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类养殖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贝类的大规模死亡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导致栉孔扇贝(C.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因是一种球形病毒(贺桂珍等, 2003;王崇明等,2002),养殖海区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是其大规模死亡的重要诱因(张福绥等,1999)。在多种胁迫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贝类抗病力下降、病原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大规模死亡。因此,系统地研究贝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环境胁迫作用的响应是十分必要的。 胁迫反应指胁迫因子引起的机体在生物体、组织及分子水平上的行为学、细胞学和生化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多种行为反应(Bayne et al.,1975)。贝类胁迫反应尤其是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相关报道很少。本文作者综述了国际有关贝类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贝类杂交及杂种优势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中国是个海水养殖大国,也是贝类养殖大国,贝类养殖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在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有20余种,但主要种类如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mopecten irradian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近江  相似文献   

3.
栉孔扇贝作为一种双壳贝类,其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栉孔扇贝养殖产业先后经历了自然采苗、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等过程,逐渐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浅海浮筏养殖品种。本文综述了中国栉孔扇贝养殖产业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其养殖和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数种单胞藻作为栉孔扇贝幼体饵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是我国北方广泛养殖的珍贵贝类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于栉孔扇贝的苗种需求量愈来愈大。自1974年以来,虽然许多单位对扇贝的人工育苗进行了试验,基本弄清了育苗的规律,但总的来说,仍然存在着单产量较低,生产不稳定等问题。影响扇贝育苗成败的因子很多。本文仅探讨不同饵料的育苗效果。过去扇贝育苗常用的  相似文献   

5.
栉孔扇贝体内寄生的病毒的分离纯化及其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传统海水养殖贝种,养殖范围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但是,近年来因病害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扇贝大规模死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进行多年,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病原感染实验及病原分离纯化等研究初步认为类立克次体是扇贝(包括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病原生物[1~4].在用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栉孔扇贝类立克次体时发现一种具囊膜的病毒粒子,本文首次报道栉孔扇贝体内该球形病毒纯化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于1998年7-9月,在发生贝类大规模死亡的山东工岛县和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选取濒死的栉孔扇贝,通过组织病理分析和电镜观察,发现大量寄生原核生物--衣原体样原核生物和类立克次氏体。病理学研究表明,寄生原核生物造成栉孔扇贝组织细胞严重病变,可能是引起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3年,对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栉孔扇贝养殖集中海区长岛县亚美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栉孔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环境理化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栉孔扇贝在养殖初期幼贝阶段死亡率较低,随后死亡率逐渐升高,至8月24日月死亡率达最高点71%.9月份以后死亡率开始下降.至10月份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似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高温(月平均23℃以上)可能是养殖栉孔扇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栉孔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扇贝死亡率呈现一致的趋势.在病原病理检测中,发现RLO的大量感染与组织细胞严重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在病原生物检测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枝原体原核生物(MLO)和类病毒(VLP)寄生.RLO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说明RLO是栉孔扇贝重要的病原菌.结合感染率和死亡率、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以及感染实验的结果分析,认为类立克次体(RLO)可能是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8.
山东沿岸夏季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在对夏季高温期山东沿海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山东沿岸栉孔扇贝养殖业发展的历史,生态,环境和种质等方面分析了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认为大规模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订养殖导致养殖环境的老化或恶化及栉孔扇贝抗逆能力下降,而在夏季高温期,海区饵料明显不足,栉孔扇贝本身消耗增大,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加剧及病原体大量滋生更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体内类支原体样生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登峰  吴信忠 《海洋学报》2002,24(4):141-144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方诸省传统的一种养殖贝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方海域养殖的栉孔扇贝灾难性的死亡事件屡有发生,1997年最甚.该贝一般呈现两个死亡高峰期:其一为春季(3~5月)死亡,在有些海区死亡率达50%以上;其二为夏季高温期(6~9月)死亡,一般在持续27℃以上高温天气(如在8月)死亡尤为严重,此期内死亡率高达80%以上,甚至有的海区100%死亡[1]1).  相似文献   

10.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在我国栉孔扇贝养殖业中出现了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新品种。对于养殖贝类来说 ,性成熟往往导致生长抑制、抗逆性下降和肉质下降。目前广泛开展的多倍体贝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不育的三倍体 ,充分利用三倍体的不育性和生长优势 ,为海水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栉孔扇贝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证实栉孔扇贝三倍体具养殖实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 farreri取自青岛太平…  相似文献   

11.
缩短栉孔扇贝养殖周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被人们誉为海珍品。据我们试验,缩短栉孔扇贝养殖生产周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选择好的海区 通过六个养殖周期的实践证明,栉孔扇贝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海区环境条件有重要关系。理想的海区包括: 1.海区潮流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少,流速选择在0.25—0.5米/秒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北部沿海一个非常重要的养殖种类。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是一类广泛存在、高度保守,在细胞能量和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作者利用BAC-FISH技术将两个包含栉孔扇贝NDPK基因的BAC克隆定位到染色体同一位置上,该结果验证了物理图谱相关contig组装的可靠性,同时NDPK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将对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结果将对栉孔扇贝染色体的深入研究以及染色体鉴别、图谱整合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取人工养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血淋巴,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硒化壳聚糖,作用1h后采用生化方法分别测定栉孔扇贝血细胞中的髓性过氧化物酶(MPO)和非特异性酯酶(NSE)的活力,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活性氧的含量。结果表明:加入硒化壳聚糖后,栉孔扇贝血细胞中依赖卤素的MPO、不依赖卤素的MPO、α-醋酸萘酯酶和α-丁酸萘酯酶的活力均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氢和活性氧的含量也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硒化壳聚糖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多种参与免疫防御的酶的活力和具有杀菌作用的免疫因子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因而硒化壳聚糖对栉孔扇贝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栉孔扇贝筏式养殖在山东省长岛已有21年的历史。1983~1993年连续出现扇贝大量死亡的现象,累计2万多亩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因此,迅速查明栉孔扇贝死亡的原因便成为扇贝养殖业的重要课题。 1 栉孔扇贝死亡原因 1.高温期进行分苗,使贝苗受到高温刺激,是引起扇贝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由于栉孔扇贝在分苗养成初期挂的水层偏浅,而在牡蛎繁殖高峰期内扇贝放养的水层又没有下调到深水层来避开牡蛎苗的附着水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问题的对策与应急措施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在对山东沿海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技术上提出了解决栉孔扇贝死亡问题的对策和应急措施,包括坚持可寺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意识,实施“外延稀养”战略等对策和改良种质,增强抗逆能力,切实合理降低养殖密度,研究死亡原因和防病措施,开展多元化养殖,建立浅海持续养殖示范区,保护栉孔扇贝自然种群和建立扇贝良种场等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对导致我国北方海区栉孔扇贝在养成期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已成为国内养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对致病原因的探查工作至今至少涉及到原核类微生物 (如立克次体 ,衣原体等 )、病毒、寄生原生动物、环境因子 (如饵料、水温等 )以及微生物等几方面[1~4,6~9]。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973)的资助下 ,我们自2000年1月起对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各种可能诱因分别从流行病学、环境、组织病理学以及病原学角度开展了深入、全面的调查与检测 [2]。在此基础上 ,本课题组新近又开展和完成了对栉孔扇贝各类可疑病原的…  相似文献   

17.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人工育苗已初步获得成功,现在正在试验工厂化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中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防除浮游敌害生物即是一个突出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 et Preston)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人工育苗已初步获得成功,现在正在试验工厂化人工育苗。但人工育苗中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何防除浮游敌害生物即是一个突出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混合家系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认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的关系,达到通过直观可见形状判断非直观性状,在栉孔扇贝苗种培育中指导种贝挑选工作的目的,本实验将600余只扇贝分别于三个不同纬度养殖环境(山东青岛、山东荣成和辽宁大连)下养殖一年后测量其性状数据,包括壳长、壳高、壳宽、体重,进行壳尺寸性状对体重性状的通径分析。偏回归系数统计表明,除大连海域壳长对体重的偏回归系数为0.266,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参数对体重均极显著(P0.01),表明大多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共线性关系。对各个海域建立以壳尺寸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得出通径系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指数以及各参数对体重的决定系数,计算出了不同养殖地点的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通径分析显示,对青岛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对荣成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而对大连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宽。因此,以体重为目标挑选青岛海域的种贝时,应以壳高为优先选择指标;挑选荣成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长;挑选大连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宽。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的通径分析为栉孔扇贝亲贝的挑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董正  曾启繁  刘亮洁  王师 《海洋与湖沼》2021,52(5):1273-1283
栉孔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之一,但养殖扇贝陆续暴发大规模细菌性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深入研究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是改良种质、培育抗病品系的必要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Smad基因可以通过调控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ε)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和功能极化,在引发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Smad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脊椎动物中,在海洋贝类中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对栉孔扇贝的Smad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发生、共表达网络的构建、以及鳗弧菌侵染的免疫应答分析,以解析贝类Smad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机制和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mad3和Smad6可能在两侧对称动物的共同祖先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栉孔扇贝Smad5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协同表达;受鳗弧菌侵染后,血淋巴中的Smad5显著上调,说明Smad5基因可能通过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贝类Smad基因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