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今年7月20日8时,三峡工程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超过1998年的最大峰值。洪水经由三峡大坝拦截后,出库流量减少到4万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特大洪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击。这意味着,尽  相似文献   

2.
1引言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已经完成了截流工作,这项工程的建设给这一地区的地质地貌带来很大变化。为了确保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对该地区进行长期的形变监测是很必要的。在早期的研究中,许多单位围绕三峡工程地壳稳定性问题,应用了遥感、物探、地震等手段进行了多学科...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04,(12):51
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重庆库区共淹没农田22.9万亩。到2009年,三峡库区经过四期蓄水后,水位线将达到175米,重庆库区将有15608公顷的耕地被淹没,同时,库区城镇迁建还会占用约4000公顷的耕地,整个三峡工程将会直接和间接占用重庆库区近2万公顷(约30万亩l的耕地。目前,这一地区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0.9亩。为缓解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峡重庆库区将在未来三年内通过整治、改造坡耕地新增农田62.2万亩。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公元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了! 在闸门落下的一刹那,伟大的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宣告:百年三峡梦,今日喜成真。一代伟人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诗情画意,终于在我们眼前变成现实。 此时此刻,居住在湖北省巴东县新城区的人们最为激动。成千上万的移民不约而同地涌到江边,站在刚刚竣工验收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整治规模最大的黄土坡滑坡体上,面对滔滔江水,默默注视着被静静淹没的护坡,见证着“当惊世界殊”的壮丽景观…… 心情最难以平静的是那些参与治理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的人们。到6月1日,三峡库区135米水位以下159项崩滑体治理和库岸防护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鉴定验收。他们用智慧、心血、汗水筑就的一座座地质灾害治理丰碑,犹如一道道铜墙铁壁,矗立在峡江两岸,保证了三峡工程按时蓄水……  相似文献   

5.
基于NDVI的三峡大坝岸边植被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破坏很明显,尤其是岸边带附近。本文基于多时相遥感图像,采用NDVI序列计算植被覆盖度,通过比较三峡大坝蓄水前后1978、1999、2006年3个时期坝区9月份岸边3km缓冲区的植被覆盖度特征、动态变化,描述了研究区各年份植被覆盖分布以及近3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同时,从面积角度定量,采用分级分析了变化大小,并应用统计学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覆盖度样本进行了检验,得到如下结论:近30年间,三峡大坝岸边带植被覆盖变化显著,1978~1999年时间段,由于大坝工程建设植被破坏程度较高,有植被覆盖的区域面积下降了3.31km2;1999年至2006年时间段,在有8km2的淹没区情况下,有植被覆盖的区域仅下降1.57km2,说明植被恢复较明显。近30年间,三峡大坝植被覆盖度整体上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20日下午,浓重雾气尚末散尽,田间依然笼罩着稀薄的轻纱,62岁的常德市安乡县安康乡安兴村村民彭子建骑着自行车在田间三米宽的水泥路上,他正要去田里拔棉秤.  相似文献   

7.
洪水研究包括径流与淹没两种模式。为了探究流域降雨产汇流与淹没情况、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本研究在传统流域水文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建立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以我国吉林温德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模拟了2017年“7·13”洪水在下游口前镇所处子流域洪水淹没过程。首先对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HEC-HMS水文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后,最终获得流量过程水文结果作为水动力学模型边界条件,之后建立HEC-RAS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对重要子流域进行淹没模拟。耦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水文模型经多参数优化流量模拟的NSE系数为0.988,水动力计算最大淹没水深达9.3 m相对误差为-5.2%。从泛洪模拟结果来看,子流域上游部分的农田大量被淹,淹没水深范围在0.5~2.0 m,平均流速基本在1 m/s以下。下游口前镇内最大淹没水深接近1 m,水流速度0.2 m/s至1.5 m/s,与实际的淹没情况相吻合。研究表明,所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准确率较高,对具有复杂水文、水力条件的流域的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洪水灾情监测中,快速准确的获取淹没区域和洪灾面积,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017年美国圣路易斯洪水为例,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变化检测和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大范围洪水淹没提取,将VV/VH极化数据分别与从同期Sentinel-2光学影像中获取的洪水淹没范围进行比较,评定极化方...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强化农村地籍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大集体土地的管理力度,按照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工作平台、统一数据管理的原则,自行设计研发了地籍信息管理应用软件,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优化配置、规范土地市场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和图件.  相似文献   

10.
降雨诱发碎石土堆积层滑坡十分普遍,野猫面滑坡则是典型的碎石土堆积型滑坡,也是三峡库区内距三峡大坝最近的
特大型滑坡体,研究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具有示范性和实用价值。首先,在滑坡区域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碎石
土堆积层滑坡的组成结构;然后应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滑坡地下水渗流场数值模型,对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条件下,降雨
入渗补给地下水的规律进行了模拟;最后,运用FLAC3D软件对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渗流场变化引起的滑坡变形规律进行了模
拟。研究结果表明:①野猫面滑坡碎石土堆积层表现为三层结构,上部为碎块石土,中下部为块石土、钙质胶结碎块石,下部滑面
为碎石土和黏土夹碎石;②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增加均使滑坡地下水头抬升,在斜坡前缘临近库岸部分的水力坡度明显增大;③
降雨作用下,滑坡位移量增加,变形由地表向深部、由前缘向后缘发展,在滑面处剪应变集中;极端大暴雨条件下,前缘存在整体变
形区;④碎石土堆积层滑坡地表径流疏导与生态防渗可有效防治滑坡。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对2020年夏季鄱阳湖地区发生的洪水灾情进行评估和分析,分别选取Landsat 8卫星4月和 Sentinel-1A雷达卫星7月的影像作为洪水发生前、后的影像,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随机森林分类和变化检测技术揭示洪水淹没范围,以及被淹没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同时结合水文气象和地形数据进行灾情和受灾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2020年洪灾的淹没面积为1961.95 km2,共造成区内110.83 km2建筑用地、760.54 km2耕地、71.59 km2林地、992.02 km2草地和26.97 km2裸地被淹,其中尤以鄱阳县受灾最为严重,其总受灾面积达到514 km2,其次为新建区与余干县,分别达到了330 km2和310 km2。持续2个月的强降雨使得鄱阳湖流域的水位超过了其1998年特大洪水的水位,加上长江水倒灌,湖区地势北高南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圩堤决口等诸多水文气象和地形因素造成了此次鄱阳湖的特大洪灾。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的不断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业也随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工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正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三峡大坝、三门峡大坝、小浪底大坝等水利枢纽工程,在节假日常常出现游人如  相似文献   

14.
三峡专页     
《国土资源》2003,(7):44-46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至今已经历百年沧桑。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宝丰县国土资源局重拳出击,组织国土资源所、稽查队、铝黏土所等部门,在公安局、张八桥镇政府的配合下,采取联合行动,对位于张八桥镇闫洼村附近的违法开采"黑毛土"井实施封填.  相似文献   

16.
禹里乡位于北川县境中部,是大禹故里。在去年“5·12”大地震中,禹里乡受灾惨重,遭受地震和堰塞湖双重灾难。一年来,由于多次滑坡与泥石流,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反复涨落,禹里数次遭淹,淹没禹里场镇长达1个月。由于S302省道被唐家山堰塞湖淹没,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禹里乡灾后的外出道路状况非常差,两条县境内的通道(擂禹路、都开路)都只能过小型四驱越野轿车,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震波的持续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变长,所以主震后发生的余震事件有时因地震叠加而难以识别甚至被完全淹没,造成地震编目中的地震事件遗漏。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通过对比不同震中距上不同仪器记录到的地震波,认为近震源区的强震记录对于识别叠加的强余震具有特别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震源区强震记录数据中识别并检测出主震后被淹没的两次强余震事件,震级分别为M4.6、M3.6。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的不断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旅游业也随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工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正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三峡大坝、三门峡大坝、小浪底大坝等水利枢纽工程,在节假日常常出现游人如织的场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包括了为社会公共利益如三峡大坝建设和非社会公共利益如房地产开发而征用集体土地两种征地行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与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不相适应的,农民对此也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三峡二期工程蓄水后的垂直形变场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根据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拟三峡二期工程蓄水位达到135m后的水体负载,利用Farrell提出的质量负荷产生的地球形变理论,推算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35m后整个库区的垂直形变,与三峡库区GPS形变监测网获得的蓄水前后的垂直形变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斗坪-巴东库段,两者中都出现了3个相同的、明显的垂直形变集中区。在三峡大坝附近,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大8~15mm,说明坝址附近的花岗岩具有较强的刚性;而在香溪,模拟结果比观测结果要小23mm,且GPS观测到长江两岸的垂直变化差异达到22mm,说明该段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综合分析表明,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壳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