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气象计量检定是气象业务和现代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条例》,保证气象计量制度的统一和气象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为气象业务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技术保障。l气象计量检定业务建设工.里气象计量检定系统建设新疆的气象计量检定工作,开始于50年代,当时自治区气象局建立了计量检定所,以后根据统一规划、经济合理、就地就近、方便工作、利于管理的原则,先后建立了伊犁、塔城、哈密、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7个地州局的计量检定单位…  相似文献   

2.
分析陕西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现状,逐步探索新的自动站现场计量保障模式,调整计量业务布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全省计量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气象计量检定工作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分析陕西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现状,逐步探索新的自动站现场计量保障模式,调整计量业务布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全省计量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气象计量检定工作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管理工作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资源,通过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原理及通信技术等,实现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全面提升青海省气象计量栓定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是省级气象计量部门的业务应用平台, 以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系统基于现有省级气象计量标准硬件设备,辅之以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采用B/S和C/S软件开发模式,实现检定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该系统包含计量业务管理和自动化检定两个子系统,共用同一个检定数据库。计量业务管理子系统由仪器收发、常规仪器检修、系统管理、预警超检、报表处理、综合查询统计、计量器具管理等模块组成;自动化检定子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雨量等传感器的自动化检测,能够自动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原始记录和检测证书。系统的业务应用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  相似文献   

6.
姚爱国 《青海气象》2010,(3):43-44,42
气象计量是气象装备技术保障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本文以气象业务的发展、国家对气象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要求为依据,以提升青海省气象计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从分析现状和问题入手,对青海省气象计量工作提出了一些今后需加强、改进及完善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省级气象计量(实验室)检定自动化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气探测自动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仪器的检定必须同步发展,由此对省级气象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设计思想、具体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多要素气象计量自动化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发扬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较全面的完成了“九五”期间气象探测、现代化建设、预报服务和装备等项工作,使气象部门增强了活力,业务队伍得到壮大,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良好的气象服务为我省经济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气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气象业务均衡发展(-)台站观测环境明显改善,气象探测质量稳步提高气象探测是基本气象业务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预报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全省各级台站在省局部署安排下,积极努力,共有…  相似文献   

9.
许焱 《湖北气象》1997,(4):40-4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计量检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气象专业计量检定也不例外。湖北省气象计量检定所1996年度计量检定专业服务情况表明:一些单位在送检仪器时,不仅要求提供检定证书,而且要求提供计量检定授权证书和标准等级证书。从这一个侧面说明,用户的法制观念在逐步增强。另外,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5月颁布了《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要求加强计量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因此,用系统工程学思想来思考气象计量检定的体系建设问题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针对这一现实,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气象计量检定工作的管理实践,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本气象业务是相对于气象部门开展的气象服务和科技产业而言的气象业务,它主要包括大气探测业务、气象预报服务、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科研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部门进行的主要业务工作。基本气象业务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气象部门生存、社会地位提高和自身发展。因此,加强基本气象业务建设及其管理始终是气象部门的生命线工程。一吉林省基本气象业务的现状(一)大气探测业务我省的大气探测业务主要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雷达测雨、气象卫星遥感和特种观测。1地面气象观测。我省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53…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气象计量检定机构在组织和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在编制比对方案、参考值来源、结果评价方法、粗大误差的剔除、比对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气象计量实验室能力。通过开展气象计量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确立气象计量检定机构在社会上的专业计量检定地位,确保各计量标准量值的准确、可靠、一致,也为考察各实验室计量检定人员技术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更好地开展气象计量检定工作,可以识别与同行各机构之间存在的差异,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自身的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20-2022年四川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项,从PDCA循环、体系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16)标准条款、观测任务四个方面总结市县两级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运行建议。结果表明,市县两级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意识、装备、数据、运行四个方面,其中装备仓储环境、计量检定、维护维修、文件记录管理尤为突出。可以通过持续推进体系文件修订、常态化运行、宣贯培训来提升体系与市县两级观测业务的融合程度和运行效果,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气象计量检定机构组织和实施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在编制比对方案、参考值来源、结果评价方法、比对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气象计量实验室能力。通过开展气象计量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确立气象计量检定机构在社会上的专业计量检定地位。比对是验证实验室测量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2011年由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气象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国家气象计量站为主导实验室开展的大气压力量值比对。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共计8个,比对方式采用了星形比对方式,比对结果的评价采用归一化偏差值方法,比对结果表明所有参比实验室所声明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既有气象温度自动检定系统无法满足传感器年检量不断攀升的现状,为实现温度检定全程无人参与,提出一种基于机械臂的温度传感器检定系统。首先设计系统的并行控制工作模式及总体架构,然后指出搭建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现场通信抗干扰,即分析电源共地、磁场环境、现场通信等要素共同作用使标准器示值持续跳变问题,最后提出一种抗干扰方法,并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标准器示值回复至稳定状态,充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适合自动气象站常规传感器现场检测的系统,主要介绍了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和基于测试数据分析的传感器故障判断方法。在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的测试中引入经实验室检定的传感器作为标准器,与待测传感器在同环境下同步测试,经统计学分析实现待测传感器的4种工作状态自动分类;分析风向传感器输出格雷码的码位关系,设计9个不同于计量检定规程的特定测试方位,实现对全部输出码位的检测;在风速和雨量传感器的现场检测中模拟实验室检定流程,达到准实验室检定效果。该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气象装备一线保障中,性能稳定,满足保障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评价西北区域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总结实施实验间比对工作的经验,提高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参加比对的计量检定实验室分别对气压、温度、湿度、风速比对样品进行比对试验,用归一化偏差(En)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检定的温度、湿度、气压实验室比对结果为满意,风速实验室比对结果为较满意。该次比对的实验数据客观、真实、可信,是对各参加比对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的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技术机构检定装置的测量能力、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标准装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天气预报检验分析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适应精细化预报和业务管理的发展需求,国家气象中心建设开发了基于Web的国家级天气预报检验分析系统。系统分为预报检验、检验文件解析处理、检验数据查询分析与检验平台管理4个功能模块,关键技术包括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开放式的算法模块管理与调度和检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系统建立了规范高效的检验业务数据流程,兼容处理预报分析制作系统(MICAPS)数据、GRIB2数据、城镇报数据、自动气象站数据等其他专业气象数据,涵盖了国家级省级智能网格预报、全国城镇天气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大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等数十项检验业务产品,给出了空间分布、柱状图及数据表格等展现形式。系统为全国各级预报员、模式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预报检验反馈信息,为各省以及国家级预报业务考核提供了信息支撑;同时系统提供逐旬、月、年度的智能网格预报以及城镇天气预报的检验结果对比,有力支撑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业务研发和业务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保证气象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提出了考虑随机误差传递的高空气象秒级数据快速校验方法。对高空气象秒级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中心化处理、特征点提取。数据中心化的处理方式为实施各组数据的加权平均处理,获得新的数据组作为基准数据;特征点提取使用的处理方法为遍历法,需要遍历全部数据点。考虑数据获取过程中的随机误差传递情况,对预处理后的高空气象秒级数据实施空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与对比源反演CSI(Contrast Source Inversion)算法构建基于CSI-EEMD的高空气象秒级数据快速校验模型,实施数据得到快速校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4个气象站数据的快速校验,校验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均低于0.1,实现了数据的质量控制。【结论】将该方法应用于气象站数据校验中,可以实现精准度的数据校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韩广鲁  边文超  孙嫣  任燕 《气象科技》2014,42(5):773-776
根据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检定规程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与方法,以实验室检定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为例,通过逐项分析误差来源及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针对各分量分别使用不同的评定方法和数学方法计算了各项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给出了实验室检定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扩展不确定度:在大小两种雨强下,测量不确定度均为U95=0.14mm,包含因子k95=2.06。经传递比较法验证,评出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满足了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该研究完善了雨量传感器的实验室检定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气象物资供应的管理效率、管理质量以及保障能力研制了本系统。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采用B/S架构,以成熟可靠的开源软件Tomcat作为软件服务器并采用安全性较高的DB2数据库,实现了采购、调拨、领用借用、资产管理、检定维修、设备管理、报废、项目等业务的流程化管理,从而使相关人员更高效、更规范地做好气象探测中心的气象装备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