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饵料中添加锰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在以花生饼、鱼粉、玉米粉和麸皮为基本原料,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锰所配制的人工饵料饲喂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对其增长、增重和存活率均无明显的影响,但添加适量的锰对其肝胰脏申的羧肽酶A具有激活作用。据此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配合饵料可以不添加锰,但饵料中即使含锰量较高,对对虾的生长、成活也没有害处。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对中国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0年7-9月用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饵料饲喂中国对虾,研究饵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量及对对虾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每百克饵料中添加6000U维生素D,其体长增长率和增重率最大,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最好,饵料系数最低;VD对对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投喂适量的维生素D时,有助于钙,磷在虾体中的吸收,虾壳中的沉积,虾壳的硬化。  相似文献   

3.
对虾饵料水中稳定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虾饵料水中稳定性,是衡量对虾饵料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对虾饵料在海水中损失机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测定对虾饵料水中稳定性的新方法,并对方法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经实际应用,本方法6次测定精密度(RSD)为1.24%。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生产中,饵料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鱼粉涨价,采用豆饼配合饵料养殖对虾已在世界各地广为传用。本文总结了各地投喂豆饼配合饵料对对虾幼虫和稚虫的存活率、生长特性和饵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等动物消化酶对食物组成的适应,很多学者己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如Ben Abdeljlil等对哺乳动物,川合真一郎等对鱼类的研究。但在甲壳动物方面,以往研究得较少。对虾具有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类,因此可在对虾饵料中加进含蛋白质和淀粉丰富的物质。如果饵料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增加,对虾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泌量也随着增加,即谓有适应,饵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便可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相反,如果没有适应或适应程度低,在饵料中加进过多的蛋白质或淀粉将造成浪费。本文对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蛋白酶和淀粉酶对饵料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适应及其适应程度和速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何海琪 《海洋科学》1988,12(3):72-72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份,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对虾的生长过程主要是蛋白质在体内的累积过程,因而,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使对虾正常健康地生长。对虾饵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是目前对虾营养生理和人工配合饵料研究的重点,这主要是蛋白质不仅是饵料营养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与配合饵料的制造价格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7.
徐尔栋 《海洋科学》1988,12(5):40-42
本文对对虾饵料的颗粒长度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饵料颗粒的长度是不均匀的,颗粒长度为3.7—0.3cm(碎粒)。文中还根据对虾饱食量的大小计算了对虾对均匀和不均匀的颗粒饵料的理论耗损率。基于此,作者建议在制订人工配合饵料的规格时,不仅要规定颗粒饵料的直径,而且还应明确颗粒饵料的长度和标明每种颗粒饵料的规格适合投喂的对虾体重等级。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事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养殖生产中,常常由于方法不够恰当而导致饵料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过高,生长情况不佳,养殖产量不够稳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因此,探求饵料合理的投饵方式已是生产上的当务之急。为进一步探索对虾对于饵料的利用规律,前人已做过大量的工作我们仅以本地养殖生产上常用的,来源较丰富、价格较低的饵料品种作为饵料对象,对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进行了投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对虾配合饵料研究中,首先要了解对虾对各种饵料成分的消化利用能力,才能配成成本低、生长效果好的饵料。评价消化利用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对虾消化酶的种类及其比活力的大小。 近年来,随着甲壳动物养殖事业的发展,已有不少学者在甲壳动物中做过消化酶的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每一种甲壳动物各占有不同的小生境,消化酶的种类和比活力的大小存在着差别,因而很难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来评价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对各种饵料成分的消化利用能力。为此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罗日祥  王玉英 《海洋学报》1990,12(3):355-358
本文采用了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的方法,试验β-蜕皮激素和水龙骨素B(2:1)的混合物促进对虾蜕皮生长的作用.经实验证明:饵料中添加蜕皮激素1.33-30μg/g,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蜕皮生长,然而以每克饵料添加5.33-10.67μg较为显著.相反,若含量达到60μg/g就会抑制对虾蜕皮生长,乃至中毒.食用添加蜕皮激素混合物(10.67μg/g)的饵料促进蜕皮生长的虾,其水分、灰分及蛋白含量,经测定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提出以稳定态的LAPP代替一般维生素C添加在配合饲料中饲喂对虾,指出:在100g饲料中含LAPP400mg时,其体长增长率和体重增重率最高,存活率最佳.饲料中LAPP浓度大小影响对虾的蜕壳频率和蜕壳周期,当饲料中LAPP缺乏时,对虾的蜕壳频率降低,蜕壳周期延长;过量的LAPP也会使对虾的蜕壳频率相对降低,但比缺乏或不足的要高。维生素C在对虾肝胰脏中的积累以LAPP含量400mg/100g饲料组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初始体重为(10.57g±0.43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豆粕分别替代0%、35%、40%、45%的鱼粉来配制4种等氮(蛋白含量为46%)等脂(总脂肪为13%)的实验饲料,分别编号为FM,PP35,PP40和PP45。其中,在PP35、PP40和PP45组均添加肽聚糖、胆固醇、植酸酶、晶体氨基酸和复合益生菌,并以FM组和鲜鱼浆(FTF)组作为对照,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60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不同豆粕替代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替代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FM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而FTF组的最低。肠道脂肪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TF组脂肪酶活性最低。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增高同样呈现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高豆粕替代水平(PP40和PP45组)对肝脏组织和肠道组织结构有破坏作用,PP45组实验鱼肝脏空泡化现象严重,肠壁明显变薄,小肠绒毛受到严重机械性损伤。实验证明,在大黄鱼幼鱼饲料中可以使用豆粕来替代35%的鱼粉既不影响大黄鱼的生长和存活,也不影响其肠道、肝脏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于1997年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酷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通过用不同浓度VE的饲料(E1-E7七个实验组),即在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100、200mgVE来饲喂幼鲍(平均体重为220-240mg)103天。结果表明,饲料中适量的VE具有促进幼鲍生长的作用;幼鲍软体部水分和脂肪含量不受饲料中V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饲料中VE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软体部蛋白质含量;贝壳中灰分和钙、磷含量不受VE添加水平的影响。以增重和蛋白质增量为指标,皱纹盘鲍幼鲍饲料中VE的适宜含量为5-10mg/100g饲料。  相似文献   

14.
以ZnSO4·7H2O为锌源,用锌添加量为0、20、40、60、80和10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全鱼、脊椎骨、鳞片的锌含量无显著差异.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锰含量均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锰和锌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全鱼的铁含量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钙、磷、镁含量均不受饲料中锌含量的影响.饲料中添加锌对全鱼水分、灰分,肌肉水分、脂肪,形态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饲料中不添加锌时,全鱼的蛋白、脂肪和肌肉的蛋白、灰分含量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33mg/kg的锌已经满足斜带石斑鱼生长的需求,能使鱼体锌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the mixture of β-ecdysone and polypodine -B (2 : 1 W/W) on the moulting and growth of prawn, Penaeus orientaliss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by rearing the animal with the added compound die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 moulting hormone (M. H) mixture to compound diets, from 1. 33× 10-6 to 30×10-6, could increase moulting activity and growth rate of the prawn to different extents, among which the 5. 33× 10-6-10. 67×10-6addit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However, 60 × 10-6 added diets caused moulting and growth inhibitions and cuticle thickening. The analyses of protein, water and ash contents of the prawn showed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hormone dosed animals and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有关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特点、配方、营养要素、加工工艺,以及投喂方法,可供对虾养殖生产单位加工饵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0.04%的Y2O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待测原料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对白鱼粉、虾壳粉、血粉、水解羽毛粉、酪蛋白、明胶和棉籽粕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范围为54.1%~73.4%,鱼粉、血粉和水解羽毛粉干物质消化率最高(70.2%~73.4%),而血粉最低(P<0.05)。除血粉外各原料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85%,其中白鱼粉、虾壳粉和酪蛋白蛋白质消化率均高于90%,而血粉显著低于其它各原料(75.1%)(P<0.05)。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消化率相一致。能量表观消化率范围为70.6%~86.7%,白鱼粉、水解羽毛粉、酪蛋白和明胶能量消化率显著高于虾壳粉、血粉和棉籽粕,而棉籽粕能量消化率最低(P<0.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6种等蛋白质(34.4%)、等能量(16.10MJ/kg)试验日粮,研究了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结果表明,56d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均无死亡;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40%—100%日粮组鱼的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均高于小麦次粉组鱼,当蔗糖糖蜜100%替代小麦次粉时,其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蛋白效益比均显著性上升(P<0.05)。各试验组鱼鱼体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结构正常。蔗糖糖蜜组鱼血浆中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小麦次粉组鱼(P<0.05)。本试验结果认为,蔗糖糖蜜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可以完全替代小麦次粉,蔗糖糖蜜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效益、节约日粮蛋白质效益和适口性,其主要原因与摄食蔗糖糖蜜后尼罗系罗非鱼幼鱼产生的较长时间高血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重组鱼类生长激素对中国对虾成活率及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999933年年后后暴暴发发性性对对虾虾病病毒毒病病的的流流行行 ,,严严重重制制约约着着对对虾虾养养殖殖的的进进一一步步发发展展。。如如何何通通过过促促进进中中国国对对虾虾生生长长 ,,提提高高其其抗抗病病力力已已成成为为目目前前亟亟待待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 ;;其其中中通通过过在在对对虾虾人人工工饵饵料料中中加加入入一一些些生生长长因因子子 ( (如如生生长长激激素素等等 ))或或满满足足对对虾虾的的各各种种营营养养需需求求 ,,提提高高中中国国对对虾虾的的生生长长速速度度与与抗抗病病力力是是解解决决这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