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热分析是研究粘土矿物的一种特效方法。本文主要根据粘土矿物的热分析结果,研究粘土矿物的含水特性及其热学性质,特别是对粘土矿物的脱水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矿物的原子结构、化学成分、构造类型、结晶程度、矿物的不同成因、形成条件及成矿环境等因素对粘土矿物脱水吸热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型玻璃”是最近软玉批发市场上出现频繁的一种冒仿软玉的产品,其特点是外观很像软玉,而且其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个别峰位基本吻合,这给软玉的快速鉴定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和风险。选取一批典型的“新型玻璃”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等一系列宝石学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虽然“新型玻璃”的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但是两者之间的性质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直接命名为“玻璃”;同时,对“新型玻璃”的快速鉴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宝玉石鉴定方法、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玉矿的软玉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并与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软玉类玉器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溧阳软玉样品和庄桥坟遗址出土软玉类玉器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但后者的w(FeOT)明显高于前者的。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δEu普遍高于溧阳软玉样品的,大部分为负异常,为轻稀土亏损型,微量元素种类多;溧阳软玉样品的δEu为负异常,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种类少,说明两种样品应不属于同一产地或同一成因性质。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样品的化学成分与溧阳软玉样品的不同,这与当今考古界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玉器来源于溧阳软玉的观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软玉矿床类型及其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余晓艳 《矿产与地质》2009,23(4):375-380
文章将中国11个产地的软玉(透闪石玉)矿床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两大类。其中岩浆热液型又根据侵入体的性质分为中酸性岩型、基性岩型、超基性岩型;变质热液型根据母岩特点分为碳酸盐岩型和蛇纹岩型,并从围岩和侵入岩体特征、矿体产状及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软玉矿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了各产地软玉的品种、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矿物学特征;简单分析了软玉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使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对吉林软玉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热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吉林软玉的主要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XRD谱图均表明为透闪石。DTA分析表明在加热到874℃时,透闪石矿物开始脱(OH)-水,并可能伴有新物相的生成。软玉的颜色为白色,其硬度、密度和折射率值等数据表明吉林白玉应为软玉。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地膨润土的热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地膨润土的热性质进行了考察,讨论了膨润土差热曲线和热失重的形态特征,以及膨润土热性质与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供试膨润土均可观察到三组吸热效应,部分样品可观察到一组放热效应。其中第一组吸热谷因层间所含有阳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单谷或复谷两种不同的形态;根据第三吸热谷与放热峰这两个效应的峰间隔差和形态变化对供试膨润土进行属型划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物质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软玉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开采利用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尤其被选定用来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银、铜奖牌(金镶玉)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我国软玉玉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首先介绍了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并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各个颜色品种及不同成因品种的青海软玉样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软玉的物质成分特征为:青海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其质量分数较为稳定,变化范围不大;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其质量分数多数大于99%。  相似文献   

8.
苏北黄桥地区东吴运动热事件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铁冠  包建平 《地质学报》1998,72(4):358-366
地质事件是地球上短期内突发的非生物变化或事变,岩浆活动可导致地史中的热事件。本文首次采用多项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一口石油探井的系统研究,借助于烃源岩的光学(镜质组反射率Ro、孢粉颜色指数SCI)、热学(热解峰温tmax)和化学(氢指数IH、降解潜率D以及H/C和O/C原子比)等特征的异常变化,确认发生在早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热事件的存在,岩浆浅成-超浅成侵入或喷发活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岫岩软玉的典型品种进行了偏光显微镜、LA-ICP-MS、SEM等测试分析,证明两产地软玉的物理性质相似,但岫岩软玉光泽和透明度不如新疆软玉,其抛光的光洁度不如新疆软玉。黄白玉和绿玉在新疆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而新疆软玉中的黄玉在岫岩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这是两地软玉在颜色上的明显差别。微量元素均以青玉中的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最高,Be、Ni、Cu元素对软玉中的绿色调有一定的影响。REE配分曲线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多来源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扫描电镜下观察,新疆软玉以毡状纤维交织变晶结构最为典型和常见;岫岩软玉以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叶片状结构居多,颗粒较新疆软玉粗大,致密程度差,这也是其质地不如新疆软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岫岩软玉因其特有的成矿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对其矿床成因的研究也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但迄今为止,有关岫岩软玉矿床成因的研究并不系统。本文在成矿系统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对岫岩软玉的矿床成因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成矿构造背景、矿源、成矿流体、成矿空间、成矿能量、成矿时间、成矿过程和成矿后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岫岩软玉矿床成因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福建首次发现软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在福建南平地区发现软玉,其质地细腻,白色-浅绿色,RI=1.61 ̄1.62,密度2.979 ̄2.989g/cm^3,硬度6.0 ̄6.1,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为透闪石,局部含少量透辉石包裹体。化学成分接近于透闪石的理论成分,FeO的含量很低,是一种品质较好的玉雕材料。  相似文献   

12.
漂珠轻质砖的隔热保温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凯 《矿物学报》1994,14(1):92-97
由于粉煤灰中的空心微珠,特别是漂珠,具有低密度,成分特殊,优异的热学性质等一系列特殊的理化特性,使其漂珠轻质砖具有导热系数低,耐压强度高,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的递增率小等特点。本文从声子导热,光子导热和宏观热学性质三个方面分析了漂珠轻质砖的导热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软玉产地众多,但不同地区所产软玉的质量和价格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以OXRD、SEM等先进测试仪器,对新疆和田、青海格尔木以及江苏溧阳三个国内主要软玉矿区的软玉样品进行了结晶度分析和微观形貌的观察,发现其微观结构不同是造成各地软玉质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的热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科学》1984,(4):435-444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共包括四种矿物: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结晶差的或b轴无序的高岭石、7Å多水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我们将结晶良好的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分别视为这一演化系列的两个端元矿物,其余两种矿物则是演化系列的中间矿物。该系列中的矿物同属于1:1型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因而它们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在晶体结构上由于单位结构层沿c轴彼此堆叠的方式而引起从有序向无序变化,同时层间键力的减弱引起水分子进入,促使层间水的含量逐渐增大。基于以上特征,这一系列中的四种类型矿物受热以后的热效应很灵敏,详细研究它们在加热脱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加深对矿物特性的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煤的热谱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 《湖南地质》1990,9(1):60-64,77
煤的热谱(DTA、DSC、TG)特征与煤的其他物化特征参数一样,是煤大分子结构特征的反映,可作为研究煤化作用的参考和无烟煤分类的辅助标志。本文介绍了湖南省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热谱特征和试验所发现的热谱曲线、峰温与煤及瓦斯突出强度、无烟煤三小类的关系,并试验证明利用热分析曲线进行煤层对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我国所产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的四种不同类型的矿物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各类矿物的吸收特征,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脱水过程在红外光谱上的反映。 实验使用KBr压片法制备样品,在Perkin-Elmer 577型红外分光光度计记录红外光谱图。文中所用样品有江苏苏州与河北宣化的结晶完好的高岭石,广东清远清草岭与湖南谭家山的耐火粘土石,福建德化与湖南四青水库的多水高岭石以及四川叙永大树区与山西阳泉的水合多水高岭石。  相似文献   

17.
矿物材料热膨胀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锁在 《地学前缘》2000,7(2):467-472
热膨胀是矿物材料的重要属性之一 ,它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热膨胀系数的定量计算可分为经验晶体化学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定量计算是一种有效地获得热膨胀系数的方法 ,也是预测不同温度范围热膨胀系数的有效方法 ,通过定量计算获得大部分矿物的热膨胀系数是可能的。经验晶体化学方法只能获得有关矿物的平均热膨胀数据 ,而单纯的理论模型无法适应所有晶体结构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建立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必须应用经验晶体化学方法针对不同结构类型进行有效地调整。这样有必要对热膨胀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在此基础上根据矿物的热膨胀特性对矿物进行分类 ,然后再针对不同矿物类型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墨玉最近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被发现.对该玉石的宝石学、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其质地细腻,主要组成矿物有阳起石和铁阳起石(95%以上),呈显微毛毡状、柱状结构,含特征次要矿物黑硬绿泥石,并常含黄铁矿、磁黄铁矿.作为一种新型的墨玉成因矿床,大化墨玉产于辉绿岩与围岩碳酸盐岩的内接触带,是夕卡岩化后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与其他产地墨玉相比,宝石学特征基本相同,但大化墨玉成分上更富铁,主要由铁含量高的矿物组成,密度略偏高.其黑色是由高铁含量的阳起石-铁阳起石所致.  相似文献   

19.
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沉积盆地热历史及其对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是非常活致的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这方面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古地温研究办法、盆地热历史类型及热历史重建。作者认为恢复沉积盆地沉积热历史应重视后期地温场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热矿水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忠  鲁荣安 《地质论评》1994,40(3):221-228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在深入研究地质北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热矿水的含水介质,水动力场,水化学物和温度场的特征,划分了热矿水系统,探讨了热矿水的起源及形成机制,将山西热矿水的形成归纳为异常增温型和正常增温型两种基本模式,异常增温型又根据地质结构的不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差异,列举了三种典型模式,最后指出了寻找热矿水的方向,开发利用热矿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