a、6—7 a和10 a的周期变化。根据低温、霜冻天气出现的主要两类天气形势,再结合单站气象要素特征,归纳总结低温、霜冻天气的预报指标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过去,低温、霜冻对我县农作物都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将春秋两季的低温、霜冻预报工作作的及时准确,近年来,我们参考了低温、霜冻预报的有关材料,结合本站历年资料,作出了春秋两季的各月低温、霜冻短期预报点聚图。 一、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近18年肇庆地区逐日观测资料,对肇庆地区各地出现低温霜冻的日数及站次数的年、月变化,初、终霜期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并对出现低温霜冻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分类,浅析了环流特征的演变、气象要素的变化,提出了厄尔尼诺现象与低温霜冻的关系及低温霜冻与肇庆地区春节期间天气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有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在厄尔尼诺当年,肇庆地区该年的低温霜冻较少,强度较弱;在非厄尔尼诺当年,则低温霜冻相对较多,强度较强。本年低温霜冻强度较弱时,对应次年肇庆地区春节期间天气较暖和,阴雨天较少。低温霜冻气候及其天气过程变化特征的分析,对进一步改善低温霜冻预报、防灾减灾以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清远市低温霜冻监测预报系统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根据清远市低温霜冻气候概况,应用1970~2000年的地面和高空气象历史资料作统计样本,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测站的日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地温的短期预报方程,作定量预报;并根据霜冻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判别预报区内有无霜冻,建立了广东省清远市低温霜冻监测预报系统。用2007—2008年冬春低温雨雪冰冻历史资料进行试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山市1955-2000年46年气温及霜冻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总结出中山市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并对低温、霜冻的成因做了分析,发现引起低温、霜冻的几种典型高空环流形势:(1)西部阻高崩溃型;(2)中部阻高崩溃型;(3)西部低槽发展东移型;(4)东部低槽发展型。且高空环流形势对低温、霜冻的发生有较好的预示作用。进入80年代后期,冷害天气无论是从强度、持续时间均呈减弱趋势,表现在随时间的推移,中山市低温和霜冻的初始日期推迟,而终止日期却提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66~2005年云浮地区雾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地区大雾时间分布集中在10月~翌年3月,这种时间分布主要受大气温度、湿度及季风等的影响,云浮地区大雾的地理分布集中在郁南-云浮-新兴一带,这种地理分布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另外,当大气环流和气温出现异常时,云浮地区大雾也会有异常表现.根据以上成因分析,进行预报因子的筛选,提出了云浮地区大雾预报的着眼点和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日常预报的角度出发,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12月18日梅县出现了14年入冬以来的首次低温霜冻天气进行分析得出:低温天气的出现和冷空气的入侵有关外,还与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周边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冷空气前梅县有短暂回暖现象;冷空气过后,导致基础气温较低,在高空西北气流和地面冷高脊控制下,极易发生辐射类低温;数值预报对冷空气的形势预报准确,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其温度预报往往只考虑平流降温作用,对于辐射类降温的预报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浮市1965~2010年观测资料和典型灾情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分析了云浮市暴雨、热带气旋、强对流、低温、高温、雾和灰霾、干旱等灾害天气的特征及其影响,提出了防御灾害性天气的对策措施,认为预报预警准确是做好防御工作的基础,健全防御应急机制,扩大信息的传播能力与覆盖面,增加防灾避险的应变能力对做好防御灾害天气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云浮市2017年的气温以及高程资料,研究了云浮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FROM-GLC10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定量分析了云浮城市热岛对地表覆盖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云浮市温度分布状况与地形的分布格局大致相近。各月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其中12月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达到1. 15℃,热岛强度最小的是3月,为0. 39℃;将时间尺度分为4季,可以清楚地发现云浮市春季城市热岛效应最弱,秋冬季城市热岛效应最为明显;同时气温与地表覆盖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林地对云浮市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秋霜冻预报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601988年9月的Tm的全部个例进行统计,得出初霜冻的时间分布特征,结合天气形势对霜冻进行了分类,最后给出预各类霜冻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气象水文灾害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第十届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题报告内容.本次大会主要讨论防灾减灾的气象水文教育与培训等问题,集中讨论了"备灾-预防和早期预警"、"减灾-应急、救援和重建"和"跨学科培训"等3个主题,强调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对于估计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非常重要,同时必须培训气象、水文工作者使用集合预报中的概率预报信息.中国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预警已经从单纯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气象灾害信息提升到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气象灾害服务,既考虑自然因子也考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跨学科培训方面,将管理知识和气象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大会建议提高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以及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培训单位的培训能力,主要通过提供防灾减灾的专门培训单元,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短期课程进行指导,重视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对于管理和传播领域培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和暴雨过程及有关预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一次典型过程作为例子,分析了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和暴雨过程的特点,指出有利于江淮气旋发生发展的高空天气形势,地面一些中尺度低压和暴雨核的演变与气旋发展的互相联系。发现气旋区内可存在若干个中尺度低压,这些中尺度低压可先于或后于暴雨核生成而出现,并可增强、减弱或合并。文中计算了潜热释放的加热对涡度制造的贡献,指出潜热加热对气旋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对于影响气旋发展的因子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根据湿度场、流场和降水分布(或卫星云图)特征来预报江淮气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我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结论为:(1)1951-2004年来,盆西夏季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盆东则呈增加趋势;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主要呈反位相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常见的两种雨型是西少东多、东西部一致偏少。(2)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乌拉尔山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脊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是盆西多雨年的环流背景。(3)乌拉尔山、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地区的高脊偏强,贝加尔湖一线以南直到盆东附近地区上空为槽区,东亚中高纬地区以经向型环流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是盆东多雨年的环流背景。(4)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势的显著不同,是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旱涝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41  
张琼  刘平  吴国雄 《大气科学》2003,27(6):992-1006
作者统计分析了1958~1999年4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5~8月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2年中旱涝月出现频次相等,但洪涝强度远大于干旱强度.对比分析旱涝月的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SSTA)发现,南海地区SSTA和对流层低层经向风异常均与长江中下游旱涝显著相关,尤其正SSTA和涝月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南海SSTA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一个强讯号.进一步分析发现,夏季南海SSTA与前春赤道南印度洋SSTA存在显著相关,可将其作为预报因子.最后得到的预报思路为:当前春赤道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则夏季南海海温异常偏暖,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南风,异常多的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长江中下游地区易涝;反之当前春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偏冷,夏季南海海温亦异常偏冷,南海低空出现异常偏北风,向北输送水汽偏少,长江中下游易旱.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黑龙江省各自动站报表以机审为主,但OSSMO 2004软件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手工预审也不容忽视。OSSMO2004软件自身的审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地面审核规则库中由台站根据本站实际情况建立的规则库,二是记录的  相似文献   

17.
异常情况下大风的记录和编发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风要素的采集方法,对自动气象站FJ.TXT文件中记录的大风数据与Z文件记录的极大风速及其出现时间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记录和编发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天山北麓植被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2005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资料,研究了天山北麓各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24 a来天山北麓各地区植被指数在波动中有所增长.2)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同,但各类型植被NDVI都与气温和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平原区植被指数增幅大于山区植被指数增幅,说明植被生长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satellite-derive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and the reanalysis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are used as verification data in a study of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Goddard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es (GL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Meteorological Office (UKMO)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These models simulated the most realistic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IO) of the 15 Atmospheric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models previously analyzed. During the active phase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convection is observed to migrate from the Indian Ocean to the western/central Pacific Ocean, and into the 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 (SPCZ). The simulated convec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GLA model, is most realistic over the western/centr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SPCZ. In the reanalysis, the baroclinic structure of the IO is evident in the eddy-stream function, and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anticyclone/cyclone pairs occur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astward development of convection. Both the GLA and UKMO models exhibit a baroclinic structure on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s. The GLA model is more realistic than the UKMO model at simulating the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anticyclone/cyclone pairs when the convection is active over the western/central Pacific. In the UKMO model, the main heating is located off the equator,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irregular structures seen in this model on intraseasonal time scales. The maintenance and initiation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Analysis of the latent heat flux indicates that evaporative wind feedback is not the dominant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since evaporation to the west of the convection dominants. The data suggest a wave-CISK (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kind) type mechanism, although the contribution by frictional convergence is not apparent. In the GLA model, enhanced evaporation tends to develop in-place over the west Pacific warm pool, while in the UKMO simulation westward propagation of enhanced evaporation is evid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lack of an interactive ocea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ls systematic failure to simulate the eastward transition of convection from the Indian Ocean 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This hypothesis is based upon the examination of observ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active phase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O may evolve as a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convection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the gradient of SST, with above normal SST to the east of the convection maintaining the eastward evolution, and decreasing SST near 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convective envelope being associated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nvection. Received: 13 September 1996/Accepted: 14 April 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