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探明,鱼类有着奇特的“语言”一一声音信息。鱼的“语言”相当复杂,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声音信息。成群的青鱼会发出小鸟一样的叽叽声音,沙丁鱼群会发出如同海浪拍岸的哗啦哗啦声,小鲶鱼发出的声音像蜜蜂发出的嗡翁叫,冷球鱼则会发出犹如人打鼾的呼噜呼噜声,其他的如黄鱼发出咕咕叫,黑背鲲会发出沙沙沙声,驼背鳟的声音咚咚响等。最早人们认为鱼类发声是靠发声器官。但是,研究结果发现,鱼类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而是利用它们躯体上的其他器官来“兼职”发声的。如产于长江  相似文献   

2.
鱼类在水下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声音,其中鱼鳔发出的声音最响,它是鱼类交流信息的一种“语言”。鱼类交往时使用的音频范围为20~1200赫兹,人耳能听见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但是人耳为什么很难听见鱼音呢?原来,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空气中快4.5倍,水越深压力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鱼类无需发出很响的声音,便能取得很好的音响效果。人耳要听到鱼音,一般必须借助水下听音器。海洋中的事确实奇妙,1984年夏季的一天深夜,行驶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的一艘客轮上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在水下安放一个水音器,就能听到鱼类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鲶鱼发出的声音,犹如蜜蜂“嗡嗡”飞来;成群的青鱼游来,发出像小鸟一样的“叽叽”声;黑背鲲的叫声,如同风刮树叶,“沙沙”作响;沙丁鱼群的喧哗,宛如静夜浪涛拍岸,“哗啦,哗啦”;冷球鱼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仿锦人在打鼾;驼背鳟发出“咚咚”声,好像在敲山鼓……  相似文献   

4.
在江河湖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的鱼类,它们在水中漫游,仿佛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其实不然,鱼类也能发现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梅童鱼的群体发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重要的海洋生物噪声现象是海洋生物的群体发声。这些声音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是某些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洋动物发声中,鱼类发声是很主要的。如石首鱼类,国外俗称鼓鱼或鸣鱼,以能发出明显的声音而著称。在我国沿海近岸石首鱼类分布很广,其中尤以大黄鱼群体发声最为强烈,其他如黄姑鱼、(鱼免)鱼、毛鲿鱼等石首鱼类也有明显的群体发声现象。梅童鱼属是我国石首鱼类中常见的一种小鱼,体长一般为80—160毫米,其分布范围较窄,一般限于中国沿海。在南海近岸海区,每年春、夏之间梅童鱼生殖季节,大量个体鱼发出的群体声所造成的噪声是这一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  相似文献   

6.
孙洁 《海洋世界》2011,(8):52-54
同样是小须鲸“啵嘤”声转换成的图像,一排被拉长的绿色的“小水滴”如同孔雀的羽毛,细腻、柔软,传递给人们小须鲸声音的柔韧质感.这幅图相较于之前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转化的图形来说,更好的捕捉了鲸类的声音特征:脉冲,也就是图中绿色的“小水滴”.非常明显,菲舍尔更喜欢一种比较不常用的数学方法——小波变换,这种方法可以将声音分解成...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和软体动物,会对水体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被环境专家用来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天然监测器”。大西洋里的幼鲑,在清洁的水域中生活时非常悠闲自得。可是,一旦游到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污染物的水体中,便会进行静腮动作,产生换气的停顿,从而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因此,这种“咳嗽反应”也就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一种标志。科学家利用鱼口一张一闭的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绘制出大量的测定关系图。根据鱼的咳嗽状态对照“关系曲线”,便可以随时掌握水质污染的…  相似文献   

8.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10):2-3
南极科学家解开南极洲怪声之谜 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极洲,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极小须鲸在水下发出的叫声。这种奇怪的声音最早是在50多年前由潜水艇探测到的。那些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对这种鸭子一样的声音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水面上听不到水里的鱼所发出的声音,觉得鱼在水里总是静悄悄的。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500倍,所以鱼所发出的游动时的声音、鳃盖的闭合声、鱼鳔的响亮声都在水的介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水里各种鱼在各种时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声音来互邀同类,集聚在一起,成群地游泳。我们可以从水听器中听到水中各种鱼的声音,并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大黄鱼在产卵前发出“吱、吱”  相似文献   

10.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 Cuvier)俗称江猪,属鲸目(Cetacea),齿鯨亚目(Odontoceti),鼠海豚科,是海豚类中最小型的一种,也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一种近岸小型无鰭鼠海豚。一般体长不超过2米,体重约30-80公斤,如图1照片所示。 江豚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祥,能发出多变的声信号,而且每一种声信号都受其生态行为的支配。发声系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官能。海豚用其发射的声信号测定水下目标的距离、方位和大小,以至判断其形状,因而能有效的绕过障碍,避开或驱逐来犯之敌。依靠其声信号能更有效的捕获足够的食物,营养自身,抚育后代。声信号是海洋哺乳类动物在自然界进行生存斗争的有利武器。声信号又是海洋哺乳动物的语言,借以进行“社会”联络和通讯,甚至教育它们的后代。为此。人们把它们的这种功能称作“第六官能”(sixth sense)。 观察海兽类的声学行为,测试分析其声信号的结构和物理特性,是揭示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的机制,破译其“语言”奥密所必不可少的一步。从而将为驯养它们成为人类的水下得力“助手”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案,也将为仿生学等新的学科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本实验是为了把江豚驯养成“水下警犬”使其在海湾、河口进行人工放养鱼群的放牧,以及协助人类进行水下作业等目的而进行的基础工作,也是研究海洋哺乳动物回声定位的发射与接收机制的探索。实验工作是在一定的半自然条件下,对江豚某些生态行为下的声信号作了较详细的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鱼跃找说法     
不论是在湖里,还是在海边,经常可以看到有鱼跃出水面。鱼类为什么要跳出水面,所有的鱼都会跳高吗?其实,在鱼类中,并非所有的鱼都有跳高的习性。鱼类跳高的原因也很复杂。有一种鱼叫巨前鲾鲼,这种鱼身体很笨重,体长约7米,体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跳出水面的高度有1.5米,由于它体态笨拙,落在水面的声音像开炮一样,几十米远都能听到。鲑鱼,也是能跳的“高手”。尤其在生殖时期,更是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方言,南腔北调,蔚为大观。那么海洋动物有没有方言呢?有趣的是,海洋动物界不仅存在着“语言”,而且也有不同的“方言”。南极洲素有“海豹之乡”的称号,特别是那嘴旁长着两丛疏密有致胡须的威德尔海豹,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爱。几年前,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用电脑研究栖息在南极半岛海域和麦克默多海峡两个不同地区的几百只威德尔海豹从海中发出的声音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即这两群海豹之间不仅有双方可以理解的“普通话”,而且也有各自的地方语即“方言”。据统计,南极半岛海域的海豹语言由21种叫声组成,而麦克默多海峡的海豹却用34种叫声来传递信息。在这两组叫声中,有一些是相同的或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
雷霁霖 《海洋科学》1987,11(3):68-70
近十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使许多经济鱼类的再生能力遭到难以逆转的破坏;人工养殖又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快速发展,致使鱼类产品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这一境况的出现,对素有“靠海吃海”习惯的沿海群众来说,无疑影响很大,人们长期吃不到鱼或吃不到好鱼,自然就会发出“吃鱼难”的呼声。这呼声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鱼肉蛋白的迫  相似文献   

14.
“击鼓”求爱:在春天产卵期,雄性黑线鳕鼓起气泡,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像击鼓那样,以此来召雌鱼。当雌鱼被这种鼓声渐渐吸引过来时,雄鱼便会加快发声,直到这种声音成为一种嗡嗡声为止。如果有几条雄鱼同时向一条雌鱼求爱,那么,谁“击鼓”时间最长,谁会赢得雌鱼的爱情。婚前考验:地中海有一种鳗鱼,当雄鱼向雌鱼求婚时,雄鱼首先得经过照料一堆鱼卵的资格考验。一两天后,雌鱼返回原处,如果交给雄鱼的鱼卵依然存在,它就会与雄鱼交配;反之,它会扭头就走,不和雄鱼交配。  相似文献   

15.
船在海上航行,我们往往只能听到海鸟的啾啾声,浪涛的哗哗声,总以为大海是个静谧的王国,而那些品种繁多的无数鱼类,全是“哑吧公民”。其实不然,经过科学家的长期观察和试听结果,确认大多数鱼类都能发音,且频率可达4800赫兹左右,整个海洋是鱼音繁杂的世界.各种鱼类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鱼类能说能听,它们并无外耳,但骨头内部却藏着能起听觉作用的内耳,可  相似文献   

16.
动物借助种种通道,彼此间传递信息的事实,已完全被承认。鱼类生物声的著名研究者W.N.Tovolga提出:许多鱼类用声音实现种间和种内通信的见解不无道理。鱼类生物声问题是现代鱼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水下生物声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二次  相似文献   

17.
哈格 《海洋世界》2021,(3):42-51
“白鲟已经没了。保护其他极度濒危鱼类,要越快越好,不然就没机会了。”这是著名鲟类专家,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发出的沉痛呼声。今年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瑞士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新鱼类,它们既可在水里生活,又可在陆上生活,甚至会飞,人们叫它水陆空“三栖”鱼。这种鱼是基因工程师借助遗传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杂交变种新鱼类。这种三栖鱼具有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1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极洲,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极小须鲸在水下发出的叫声。这种奇怪的声音最早是在50多年前由潜水艇探测到的。那些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对这种鸭子一样的声音感到惊奇。从那以后,这种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10,(1):6-6
海水酸化的恶果再添一项——噪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海水酸化也愈发严重,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珊瑚死亡、藻类疯长、鱼类耳骨形状异常。一项研究表明,海水化学性质的变化还可能导致深海声环境的改变,使一些依靠声音来测量水深的动物因为周围太吵而无法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