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事浩渺连广宇──记彗木碰撞标志征集活动今年春天,苏梅克一利维9号慧星即将于今年7月份撞击木星的事件在我们北京天文台一批年轻天文学者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们决心以团委名义组织一项活动以纪念这一历史性天文事件,同时希望借此普及天文知识,宏扬天文文化,增...  相似文献   

2.
天文奇观:彗星联珠撞木星法平今年7月17日~22日发生的苏梅克一利维9号(简称SL9)慧星与木星联珠撞击,吸引了世界天文学界,全球上百座天文台(站)的数以千计的天文学家作了各种观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各有关报道,SL9慧星碎裂的21块慧核接连与木星...  相似文献   

3.
马月华  王益萍 《天文学报》1996,37(3):265-271
SL9慧星撞击木星类似于大气中陨落的流星现象,是替星与木星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慧星碎块的质量取为10(12)、10(13)和10(14)kg,其密度分别为3.0、1.0、0.8、0.5和0.2g/cm3.结果表明:这些慧星碎块能穿透木星大气的氨云层,在接近1bar的地方爆炸,这与文[1]的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Shoemaker-Levy9号彗星与木星碰撞,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预报的天体大碰撞。有关观测的初步结果,很快通过新闻报道和电子网络传遍了全世界。本文通过对其14号、11号核撞击木星的大量报道的综合分析,对彗木碰撞的物理过程、彗木碰撞时刻的确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分析和改进对这类碰撞的预报,确定撞击时刻和撞击点位置,以及今后研究撞击黑斑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颗彗星将于今年七月撞击木星冯占良,周洪楠美国天文学家预测,一颗名叫“休梅克一洛维9号”的营星将于1994年7月撞击木星,碰撞引起的爆炸威力将比地球上现在所有的核武器的爆炸能力大10万倍。这颗音星在1992年7月首次经过本星时遭到毁坏,木星的引力使这...  相似文献   

6.
Shoemaker-Levy0号彗星于1994年7月与木星碰撞已成为事实。本文依据众多碰撞时刻的观测报道,并结合碰撞预报,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用不同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所给出的碰撞时刻的报道,强调了碰撞物理过程的重要性。最后,按照统一的物理模式初步确定了各个碎核的碰撞时刻。并归算出木星南纬碰撞带区的自转速度约为9h55min一周,说明它没有受到彗核连续撞击的影响。本文还将各彗核撞击点在木面上的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16日─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周期慧星的21颗碎片连续撞击木星事件是一次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文中概括介绍了我国天文学家对慧木相撞事件的光学和射电观测网点、课题设置以及所取得的主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Shoemaker-Levy9号童星于1994年7月与木星碰撞己成为事实.本文依据众多碰撞时刻的观测报道,并结合碰撞预报,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用不同观测技术和观测手段所给出的碰撞时刻的报道,强调了碰撞物理过程的重要性.最后,按照统一的物理模式初步确定了各个碎核的碰撞时刻.并归算出木星南纬碰撞带区的自转速度约为9h55min-周,说明它没有受到营核连续撞击的影响.本文还将各管核撞击点在水面上的位置与预报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流星物理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流星体与行星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现象研究的某些进展,主要是有关参数,碎裂,光谱和光度以及Shoemaker-Levy9彗星撞击木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Shoemaker-Levy9号彗星与木星碰撞,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预报的天体大碰撞。有关观测的初步结果,秀快通过新闻报道和电子网络传遍了全世界。本文通过对其14号、11号核撞击木星的大量报道的综合分析,对彗木碰掸的物理过程、彗木碰撞时刻的确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留下的思考苏梅克一利维9号誉星(HLg)1994年7月憧击木星南半球后,几个月以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着木星上的撞击点。在浩瀚的资料中今天文学家最感兴趣的是碰撞后抛出的残骸构成的羽状物,以及在撞击点上空形成的暗云。最近天文学家正在对暗云...  相似文献   

12.
彗木大碰撞的联想余新惠悲哉?壮哉?94之夏的“替木大碰撞”为人类展现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宇宙奇观。地球人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浩瀚宇宙间的木星。木星,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在深这的茫茫夜空中在古闪烁,令人高深莫测,有史以来,一直受到人类的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13.
用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1.56m望远镜和CCD照相机,观测到彗-木碰撞的六次事件。本文给出由撞击引起的木卫闪光K=12的光变曲线和一些碰撞后木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钱伯辰  周洪楠 《天体物理学报》1995,15(1):99-100,T002
用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1.56m望远镜和CCD照相机,观测到彗-木碰撞的六次事件。本文给出由撞击引起的木卫闪光K=12的光变曲线和一些碰撞后木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包纲  陈道汉  马月华 《天文学报》2004,45(3):279-287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SL9)与木星相撞后,在木星上观测到的以常速度(~450m/s)向外扩展的圆环意味着这是碰撞在木星大气中引起的线性波动.我们选取:非旋转、无粘性、密度分层、不可压缩的木星大气模型,而且木星大气以水平速度U=b az运动;给出初始扰动压力P(r;0)作为碰撞的初始条件,用流体力学方程组求解了彗木相撞中的惯性引力波.结果表明:当木星大气以速度U=U0(~170m/s)运动时,彗星碎片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产生内波,同时还得到彗星碎片的撞击深度H与水平相速Vp的关系式.当木星大气以速度为U=b az运动时,木星大气的扰动能量不再是在动能和势能间均分。  相似文献   

16.
迷你太阳系     
卫星环绕行星,行星环绕恒星,而现在天又学家发现行星也可以环绕像行星那样小的天体运行。斯必泽空间望远镜发现一颗质量格外小的褐矮星周围有一个构成行星的尘埃盘。这颗褐矮星称为OTS44,仅有木星质量的15倍。以前发现的有行星盘环绕的褐矮星都比木星质量大25~30倍。  相似文献   

17.
宇宙奇观:星系碰撞李良由太阳系空间探测研究知道,小行星撞击行星、善星撞日(及行星)等是一种客观现象。有人不禁提问,由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星系是否会发生碰撞呢?在十几年前,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星系之间距离非常遥远,简直不能想像它们会发生碰...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前,当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在规划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行星。因为行星的X射线太弱了。钱德拉的观测目标,首先是碰撞星、围绕黑洞炽热的旋涡、正在爆炸的恒星等等,总之一句话,激变的、高能的X射线源。 但是现在,行星却正在成为令科学家感兴趣的X射线源。比如说木星吧,已经在它的北极附近发现了脉冲式的X射线热斑(见本刊2003年第3期,“木星大红  相似文献   

19.
4月3日木星冲日行星冲日是指外行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时的天象冲日时,当太阳落入西地平线,行星便从东地平线上升起;因此,冲日前后是观测外行星的有利时期。今年4月 3日 24时发生木星冲日。2月一6月初木星在室女座中逆行。冲日前后木星的亮度达一25等、假设地球、木星的运行轨道为圆形,可以利用计算会合同期P的公式,算出下次木星冲日的大致日期、已知地球的恒星周期  相似文献   

20.
一船联游探测外行星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安排探测外行星计划。木星、土星等离我们太远,飞船到达耗时太长,只测一星未免浪费,所以科学家想出了一船多星联游的办法。这种办法不仅可以一船多用,而且每次靠近一颗行星时,还可以借行星引力加速,这样就大大节省了燃料,降低了起飞重量。最理想的联游路线是,飞船先到木星,借木星的强大引力转一个弯并稍稍加速,奔向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