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海岸带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复杂性、空间分布上的区域性、时间分布上的群发性和继承性.指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以及减灾防灾的可能性.基于致灾动力的研究提出海岸带地质灾害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岸带环境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海岸带的概念和中国海岸带的分布,从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等方面概述了中国海岸带目前和将要面临的环境问题,对中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岸带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位于海陆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海岸带地质工作是海岸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布局、海岸带土地利用和海洋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布局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应急、地质资源开发规划、地质科学发展等都迫切需要加强海岸带地质工作。通过海岸带海域综合地质调查、海岸带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立、海岸带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中心建成,将取得一批服务于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调查成果、一批服务于各级政府决策的专题性成果和破解重大地质问题的技术创新示范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公布了试绝望的1:500万(缩小一倍)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图,并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南岛南部浅海海洋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在研究区域进行了单道地震测量和侧扫声呐测量工作,单道地震剖面显示,在研究区域分布有两条海底埋藏古河道,根据剖面位置,大致确定了研究区域海底埋藏古河道的分布和走向;根据侧扫声呐声图图像,发现在研究区域20m以深海域广泛发育沙脊、沙波地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存在潜在的海洋地质灾害因素,研究结果不仅对海南岛海岸带、陆架开发中的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问题的调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海南岛陆架地质环境演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岸侵蚀和海底滑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论述了海岸带及浅海两种主要的地质灾害-海岸侵蚀和海底滑坡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科学家的关注。加强海岸带和近海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价,全面掌握区域环境地质特征,保护海岸带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协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任务。概括总结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量化计算的方法,并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在海岸带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荷兰海洋区测工作中的地质工作,包括地质调查装备与调查技术,填图技术与样品分析,荷兰近海1:25万和1:10万填图,荷兰海洋地球化学填图,海洋地质灾害与近海地质填图,以及北海陆架沉积与海岸带动力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滨海植物广泛分布于海岸带,形成了红树林、盐沼及海草床等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海岸带减灾作用。不同滨海植物的结构和刚柔特性不同,植物群密度及其分布的海洋水动力环境也有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海岸带减灾特性。前人就不同植物类型的海岸带减灾特性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系统地整理了滨海植物的海岸带减灾事例,从现场观测、水槽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模型等方面概述了植物群的消浪、阻流、促淤、防冲等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滨海植物海岸带减灾功能的一般评价方法,分析了各方面研究的不足及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志忠  曹珂  吕胜华  周宇渤  印萍  李昂  高飞 《海洋学报》2022,44(12):109-115
利用三门湾海岸带最近施工完成的水文地质孔、工程地质孔和地下水碳(14C)测年以及前人的分析研究资料,对三门湾海岸带第四系分布、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和咸淡水资源分布、承压水年龄和可更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三门湾海岸带蛇盘滩涂围垦区第一承压含水层(组)富水性较好,绝大部分地区为淡水;宁海县长街镇区域承压水淡水资源总体呈“人”字型分布,北部的大湖?车岙港区域淡水主要分布在第一承压含水层(组)中,在大湖?下洋涂区域淡水主要分布在第二承压含水层(组)中。三门湾海岸带第四系承压水年龄普遍较老。蛇盘滩涂围垦区第一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年龄为21 642~22 012 cal a BP,未受到后期海侵作用影响;长街下洋涂滩涂围垦区第二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年龄为35 052~45 439 cal a BP,部分地段受到后期海侵影响。在目前未开采利用条件下,承压水补给条件差、水资源更新性差。对于拟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地靶区,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1.
概述海岸带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上对海岸带的关注。通过分析汕头海域和海岸带的地理环境,生态状况,生物资源分布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如何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维护海岸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对策,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岸带研究文献的统计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海岸带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海岸带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核心作者、载文期刊和研究领域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岸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尚不稳定;文献量年度分布总体趋势为波浪式上涨,海岸带个别研究领域有待拓宽,发表海岸带文献量最多的期刊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揭示中国目前海岸带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从而促进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缺少地面控制点且控制点分布不均匀的海岸带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投影的海岸带遥感影像几何精校正新方法。研究了空间投影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投影公式,并对海岸带上的两幅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投影方法,只需少量地面控制点,就能建立遥感影像与空间投影间的对应关系,且校正精度优于传统校正方法。该方法在海岸带遥感监测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景观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岸带景观生态风险演变对海岸带景观规划与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0—2010年间3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象山港海岸带景观生态风险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20 a间,象山港海岸带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耕地、海域和林地等景观类型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养殖用地不断增加;(2)1990年以来,象山港海岸带景观生态风险等级有不断增高趋势,部分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演变为中等级以及较高等级;(3)从不同等级生态风险区的空间分布上看,1990年以来海岸带景观低和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空间分布在沿海地区减少,而中等、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在沿海地区不断形成并向陆侧扩张。从演化速率上看,近10 a的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速率较前10 a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15.
结合遥感调查、现场定位,辅以文献检索、函调、电子邮件、电话等调查方式分析了4种米草属植物自引种以来在我国海岸带分布的历史及现状,结果表明,因人类围垦活动、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的自身退化以及与互花米草存在生态位竞争关系,大米草在全国海岸带的分布面积不足16 hm2,呈退化趋势。大绳草(Spartina cynosuriodes)尚未在实验地种植,狐米草(Spartina patens)仅在苏北、天津市的部分区域有少量种植。这两种米草没有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威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引种以来在全国海岸带被广泛种植,后经自然扩散,目前面积已达34 451 hm2。结合我国的海岸带特征与互花米草的生态位,可以把其生长区域明显分为三部分:一是福建省福鼎市以南的海岸带滩涂,可能与红树林潜在的生态位竞争有关系;二是河口区域,如在长江口的崇明东滩,互花米草与本土植物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三是在其他滩涂区域,该物种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但是其带来的促淤造陆、保滩护岸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不应忽视。由于我国海岸带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互花米草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定植和扩散能力,与本土植被的竞争关系也明显不同。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所造成的生态后果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试论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灵杰 《海洋通报》2001,20(2):58-65
海岸带给合管理规划是一个有关资源,经济活动和社会需求,包括划定的海岸带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供未来行动建议的广泛研究过程,协调和指导部门之间和部门内在资源开发管理上达到共同目标的工具,是海岸带管理行动的总体部署,本文在阐述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涵义,目的,任务和性质的基础上,构筑了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1)管理区域与管理现状分析;(2)海岸带系统评价;(3)海岸带利用预测;(4)管理战略研究;(5)海岸带利用分区;(6)重点利用项目环境影响与管理;(7)宏观运行体系,并对当前体制下规划存在的若干特性作了分析,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域使用规划等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目前在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中存在3个关键的技术问题,(1)管理的边界范围及其特征;(2)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系统动态研究,(3)海岸带资源和适宜性评估。 海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峡及胶、辽两半岛海岸带黄土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区海岸带黄土的宏观分布具有地带性、坡向性、旋回性和超覆性等特征,某些物质成分在辽东半岛、庙岛群岛和胶东半岛的含量有所差异。黄土粒度从北向南由粗变细,不稳定矿物含量北高南低,稳定矿物含量北低南高,体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异现象,不符合中国黄土沉积的大尺度分布规律。据此推断:形成本区黄土的主要动力因素为北向风,其物质是低海面时期由低空气流搬运的近源物质为主,大气环流或高空气流携带而来的内陆远源物质和当地基岩风化物次之。  相似文献   

18.
刘锐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33-36,41
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包括江苏的南部地区、上海和几乎浙江全境,面积约20万km^2,居住的人口超过1亿。这块由长江冲淤而成的土地,近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海岸带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的脆弱性。长期以来,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始终如影随形;而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无度索取加剧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产生了一种叠加效应,使得环境变得更加脆弱,严重威胁着本区的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保护和修缮业已脆弱的环境,避免超过环境崩溃的阈值,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光夏 《台湾海峡》1994,13(3):303-307
本文讨论花莲-台东地区的人口分布和除地震以外的地质灾害问题。花莲-台东地区处于欧亚大陆/菲律宾海两大板块的碰撞地带,构造复杂多变,就更增加了其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地质灾害,事先做一番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对减灾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拟结合花莲-台区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地构造这一背景为主线,分析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并提出了一些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水环境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琳  聂红涛  陶建华 《海洋学报》2007,29(6):134-140
由于海岸带的地理条件和海洋动力特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开发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异性.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建立系统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应用所构建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的水环境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对应年份的入海流量及其变化,分析了天津渤海湾海岸带污染的主因子和区域水环境的分布特征,结果可以对海洋功能区的划分和水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