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黑龙江省龙江县朱家坎附近(大兴安岭东坡)的白土山剖面,曾是东北下更新统地层的模式剖面,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受到地质、地理工作者的重视。195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白土山的第四纪地层命名为白土山组,其时代为早更新世,其底界为第四纪的下限。此后,白土山组被广泛地引用和对比。白土山组地层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为第四纪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之一,所以,研究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大黑山砾岩,指伊通放牛沟地区赋存于“呼兰群”海退系列地层与上部火山岩之间的变质砾岩,以大黑山等地出露最佳,发育较好,故名之。对此,前人均以火山角砾岩相称,后来虽有“安山质胶结的砾岩”一说,但仍归之于火山岩中,对其地质意义很少提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实际资料,叙述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征。与中国晚三叠世火山岩对比较吻合。且以较丰富的古生物及同位素年龄资料论证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时代属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4.
清河镇群白砬子组之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砬子组”为“清河镇群”(四合顺组、北大沟组、吴家堡子组、白砬子组)最顶部的一个组,主要分布于清河断裂带的南、北两侧,并因其含深水相“微体化石”而引起过讨论。新的地质调查成果证明:清河断裂带北“白砬子组”为钙质大理岩和碱性玄武岩(细碧岩)-二长安山岩-石英角斑岩岩石系列的变质火山岩,产震旦纪微古植物化石;清河断裂带南“白砬子组”为镁质大理岩、单陆屑石英(砂)岩和英安岩-流纹岩岩石系列的变质火山岩,变质变形作用均较西邻汎河地区中元古代地层强,而且未发现后者所产之叠层石及微古植物,地质时代可暂推定为古元古代。这表明清河断裂带南、北白砬子组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不同性质、不同时期沉积盆地中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岩石地层,暂可分别以芦家堡子岩组和西保安岩组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路白山、夹白山及雅满苏一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研究,厘定了石炭系地层序列,划分出了NFEA1带、四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组合,确定雅满苏组下段、中段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亚纪大塘世旧司期-上司期,上段时代为大塘世德坞期,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有关的火山岩层位多为大塘世旧司期.根据古生物化石组合确定了底坎尔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亚纪威宁世罗苏期,土古土布拉克组时代为威宁世滑石板期,与火山岩型铁矿有关的火山岩层位为威宁世滑石板期.此外,通过区域岩石地层对比及地层时代研究,认为前人在雅满苏组之下所划分的小热泉子组在区域上可出现在雅满苏组的中下部,层位极不稳定,应予废弃.在上述年代地层序列的研究基础上,最后对觉罗塔格地区石炭纪大地构造背景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近期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吉林省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在吉中一延边造山带地区新发现了新元古代地层及中、新元古代花岗岩;在延边开山屯地区发现了晚石炭世华夏植物群;确定了石头口门地区石炭纪细碧角斑岩系的存在;重新厘定了延边地区柯岛群的岩石地层含义及其时代属性;重新建立了白头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系及松辽平原东缘的第四纪地层层序,并对长白山火山稳定性进行了重新评价;确认了伊通—敦化—珲春晚二叠世—早三叠世I—A型花岗岩的存在;提出了夹皮沟地区太古宙地质体为独立变质地体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实际资料,叙述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特征。与中国晚三叠世火山对比较吻合。且以较丰富的古生物及同位素年龄资料论证了西土山火山岩的地质时代属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8.
卡拉麦里地区洋—陆转换是中亚增生造山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其对准噶尔石炭纪盆地发育与演化以及油气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厘定卡拉麦里洋的闭合时限是揭示洋—陆转换的关键。但卡拉麦里地区的石炭纪地层划分尚未统一,严重制约了对该洋盆演化过程的认识。本文在回顾总结卡拉麦里地区的石炭纪地层划分沿革的基础上,基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层以及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卡拉麦里断裂南侧的石炭纪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建立了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研究结果显示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地层层序在结构上具有东西分段差异。卡拉麦里东段(双井子地区)和西段(白碱沟地区)下石炭统底部均为滴水泉组碎屑沉积,时代为359~350 Ma;其上覆地层均为松喀尔苏组a段,是一套火山—沉积序列,其顶、底火山岩年龄将其形成时代限定为350~332 Ma;松喀尔苏组b段碎屑沉积仅发育在卡拉麦里西段,其时代为332~323 Ma;西段上石炭统为巴塔玛依内山组,是一套火山—沉积序列,其测得最老和最年轻的火山岩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323~306.5 Ma;而东段上石炭统为石钱滩组碎屑沉积,在盆内偶见火山碎屑岩及火山岩,时代为308~299 Ma...  相似文献   

9.
东北“白土山冰期”沉积物成因与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龙江县朱家坎附近的白土山剖面,曾是东北研究下更新统地层的模式剖面,195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其命名为白土山组,其时代为早更新世,它的底界为第四纪的下限。关于成因,一些学者曾认为是冰川、冰水沉积。此后,白土山组被广泛地引用和对比。因此,对白土山组地层的研究,是解决东北是否存在古冰川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郎山组地层是西藏冈底斯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纪地层,其时代与形成环境对于认识藏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在西藏改则县洞错地区郎山组中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对该火山岩(英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值为(88.7±1.1)Ma,指示该区的郎山组地层应属于上白垩统,而非之前认为的下白垩统.进一步通过岩石化学分析发现,该火山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LREE富集且有轻微的负Eu异常特征,表明冈底斯带北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期因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作用曾发生显著的岩浆活动,导致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郎山组地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对郎山组地层时代的重新认定结果以及其中火山岩夹层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为研究该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表明需要重新认识藏南地区郎山组地层的区域地质与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人将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与北部保山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等同起来,认为是海相喷发的产物。本次调查工作揭示,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缺乏沉积夹层,与北部保山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喷发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其岩石学、地球化学、宏观地质特征均表明,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具大陆溢流相喷发机制,为陆相喷发产物。同时,年龄测定结果(264 Ma)及其与下伏和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表明,卧牛寺组火山岩的喷发时期为早二叠世,为卧牛寺组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白盆地是中生代形成的一个火山-沉积盆地,位于吉林省南部,即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勘探的地区之一。由于缺乏地质年代学研究,长白盆地充填的所谓“长白组”火山岩的划分和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严重制约了区域地层对比工作。本文对采自长白盆地的2件中生代火山岩样品开展了锆石U-Pb测年工作,结果显示这套火山岩形成于约116—113 Ma,即早白垩世阿普特晚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晚三叠世或中—晚侏罗世。根据测年结果,长白盆地充填的火山岩地层与临江市四道沟地区的四道沟组、通化盆地的三棵榆树组、辽源盆地的安民组及松辽盆地的营城组可以对比。通过考证前人在长白组层型所在的义和盆地开展的地层学研究,本文认为长白盆地的中生代火山岩与长白组的定义不符。此外,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前人建立的长白组仅分布于义和盆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吉林南部中生代地层的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1995,19(4):287-290
综合考虑松辽分水岭东段地区白土山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地貌部位及第四纪以来松辽分水岭的演化过程、松辽水系的变迁,认为其为河流冲积物,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剖面、接触关系、区域地层对比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研究,将发育于大兴安岭地区原满克头鄂博组下部的一套杂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夹火山岩组合的地层厘定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与燕辽地区之土城子组有较好的可比性.研究区土城子组的发现,一是填补了研究区土城子组的空白;二是通过对该组形成时代的讨论以及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研究,为该区与燕辽地区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地质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晶晶  李英杰  林敏  姚海龙  赵东芳  陈显婷  刘志斌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22-2023060022
针对白音高老组地层划分混乱、演化背景不清、火山岩地层层序及火山机构研究薄弱等问题,本文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桑杰敖包地区发育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将其划分为构成完整沉积—喷发旋回的3个岩性段,分别为: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岩浆从早期至晚期具有由酸性向中性演化的特征。发育火山沉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等火山岩相,圈定出6个V级火山机构。根据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确定了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二段流纹岩形成于135. 0±1. 0 Ma,时代为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SiO2含量介于69. 56%~71. 11%,K2O含量介于3. 96%~4. 39%,K2O/Na2O值在0. 69~1. 03之间,A/CNK值为0. 97~1. 07,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Rb、K、Th、U等相对富集,Sr、Ti、Nb、Ta、P等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前者富集程度高于后者,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海鸥式”,符合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前人研究及数据分析,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因此,本研究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厘定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及构造背景提供了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白音高老组地层划分混乱、演化背景不清、火山岩地层层序及火山机构研究薄弱等问题,笔者等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桑杰敖包地区发育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将其划分为构成完整沉积—喷发旋回的3个岩性段,分别为: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岩浆从早期至晚期具有由酸性向中性演化的特征。发育火山沉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等火山岩相,圈定出6个V级火山机构。根据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确定了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二段流纹岩形成于135. 0±1. 0 Ma,时代为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SiO2含量介于69. 56%~71. 11%,K2O含量介于3. 96%~4. 39%,K2O/Na2O值在0. 69~1. 03之间,A/CNK值为0. 97~1. 07,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Rb、K、Th、U等相对富集,Sr、Ti、Nb、Ta、P等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前者富集程度高于后者,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海鸥式”,符合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前人研究及数据分析,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因此,本研究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厘定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及构造背景提供了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河北张家口市西北南天门、万全一带,在晚侏罗世火山岩之上,早第三纪玄武岩之下分布一套陆相红色砂砾岩(图1),巴尔博(Barbour1924)称“南天门砾岩”。其后,在《张家口附近地质志》(1929)中称“南天门层”,并根据植物化石,将其时代列为早白垩世。在以后的地质工作中一直沿用此地层名称及时代归属。我队(1959)称“南天门组”,时代列为晚侏罗世。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将“南天门砾岩”及其下的火山岩统称“南天门群”,此外,宣化地质学校(1959)、河北煤管局(1961)也先后对这套地层作了划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伊通地区白土山组地层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新民 《吉林地质》1990,9(1):69-73
伊通火山群周围分布的砂砾石层定为第四系早更新世白土山组,通过对大孤山、西尖山采用K—Ar稀释法测定,分别为8.70Ma、20.80Ma;该地层孢粉组合以栎、榆、桦属花粉占优势,松柏类花粉含量较高,为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环境。故应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水曲柳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同位素年龄讨论侏罗、白垩纪火山岩系地层的时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前言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非常发育,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系地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地层、古生物、岩石、大地构造、同位素地质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大量资料,为火山岩系地层时代的确定、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很大实际价值。自1973年以来,我们对宁芜、庐枞地区作了系统的年代学工作,并对测定得到的部分年龄数据作过报道,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其它几个火山岩盆地,浙江、福建以及冀北、辽西等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系,进行了剖面观察和年龄测定工作。下面就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和研究,来讨论这套火山岩系地层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层分布、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对近几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存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将光华组修订为大兴安岭北部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含有Nesto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两大套酸性火山岩之间超覆于其他老地层之上的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下白垩统龙江组;龙江组底部的不整合是该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