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电子显微技术(TEM及SEM)与孔隙结构测试技术,结合孢粉组合分析方法,对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的孔隙结构特征、成煤植物组成及孢粉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将上述结果与特殊植物成因泥炭进行了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浅色褐煤的成煤植物及煤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于冰  张井 《中国煤田地质》1996,8(3):26-28,T001
运用电子显微技术与孔隙结构测试技术,结合孢粉组合分析方法,对云南第三纪浅角褐煤的的孔隙结构特征、成煤植物组成及孢粉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将上述结果与特殊植物成因泥炭进行了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浅色褐煤的成煤植物及煤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兖州煤田16号煤层的成煤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了16号煤层中的煤核植物群,还通过孢粉分析及分散角质层的研究,对成煤植物群及其在垂向上的演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煤岩光片中煤植体的研究,并对照煤系地层大化石所反映的成煤期前后的植物群面貌恢复了16号煤层的成煤植物群。分析并讨论了上述研究方法在反映成煤植物及其演化方面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研究才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成煤植物群面貌及其在成煤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传统的成煤理论很难全面地解释云南第三纪山间盆地巨厚褐煤的形成以及煤层的分岔、变薄、尖灭、煤层结构的变化、岩层旋回结构的变化、煤层灰分变化和巨厚煤层分布特征等。本文试图从现代泥炭的物质组成、物理特性及泥炭层水文地质特性和云南第三纪褐煤盆地的古水文地质条件着手,对云南第三纪褐煤的成因、沉积环境及控制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敬请广大地质工作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霍林河煤田霍林河组下含煤段成煤植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根据煤中植物残体的研究—孢粉植物群特征、煤岩薄片中植物残体的类型及丝炭化木材的鉴定并结合非煤层植物群及矿化木的分析,论述了泥炭沼泽植物群落的组成及成煤物质的来源。指出松柏类和银杏类是主要的成煤植物。苏铁类和真蕨类亦参与了成煤。  相似文献   

6.
地幔端元组分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利用同位素担地球化学所确定的地幔端元组分DMM、HIMU、EM1和EM2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上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黄陇煤田中下侏罗世延安组4号煤进行了煤岩学和孢粉学的详细定量分析,并用计算机对显微组分与孢粉类型之间的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煤中显微组分与孢粉类型之间在在相关关采、这种相关关系反映了显微组分的形成与成煤植物之间存在着成因上的联系,即煤中基质状和碎屑状显微组分主要由草本植物和材蕨植物形成,而其细胞结构和条带状的显微组分主要由木本裸子植物形成,,这两种类型显微组分的比值可以反映成煤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山西繁峙、天镇,河北涞源以及山东临朐的山旺、柳山和大关一带分布有第三纪年青褐煤。俗称柴煤或柴皮炭。这类年青褐煤是一种夹有不同凝胶化的植物枝干的褐煤,相当于国外文献中的木褐煤(Woody Lignites)。它们具有很多特色,诸如不同种属的植物枝干,有的已全部凝胶化,而有的还未发生明显地变化;有的沿着植物的早生和晚生木质发生选择性凝胶化和矿化。同时,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部位煤化作用明显地超前或滞后。这些生动的现象为探索成煤机理、成煤环境和成煤植物及其转变过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煤田地质工作者对厚煤层和巨厚煤层的成因都十分关注。不少人从沉积环境、构造控煤及成煤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疑难问题和争论,迄今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理论上,在成煤过程中沉积底面沉降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长期保持平衡,才能形成厚煤层或巨厚煤层。那么在什么部位、什么因素能造成以上两个速度的长期均衡呢?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十矿构造煤结构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顶山十矿煤瓦斯突出发生在构造煤发育区的特点,在大量野外和矿井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构造背景利用SEM和TEM等方法综合研究了矿井内构造煤的结构和成因,对构造煤形成的力学条件及其对煤瓦斯突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东部晚二叠世煤田成煤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东部晚二叠世煤田的含煤岩系、含煤段、成煤小旋回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2.
9^#煤是安太堡煤矿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通过对煤中可溶有机质成分特征及饱和烃、芳香烃中各项生物指标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得出:(1)样品中较高的芘含量反映煤样中的成煤母质中陆源高等植物占优势;(2)OEP指数和芳香烃中MPI指数均呈现低值,指示有机质的成熟度较低;(3)Pr/Ph值变化较大,氧芴含量稍高,指示成煤环境海侵频繁,氧化还原沉积环境交替。  相似文献   

13.
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几种成煤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德长  张秀仪 《现代地质》1993,7(3):261-265,T004
本文用木材解剖法对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低煤级的丝炭的木材进行了研究。丝炭的材料具有鉴定属种的价值。其中有些重要材料是不能从矿化木获得的,如交叉场纹孔的类型,射线细胞径向壁有无纹孔,韧皮部有无厚壁组织(纤维或石细胞),筛域的资料;如果是苏铁类,树干的角质层材料等。通过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属,两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并统计了它们在各地煤层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华南下石炭统为中国南部地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据其聚煤期的先后、含煤性及其工业可采煤层等不同因素,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聚煤期及8个聚煤区,并对有关存在争议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化石带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15.
伊宁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量钻孔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伊宁盆地中侏罗统含煤地层的分布特征、含煤性、聚煤期。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伊宁盆地南、北缘走向岩性剖面图,对研究区煤系地层的聚煤规律进行了浅略的分析,分析了煤层的分布状况、成煤环境,为伊宁盆地以后的详、精查勘探及煤矿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澄合矿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新昌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17-19,28
以大量勘探钻孔资料及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澄合矿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本区煤系主要在岸线附近的滨海平原及近海内陆环境沉积。其中滨海及泻湖波浪带最有利于成煤,因受地壳近南北向不均衡沉积的控制,区内煤系及煤层变化多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为今后的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义马组(Jyi)的各种沉积特征,结合垂直层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剖析,认为义马组由下往上可分为三段:下部砾岩段主要是一套冲积扇体系沉积;中部砂岩段主要是一套湖滨三角洲体系沉积;上部泥岩段主要是一套湖泊体系沉积。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沉积环境对义马组主要可采煤层2_3煤和2_1煤煤厚和煤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找煤方法不论何期的含煤岩系多以现今保留的盆地边缘为目标,作者通过近年对松辽盆地东缘和长春双阳地区的研究认为:新的找煤战略应广泛开展盆地外围第四系覆盖的,根据零星露头误圈入老地层中的残留煤盆地的寻找,同时注意现今盆地边部向盆地内已尖灭的煤系地层,在盆地的更深部可能存在另一个独立的含煤小盆地。  相似文献   

19.
周启永 《贵州地质》2010,27(4):251-254
本文试图对旋卷构造应力强度与成煤矿化强度、成煤矿化强度与矿床至旋扭中心距离(r)的半定量关系,作一尝试性研究。结果表明,发耳偏心涡轮状构造控制着贵州省西部——云南省东部若干煤田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控煤构造型式,其成煤矿化强度受构造应力场控制,其矿化强度高值区位处涡轮状构造应力中区,而成煤矿化强度与矿床至旋扭中心的距离(r)呈现一种类似正态分布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晚古生代海陆演化与成煤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西省6655件上古生界沉积岩样品密度数据统计结果,建立了从陆相沉积到海相沉积其岩石密度增大的宏观模型,并用之分析了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密度空间分布特点及所表示的岩相古地理意义,由此探讨了江西省主要成煤期的陆、海分布轮廓,提出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靠近古海的滨海盆地和三叠纪位于内陆的山间盆地是本区煤田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