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1981—2021年研究区腋芽萌发期气象影响因素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是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气象影响。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则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与空气湿度下降趋势显著,导致致害高温(日平均气温≥32℃)积温和致害低湿(日平均相对湿度≤65%)日数明显增加,这是再生稻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巴西旱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旱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渭南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夏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分析渭南市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日照、降水和气候适宜度特征,以及全生育期各种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渭南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乳熟至成熟期渭南夏玉米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日照适宜度最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北部温度适宜度最大,南部降水和光照适宜度最大,总体气候适宜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大,南部最适宜种植夏玉米。  相似文献   

4.
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萍  何燕 《广西气象》2006,27(1):39-41
根据巴西早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早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早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88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以水稻安全生长季为指标,采用网格距为0.1×0.1经纬度的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将广西稻作区划分为4个适宜气候区: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中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和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兴安盟突泉县1982—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大田发育期观测资料,对玉米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历年气象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显著,表明本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我盟玉米气候适度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得出影响兴安盟玉米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其次分别为温度和日照;兴安盟日照对玉米的适宜度最高,其次为温度,降水的适宜度最低,近34a中,温度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变化,降水适宜度年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气候适宜诊断指标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虑土壤水分和降水对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影响不同的基础上,构建了冬小麦水分适宜度计算方法,结合冬小麦温度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计算模型,建立了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利用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冬小麦气象产量的关系,采用加权平均构建了冬小麦播种至某一发育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利用历史气候适宜指数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和冬小麦观测试验资料,建立了冬小麦播种至某一发育阶段的气候适宜程度诊断阈值;并利用该阈值,建立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播种至某一发育阶段的气候适宜、基本适宜和不太适宜诊断指标,对提升农业气象定量评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1—2016年阆中气象资料通过计算影响阆中古城旅游的气象、气候因子,建立了适合阆中的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并利用模型对阆中气候综合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其等级和适宜旅游期。以2013—2015年阆中古城客流量月指数为依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阆中古城年内月客流量变化与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阆中旅游属于春秋两季适宜型气候,2—6月和9—12月均适宜旅游,4—5月和9—10月为最适宜期,仅有1月和7—8月较不适宜出游,无不适宜期;年内月客流量变化主要受气象气候影响,各月气候综合舒适度的变化均对客流量的影响极其显著,客流量月指数受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的影响弹性系数为0.9614%。  相似文献   

9.
山东菏泽牡丹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18年山东菏泽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结合该地区牡丹萌芽期、现蕾期和开花期3个主要生育期的气象指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日时间尺度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并采用几何平均方法建立牡丹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1)牡丹的综合气候适宜度随发育期而变化,表现为开花期现蕾期萌芽期,数值均在0.5左右;(2)牡丹的平均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适宜度分别为0.78、0.24、0.85,温度和日照均能满足牡丹适宜生长的需要,降水是影响牡丹生长气候适宜的关键气象因素;(3)2001年以来,牡丹的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气候变化对牡丹主要生长期无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蒙古10个气象站1993—2017年玉米生育期的逐日气象资料,综合气温、降水、日照气候适宜度指标,建立适合内蒙古地区的玉米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模型检验分析表明此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内蒙古地区玉米受气候条件影响的情况。对近25 a来内蒙古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指数特征及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长的热量和光照条件较好,而水分条件较差,降水不足是限制内蒙古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播种—出苗期和乳熟—成熟期气候适宜度指数变异系数最大,是综合气候条件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对内蒙古玉米生长带来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抽雄—乳熟期。  相似文献   

11.
林志强  路红亚  宁斌 《气象科技》2015,43(5):978-985
利用降水、气温、积雪、风和相对湿度等影响工程施工建设的气象要素综合定义了工程施工气象指数,根据其对工程施工影响程度分为5级;采用1980—2013年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工程施工的气候条件特征,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地区工程施工气象等级变化,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西藏工程建设气象等级的主要因素,6—9月是西藏地区适宜工程建设期;适宜施工日数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适宜施工期开始日自东南向西北推进,适宜施工期结束日自西北向东南推进,海拔越低,适宜施工日数越多、适宜施工期开始越早、适宜施工期结束越晚;随着气候变暖,西藏地区适宜施工日数增加,表现为适宜施工期开始日提前和适宜施工期结束日推迟。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50年全市各县(市、区)逐月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分析肉桂在气候条件适应情况、影响肉桂生长的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索适宜肉桂种植的地区和时间,把产量差异与气候差异联系起来,得出肉桂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和气候区划图。气候区划区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同时根据气候特征提出低温阴雨、霜冻、干旱等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羊肚菌种植适宜的生态条件,选择主要气象区划指标因子,对旺苍县羊肚菌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出旺苍县种植羊肚菌的适宜区域,并针对各主要气象致灾因子,提出气象灾害预防处理措施,帮助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户科学安排部署生产作业计划,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茶树生长以及茶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揭示重庆市名优茶产品巴南银针的主产区茶树生长的气候优势,本文以巴南银针茶叶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条件与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统计,分析茶叶种植区气候可行性;综合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分析春茶生长期影响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特点;基于气候适宜度理论以及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巴南银针茶叶产区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以及气候品质等级。结果表明:巴南银针茶叶产区热量条件优越,无早春冻害,能够确保茶树安全越冬以及春茶的早采高产;春茶生长期,从一芽一叶开采期开始计算,气候适宜度平均值0.7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生产;春茶气候品质等级维持在2级到1级,气候条件利于春茶品质成分积累,保证了优质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江苏水稻气候年景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敏  吴洪颜  张佩  高苹  徐经纬 《气象》2018,44(9):1200-1207
在改进气候适宜度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利用1961-2016年70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资料,应用统计方法,确定了温度、日照、降水适宜度对水稻气象产量的影响权重,由此构建了年景综合指数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日照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与相对气象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影响权重分别为0.460和0.428,由于热量资源充足,温度适宜度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权重偏小(0.112);基于气候适宜度构建的年景综合指数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411,说明该指数能较好地表征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综合影响;基于大气环流特征量和太平洋海温等大尺度预报因子,采用最优相关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建立了水稻年景综合指数的预测模型,经过历史拟合和试报检验后效果理想,可投入业务应用,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将为水稻产量分析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种油菜产量预测模型在江西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焰文  杨爱萍  蔡小琴  邓斌 《气象科技》2018,46(5):1032-1037
以江西省1990—2015年气象要素(光照、温度和降水)和逐年全省油菜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预测江西省油菜产量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回代检验中,辐热积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气候适宜度模型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花期拟合结果相对较差;预测检验中,3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0%,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全年预测准确率高于95%的概率分别为80%、60%和80%。综合预测准确率和模型稳定性两方面分析,辐热积模型相对于气候适宜度模型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更加适用于江西省油菜产量预测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松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955—2014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气象灾害数据等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段,同时采用了气候舒适度评价和气象灾害气候趋势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度假区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度假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雾、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虽然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时段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度假区一年当中共有19个旬气候舒适,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分布在3—5月和9月下旬—12月底。度假区共有17个旬不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为1—2月和6月—9月中旬。最后针对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  田娜  赵会颖  高苹 《气象科学》2015,35(4):468-473
用1961—2010年江苏57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思路,应用生态适宜度、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权重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良好。对1961—2010年冬小麦历年全生育期和各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冬小麦生育期内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日照是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制约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气候特点、旅游气候适宜度、气象气候风景资源及旅游气象障碍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是理想的观光、度假、避暑和疗养的胜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再生稻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尤溪气候的基本特征。再生稻生长主要与稳定通过 10℃初日、稳定通过 2 2℃终日、≥ 10℃活动积温、10~ 2 2℃持续日数及其活动积温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站 (哨 )资料 ,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再生稻示范推广的情况 ,将尤溪具水稻生产分为 4个生产区 :双季稻种植区、再生稻种植适宜区、单季稻晚熟品种种植区 (再生稻种植过渡区 )和单季稻中熟品种种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