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水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水产养殖中药物的滥用和非法使用问题严重,药物在水产品中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伴随中国加入WTO。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中国水产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水产品出口在短时间内多次遭遇“绿色壁垒”。自2002年1月25日欧盟宣布对中国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实行禁运后,中国水产品出口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对水产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国外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早,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水产养殖中各类常用的抗菌药物在鱼、虾体内的残留研究现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对中国水产养殖中药物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见水产药物对海洋弧菌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晓玲  张岩  李健 《海洋科学》1996,20(4):9-11
当前市场上的水产药物种类多、销量大,但究其药效及质量则参差不齐。本文从水产药物对养殖水体中细菌含量的影响,及水产药物对致病海洋弧菌的药物敏感性两个方面,评价了15种常见的水产药物的药效。l材料与方法1.1药物来源15种实验药物均由生产厂家提供。1.2实验菌株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购自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坎贝氏弧菌由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提供。1.3培养基细菌培养基为蛋白胨5g,酵母膏1g,磷酸高铁0.1g,琼脂20g,陈海水1000ml(pH7.6,105kpa灭菌20min)。弧菌培养基购自上海生物…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性地介绍了发生在海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包括弧菌现、链球菌症、卡诺氏菌症、细菌性肾病、巴斯德氏杀菌症、爱德华氏症、滑走细菌症和杀鲑气单胞菌症等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病原菌特征,通过遗传育种筛选有抗病力的养殖品种是人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鱼类抗病能力方差分析研究及抗病育种的方法研究,免疫接种是提高养殖鱼类对某一特定性病原菌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有三十多种菌苗上市,通过使用免疫刺激剂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已显示一定的应用前景,虽然抗菌素由于存在抗药菌株和鱼体残留,但它仍是目前对细菌性疾病疾病的常规疗法,而海洋藻类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它将会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鱼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medicine)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是中国医药的愧宝。它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且其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还具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菌防病能力。另外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进一步开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成为必然趋势。1体外…  相似文献   

5.
水产药物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动物疾病发生日益严重,水产药物是随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同时得到开发的。现用水产药物基本上都是直接借用现成的兽药,而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于水中的变温动物,与陆生动物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水产药物开发应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特性,包括其使用方法进行研制,使其实用、普及。本文综述了水产药物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水产药物开发时引起重视。一、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为使药物产生疗效,要求药物被养殖动物吸收后,能分布到预定的靶器官,或且在这些靶器官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维持一定时间。这就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体Serioladumerili弧菌病致病菌对 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测定了磺胺类药物、先锋必素等 4种抗菌性较强的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最小抑菌时间 (MIT)。磺胺类药物的MIC和MBC最低 ,MIT最小。进一步的小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体弧菌病的发生 ,对该病的治愈率达75% ,是治疗高体弧菌病的首选药物。文中还强调了对养殖环境中致病菌的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克强 《海洋科学》1995,19(6):68-69
全身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是一种重要的弧菌病,主要影响幼虾和成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可以造成整池对虾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死亡,是对虾养成期间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对虾红腿病,我们在室内进行了药物饵料筛选试验,在筛选的基础上,研制出复合抗菌药物(FTL),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和方法1.l室内药物筛选试验试验用病虾1991年7月采自青岛黄岛区对虾养殖场,病虾体长约6.5cm,病症表现为游泳足、步足和其它附肢及尾扇变红。病虾取回后放于室内暂养,试验…  相似文献   

8.
鳗鲡气单胞菌引起的烂尾病病原菌抑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三株烂尾病病原菌(气单胞菌)对31种药物及不同配合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4种药物及配合药物HP对三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配合药物HP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渔业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各种鱼病的爆发成了影响渔业养殖的制约因素之一,对鱼病防治与控制问题也相应突出出来。研究安全、有效抗防病药物和添加剂十分重要。据Raa等1992年报道,疫苗能降低水产养殖动物爆发疾病的危险,但现有疫苗特异性强,尚无一种抗多种重要流行疾病的有效疫苗。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可用来避免和控制鱼类的急性感染,但是由于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细菌抗药性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2],因此免疫增强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免疫增强剂可以不同程度增强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对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1种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曾广泛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水霉病、烂鳃病、寄生虫病等,但由于具有高毒、高残留、“三致”等毒性性质,许多国家禁止其在经济鱼类(观赏鱼除外)的养殖过程中使用,成为药物残留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孔雀石绿的化学性质、代谢规律及机理、生物毒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药残的监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卵磷脂包含多种营养成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等,这些物质水解可以为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机体中的卵磷脂则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机体内脂肪代谢,信号转导,维持机体稳态,增强机体免疫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卵磷脂对水生动物生长,抗脂肪肝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ArA,EPA和DHA在水生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rA,EPA和DHA是水生动物卵巢中卵磷脂、精子中的磷脂酰乙醇胺以及卵母细胞等的主要组成成分,能够影响产卵率、受精率、卵径大小、卵黄囊的体积、孵化率及存活率等,这三种必需脂肪酸在细胞结构、物质代谢和能量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维持细胞通透性,增强消化酶活性,从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还能够影响细胞吞噬能力及呼吸爆发强度,并可以通过控制与免疫相关的酶活性以及类二十烷的产生而增强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其中的ArA可以通过调节皮质醇以及其他未知途径调节水生动物抵抗各种应激的能力。对这三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水生动物生长、繁殖、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应激能力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对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天伦  王国良  金珊 《台湾海峡》2002,21(3):372-37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水产动物弧菌病防治研究的进展情况。抗菌药物仍然是目前控制水产动物弧菌病的主要手段,但药物残留和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免疫学方法和生态防治法在水产动物弧菌病防治方面已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胁迫及其预防--营养学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境胁迫强弱程度的不同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力、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近10多年来关于水产养殖环境胁迫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养殖动物的抗胁迫能力,以缓解或减轻环境胁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指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探讨提高养殖动物抗胁迫能力的途径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there is an urgent demand for an alternative antibacterial agent to reduce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Recently, 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 have been viewed as a novel typ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due to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In this study,Ag NPs were biosynthesized with the ginger rhizomes extract. The biosynthesized Ag NPs were characterised by UV–visible spect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urthermore,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the Ag NPs were fully analyzed against six typical aquatic pathoge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s in ginger extract could function as the chemical reductant to synthesize Ag NP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Ag NPs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methods, the biosynthesized Ag NPs were smaller, and had higher stabilit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refore, the biosynthesized Ag NPs using ginger extract may have prospective applications in aquaculture.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学习RCF模型的三都澳筏式养殖区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都澳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海湾,在水产养殖中占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快速准确地获取养殖区的分布范围、数量以及面积等信息,对养殖区规划、产值估计、生态调查、风暴潮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养殖区域的扩大,海水背景状态愈发复杂多样,光谱特征差异较大,为养殖区提取带来困难。在本实验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GF-2图像,引入深度学习RCF(Richer Convolutional Features)网络模型对海湾内的筏式养殖区进行了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无需事先对区域进行水陆分离处理,且对水中泥沙较多的区域以及海浪较大的区域有很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精度达93%以上,适合进行大规模海水养殖区提取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虾疾病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提高对虾自身的免疫能力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传统饲料已不能满足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药物饵料将是今后饲料工业的研究对象,而免疫配合饲料则是药物饵料的研究重点对象之一,它对对虾疾病防治起重要作用.本文对对虾免疫配合饲料研究的趋势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东山岛地质灾害特征与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海岛是海上陆地国土和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及前进支点。海岛大幅度地快速增长的开发活动与工程建设使脆弱的海岛生态环境正遭受到严重威胁。东山岛是福建第二大岛,近10年随着水产养殖与育苗、风电建设、环岛公路和房地产开发等海岛利用和开发强度的加大,海岛地质灾害及潜在风险陡增。基于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东山岛赋存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初步探究了主要地质灾害的诱因,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可持续性开发东山岛,制定合理长效规划、防灾与减灾对策提供准确依据,并为福建及周边基岩岛的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提供实测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近海,不但影响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海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还威胁到人类公众健康,因此,开展近海水域病原菌多样性的研究,对于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海水域水产动物病原菌多样性研究主要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局限性,介绍了16S rRNA序列分析、分子杂交、指纹图谱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竞争定量PCR等定量研究技术的应用,展望了病原菌多样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原位、快速、高通量、灵敏、多技术联合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20.
In Mexico shrimp pond aquaculture is the main activity and contributes with 45.9% of the total fisheries volume and 74.3% of gross profit generated by the national products, being Sonora, Sinaloa and Nayarit in the east coast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the states generating around 70% of region gross profit. The main species cultivated is the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and for this reason academic and government sector devoted much attention in this species, however, still researching on economic feasibility is scarce and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economics,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80 semi-intensive commercial in these stat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ain external constraints affecting short and long run farm performance. The overall observation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e on yield and income when shrimp farms invest in higher quality inputs such as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for more efficiency in using water, use of certified post-larvae and better design of farm facility. Nevertheles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adjust shrimp production strategies to specific farm requirement by investing in premium quality inputs. Furthermore, the most serious threat from shrimp aquaculture is the potential effect on water quality and the infrastructure associated, that having more serious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The economic and the environment care must be driven to lead a more sustainable scenar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