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劉紹龍 《地质论评》1957,17(3):340-346
在甘肅東部平凉、華亭一帶,零星分佈有一些煤系地層,前人認為其時代全屬於下侏羅紀,而統名之為華亭煤系。在二道溝、三道溝及太統山等地,煤系地層之上覆有巨厚紅色岩系——即所謂崆峒山系,其時代則被置於中上侏羅紀或上侏羅紀。解放後,為  相似文献   

2.
楊鍾健  卞美年 《地质论评》1939,4(Z1):165-172
雲南各地,間山盆地甚多,路南即爲其一。路南盆地中主要地層爲紅色岩系。此等紅色岩系,以前地質學者,多視爲二疊紀上部(戴普拉)(安寧系朱庭祜)。二十六年卞美年於赴邱北途中,在路南城北約五里之山坡,獲得雷(?)及古豬與龜鳘類化石若干,首次證明路南有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存在。因時局關係,此項地層與化石之研究,均未能即時問世。邇來地質調查  相似文献   

3.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8,3(6):631-638
在地質研究中,新生代地質,向來是最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分,早年的地质報告中,提到第三纪第四纪地層,每以数十字成十餘字了之,最普遍的無非是紅色岩系或第三紀初期砂岩,三趾馬紅土或黄土等而已。一般的地质调查,多注意新生代以前地層,故此等现象,本無足怪。  相似文献   

4.
陳國達 《地质论评》1937,2(1):45-54
一小引 從下侏羅紀的小坪系和白堊紀末至第三紀初的紅色岩系間的不整合,與及小坪系岩層因受劇烈褶曲和火成活動的結果而致傾侧零亂支離破碎等現象,吾師張席禔先生已曾指出過中國東南部  相似文献   

5.
青海循化隆務寺河(又名保安河)河口一帶之黑綠色及部分紫紅色變質的板岩砂岩系,孫健初在1938年調查時以为是三叠紀的地層,但他並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它。1952年張興仁等在調查此區的報告中則列为南山系。1954年著者等路過那裏時曾做一簡略的剖面其層序如下(見附圖一)。  相似文献   

6.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6,1(3):323-330
早年考查中國地質的人士,對于新生代地質,多不甚注意,尤其是新生代後期的地層大半以含義很廣的黄土及冲積層,去包括一切上新統及以後的堆積。到民國八年左右,因在各地採集化石和研究地層的結果,把上新統下部,蓬(蒂口)系三趾馬紅土的層  相似文献   

7.
鄭直 《地质论评》1957,17(2):262-263
離莫斯科的市區中心不遠,在列寧山的對面,在莫斯科河大轉彎的一旁,萬綠叢中隱隱約約可以望見一座古老的紅色城堡,城堡裏有尖頂的教堂和鐘樓,後面是一個院子,滿園的花草樹木襯托着一座座墓碑和彫像。這是莫斯科市的名勝之一——諾沃傑維奇公墓,在這裏埋葬着俄國的和蘇維埃時代的有名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將軍和游擊戰士。就在這裏長眠着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蘇聯地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國大地構造的方法問題 我國地质工作者研究大地構造是从兩方面進行的,一方面是純地質学的方法,这個方法是由國外大地構造学說而來的,根據各地質時代的古地理海陸分佈,沉積物的厚薄和相變、岩漿活動,以及褶皺斷裂程度,來劃分地殼為活動地帶(地槽)与穩定地帶(地台),將我國大地構造單位劃分為地台(前寒武紀)、加里东褶皺帶、華力西褶皺帶、燕山褶皺帶等等。按照这個方法,首先分析古老岩系以確定地台(前寒武紀),然後再分析較新岩系以確定以後的褶皺带(也就是新地台):另一方面是地质力学的方  相似文献   

9.
中國志留紀地層,最初德人李希霍芬在秦嶺山之南麓,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與甘肃南部,曾經一度研究。李氏復在南京附近之崙山奧陶紀石灰岩之上,發現筆石頁岩層。嗣後美人威理士調查揚子峽地質,統名巫山石灰岩以下徐家壩過渡層以上之頁岩砂岩系,曰新灘頁岩,彼等在新灘頁岩内並未採得化石,僅依其層  相似文献   

10.
孔兹岩系事件与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孔兹岩系是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中较为常见的变质沉积岩石的地层单位,它以富铝(含墨)的矽线榴云片麻岩为特征,伴有石英岩、钙硅酸盐岩及富镁大理岩等组合而成的一套岩石地层。内蒙古大青山地近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对发育在该区的孔兹岩系进行了系统构造地层学研究,提出了由下至上三个岩层单位组成的地层序列;即榴云片麻岩岩组、含黑榴云片麻岩岩组及大理岩岩组或透辉片麻岩岩组,下与兴和岩群的麻粒岩系,上与浅变质的古元古代美岱召岩群呈不整合接触。根据侵入孔兹岩系中的单斜辉石斜长角闪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2800Ma(杨振升等,另文发表),确定孔兹岩系时代应属中太古代,按区域太古宙地层构造格架,在大青山-乌拉山及色尔腾山地区孔兹岩系应位于新太古代色尔腾山群之下。大青山地区所建立的孔兹岩地层层序及其在太古宙地层系统中的位置,无疑对相邻地区高级变质区的岩石地层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联系到全球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中相当于孔兹岩系的组成分布的广泛性与其惊人的相似性,作者建议使用孔兹岩系事件一词来表达3500-2800Ma时期地壳上曾经存在超洲际规模的克拉通大陆,这规模巨大的克拉通的富铝(含黑)碎屑岩-石英岩-碳酸盐岩(钙硅酸盐)的沉积事件,即孔兹岩系事件。  相似文献   

11.
本区矿床虽见于玄武——辉綠岩系中,但其产状、规模、矿物組合,均与一般玄武岩中之銅矿有所不同。矿床形态呈脉状,矿石組合为銅鉛共生,在现有銅矿工业类型中尚屬少见。现介紹加下: 一、区域地質概况矿区位于湄公变質带之东緣,区内除有少許絹云母片岩可能为前震旦紀之变質岩外,二叠紀灰岩为零星之透鏡体,其余均为三叠紀之紫紅色砂頁岩。火成岩沿瀾滄江两岸出露,由西到东依次为花崗岩、花岗片麻岩及玄武——輝綠岩。按实地所见,玄武——輝綠岩常有穿插于三叠紀砂頁岩中,並使围岩变質为板岩的现象(图1),故其生成时代当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12.
北京西山髫髻山统以前的酸性火山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楊傑 《地质论评》1957,17(2):161-179
大家都知道,北京西山有一個最大的火山岩系——髫髻山統,可是还沒有想到在它以前已經有不少火山岩和由火山岩改造的碎層岩——凝灰碎層岩。近年來作者研究西山地質和岩石,才發現在髫髻山統以前,有很多地層都是由火山岩改造的。然而在相当老的地層裏面尚未發現此項物質,像紅廟嶺統本部,楊家屯(煤)系,奥陶紀及寒武紀地層  相似文献   

13.
馮景蘭 《地质论评》1939,4(Z1):173-184
月前接到中國地質學會食誌第十八卷第三四期,讀了楊锺健、卞美年、李悅言三君的「湖南之紅色岩層」,及陳國達君的「中國東南部紅色岩層之劃分」(259—324頁)二文,想起我民國十六年冬,在粤北丹霞、南雄、民國二十三年冬,在湖南潭市、湘潭、衡陽、宜章,舆民國二十七年春在廣東坪石,雲南祿豐、楚雄,及民國二十八年春在雲南路南旅行時,所得的一點印像和所發生的意見,茲特寫出,以供討論。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地区晚震旦世黑色岩系地层层序、沉积环境与成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对湖南大庸、新晃、沅陵、溆浦和黔阳等地上震旦统—早寒武世初期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表明,湘西地区上震旦统内部存在3个与视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的超层序,其上限大致可以留茶坡组顶部区域性成磷事件的出现为标志。黑色岩系的形成是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尽管该岩系具有色深、层薄和富含有机质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层位黑色岩系的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形成机制。经研究,晚震旦世金家洞组第二段和寒武纪初期黑色岩系的形成与海底火山和深大断裂的热泉喷流作用有关;而金家洞组第四段和留茶坡组下部黑色岩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程裕淇 《地质论评》1939,4(Z1):185-194
導言二十八年一月奉命調查昆陽二區中邑村西燐灰岩礦,於二十八日午後出發,二月二日返省,實地工作凡三日半,测有縮尺一萬分之一地形地質略圖一幅。東起滇池濱鎖水閣,西止歪頭山,長約三公里許,惟礦層向西延長尚遠。區内紅土層及表土之分佈甚廣,岩石露頭不甚完善,致礦層之確實厚度及含礦  相似文献   

16.
孔兹岩系事件与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兹岩系是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中较为常见的变质沉积岩石地层单位 ,它以富铝(含墨 )的矽线榴云片麻岩为特征 ,伴有石英岩、钙硅酸盐岩及富镁大理岩等组合而成的一套岩石地层。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之一 ,是对发育在该区的孔兹岩系进行了系统构造地层学研究 ,提出了由下至上三个岩层单位组成的地层序列 :即榴云片麻岩岩组、含黑榴云片麻岩岩组及大理岩岩组或透辉片麻岩岩组 ,下与兴和岩群的麻粒岩系 ,上与浅变质的古元古代美岱召岩群呈不整合接触。根据侵入孔兹岩系中的单斜辉石斜长角闪岩的Sm Nd同位素年龄 2 80 0Ma(杨振升等 ,另文发表 ) ,确定孔兹岩系时代应属中太古代 ,按区域太古宙地层构造格架 ,在大青山—乌拉山及色尔腾山地区孔兹岩系应位于新太古代色尔腾山群之下。大青山地区所建立的孔兹岩地层层序及其在太古宙地层系统中的位置 ,无疑对相邻地区高级变质区的岩石地层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联系到全球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中相当于孔兹岩系的组成分布的广泛性与其惊人的相似性 ,作者建议使用孔兹岩系事件一词来表达 350 0~ 2 80 0Ma时期地壳上曾经存在超洲际规模的克拉通大陆 ,这规模巨大的克拉通的富铝 (含黑 )碎屑岩—石英岩—碳酸盐岩 (钙硅酸盐 )的沉积事件 ,即孔兹岩系事  相似文献   

17.
黑色岩系型金矿床是世界最具工业价值的金矿床类型之一,其勘查方法种类繁多。通过对已发现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影像上色、形、纹等标志,结合其地质背景来建立一套遥感找矿模型,能够对该类型金矿床寻找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研究以亚洲最典型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为例,通过对矿床区域地层、构造及蚀变等遥感信息进行详细解译,建立了相应的遥感解译标志,总结出了该类金矿床的遥感特征及成矿规律,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胶东地块、华熊地块、佳木斯地块及辽吉地块之吉南—丹东复合地体等已知金矿集中区与富含有机质的孔达岩系具有同分布规律。孔达岩系是金矿集中区有利的矿源层和赋矿围岩。在孔达岩系分布区可找到多种类型的金矿床。内蒙中部、辽西、辽吉地块盖县—岫岩地体均有孔达岩系发育,具有与胶东等4个已知金矿集中区相似的成矿条件,作者预测为新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9.
黑色岩系型金矿床是世界最具工业价值的金矿床类型之一,其勘查方法种类繁多。通过对已发现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利用影像上色、形、纹等标志,结合其地质背景来建立一套遥感找矿模型,能够对该类型金矿床寻找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研究以亚洲最典型的黑色岩系型金矿床—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为例,通过对矿床区域地层、构造及蚀变等遥感信息进行详细解译,建立了相应的遥感解译标志,总结出了该类金矿床的遥感特征及成矿规律,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中元古界花山组中首次划分出典型的黑色岩系,有机碳平均0.74%,最高达15.4%,普遍含纳米级黄铁矿,在白山市杉松岗黑色岩系中,首次发现Pt、Pd矿,最高品位(0.1~0.145)×10-6。产在黑色岩系中的铜钴矿(大横路、杉松岗)是微生物作用、海底喷流作用、有机流体作用以及受后期热液改造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