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地质译丛》2014,(1):16-16
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深水、非常规油气推动世界油气工业出现新版图,天然气发展迈入黄金期,科技进步在其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涌现出一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科技研究所持续跟踪研究世界石油工业技术发展动向,按照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等原则,从上下游众多前沿技术中筛选出15项前沿技术在《石油商报》中加以简要介绍,以期对推动我国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译丛》2009,(2):22-22
中石油著名钻井专家、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孙宁撰文阐述了世界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钻井是石油工业的“龙头”,钻井的投资占整个石油工业上游投资的一半左右。钻井工程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石油勘探开发的成败,决定着石油上游业务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工业的现状和前景张振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状况海洋石油总公司1982年初成立之后,既根据同年国务院发布的“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作为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法人,全面负责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勘探和开采。通过四轮对...  相似文献   

4.
海上溢油与治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世界海洋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及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许多沿海国家都在开展与海上溢油有关的研究,发展溢油治理技术和设备,建立溢油应急反应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溢油事件及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海上溢油的治理技术、部分国家的研究情况和溢油应急反应队伍的建设情况。最后,就我国的海上溢油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风暴潮灾害对近海企业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友法 《海洋预报》2002,19(1):55-58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位于天津港对岸,主业是从事渤海湾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海上勘探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台风、风暴潮、海冰等海洋灾害对海上石油勘探造成巨大威胁。随着近海石油工业的发展,企业加强了对风暴潮灾的防范,油田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当好参谋,采取积极的防御对策。对策中以防为主,以抢为辅,以抢为辅,减小风暴潮灾害对企业的影响,保证了社会安全,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不断深化,给海洋开发增添了新的活力。出现了新的局面。主要特征是:海洋开发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受到普遍重视,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兴的海洋产业,特别是近海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传统的海洋产业实行战略转变初见成效;为海洋开发服务的产业,已成为海洋开发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海洋技木产业需要“中介”孙吉亭(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领域已由传统的“捕鱼摸虾”扩展到海水增养殖业。海洋石油工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等,海洋科技在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改,新兴海洋产业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油气地质理论应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一方面为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促进地学领域各相关学科,如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地史学等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凌  宋泽明 《海洋通报》2020,39(6):641-650
在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科技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推动力,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三阶段 DEA 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测算 2006—2018 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 建立 Tobit 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 2006—2018 年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海洋科技创新规模效率过低是限制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政府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规模、企业科技研发强度、科研机构研发能力、科技人才专业素质和科技人才组成结构等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应通过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核心主导下的区域协调机制,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规模化水平,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1世纪后,海洋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势必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海洋渔业是人类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产业之一,“海洋强国”战略通过“科技效应”和“环保效益”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应用双重差分法,以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对照组,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进行评价。就海洋渔业整体而言,“环保效应”大于“科技效应”,“海洋强国”战略并未推动海洋渔业产量的整体发展。进一步细分发现,“环保效应”对海洋捕捞业影响较大,而“科技效应”对海水养殖业影响较大。“海洋强国”战略抑制海洋产业的粗放式发展,对海洋产业的全面提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