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讲座是在1991年临夏《农气实用技术学习班》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编写而成,强调内容的实用性,着眼于解决食用菌栽培中的实际问题,有关原理部分从略或从简。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制种,代料栽培技术(主要介绍适宜我省广大地区生长的白蘑茹、平菇、香菇三种低温型食用菌栽培技术)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本讲介绍食用菌菌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陇南食用菌栽培与气候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的陇南山地,林木资源和农业“下脚料”丰富,气候资源优越,发展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香菇、平菇、凤尾菇从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培养,块栽、袋栽、瓶栽的室内外栽培以及塑料棚内河谷、山坡地的代料栽培,最后到产品上市销售等一整套试验分析,探讨了当地食用菌生产中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食用菌高产稳产服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我国重要食用菌之一,我国已有几千年栽种历史。黑木耳是一种木材腐生菌,“吃”掉大量木材,近年推广代料栽培,既节省了木材,又缩短了生产周期,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不过代料栽培也带来对小气候条件的更加苛求,温、光、水条件的好坏,往往决定着黑木耳产量。我县于1986年、1987年瓶(袋)栽初试成功,现就光、温、水指标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松木屑不同处理袋栽平菇对比试验肖志强(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松木屑因含有特殊挥发性油质不易被平菇和大部分食用菌菌丝分解吸收,很少有人用于栽培食用菌。近年来,各种栽培料价格猛涨,而本地松木屑堆积如山。如何使用恰当配方,使其成为平菇高产优质原材...  相似文献   

5.
在对低温型食用菌生活条件和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气候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气候指标,并建立气候模式。根据气候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及交通状况等,综合评价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资源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利用G IS软件将三明市分为4个栽培区,即经济效益较低区、适宜栽培区、最适宜发展区和反季节栽培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柳城县当地气候特点,分析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与食用菌栽培生长的关系分析,找出食用菌高产栽培最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对低温型食用菌生活条件和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气候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气候指标,并建立气候模式.根据气候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及交通状况等,综合评价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资源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利用GIS软件将三明市分为4个栽培区,即经济效益较低区、适宜栽培区、最适宜发展区和反季节栽培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稻田栽培食用菌的气象条件,认为在水稻分蘖后期稻田内形成的小气候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合理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作物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系数是计算农田蒸散和确定农田灌溉量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产量水平和缺水条件下如何用作物系数和相应的公式来求算作物耗水量问题,不同学者对作物系数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目前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作物系数是受作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土壤条件多种因子影响的变量。把作物系数分解为基本作物系数Kb,因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变值Ka及因灌溉方式引起的变值Ks三部分,这种处理的作物系数在作物各生育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推广扶贫服务,食用菌气象适用技术在大别山区气象科技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本文就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和扶贫系列化服务的网络建设与维护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1.
田波 《气象》1992,18(2):52-52
“稻田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是西乡县科委1991年下达我局的科研课题,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农田气候资源,挖掘农田潜力,增加单位面积上农田的产值。经过1991年田间栽培试验,现就稻田栽培食用菌技术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占干重的4—30%)、脂肪、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有一般米面、蔬菜中缺乏的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目前,国际上可供栽培的约50多种,普遍栽培的约20余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改变,对食用菌需求量也日趋增加。因此,进一步研究食用菌的引进和栽培技术,有着实际意义。本文就天水平菇栽培的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利用,在试验的基础上作一些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明市山地农业气候资源和食用菌生产的气象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划分温期法和候平均气温资料 ,选择适栽食用菌品种和菌株 ,科学安排栽培生产季节 ,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和高产优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式 ,制作食用菌生产气候区划图 ,趋利避害 ,为合理开发利用闽中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稻草田间栽培平菇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去在田间用稻草栽培平菇的方法而农民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现介绍一种简便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 第一,稻草的处理。选用干燥未变质的稻草,以2%的石灰水浸泡2—3天,然而清水漂洗,PH值为7—8;略加晾晒。使稻草含水量达 60%~65%时下料播种。 第二,菇床的处理。在甘蔗、玉米等高杆作物厢面行间按50~60cm抽槽,槽深10cm。在下料播种前,向槽底及两侧喷适量波尔多液或撤石灰粉。 第三,下料播种。在9月下旬,一般在清晨,先薄薄地铺一层稻草料,按株距8cm、行距10cm呈梅花形点一层菇种,每穴用种块,直径约1—1.5cm,点完后用木板压实,然后铺二层稻草料,按  相似文献   

15.
陇南食用菌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1994~1998年对食用菌的栽培研究,结合陇南山区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和暴雨、连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提出陇南山区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猴头除与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有关外,其产量高低还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人在这方面通过猴头栽培试验作了简浅的分析,以供参考.试验地点:井冈山市食用菌推广中心.料样:选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98%、石膏粉1%、蔗糖1%.PH值5.0.含水量55~60%.实验菌株:采用农科院菌种站提供猴头菌株.场地:据猴头喜阴怕阳的特点,选在通气良好较潮湿的地方为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机进行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动态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州市多点、多年气候资料和作物生长的观测记录,在考虑作物生态原理、水稻栽培经验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晚稻“武复粳”品种的生长发育模式与苗情诊断意见。又用BASIC语言编译为一套汉字显示的微机程序专家系统,能预报大田的各生育期与产量结构因子发展动态,对能否实现某产量目标及时地给出评价,提出定量的栽培措施建议。适用于我国县乡级业务部门指导大面积的生广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靠青冈县农业局作物生育指标资料,以及青冈县气象局1991-2020年30 a地面气候标准值数据集资料,根据青冈县自然环境特征,对青冈县玉米、大豆、万寿菊三种农作物生育期所需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日照、水分等气候指标,了解作物生长规律,提高种植水平,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第三讲截断问题周亚军上一讲讲了在处理球面上的气象问题时,最好使用球坐标,这样会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谱分量中的波数n和m应取多少为宜。这是本讲所要讨论的内容。从理论上讲,谱分量中的n、m可以取到无穷,即可以用无穷个谱分量来...  相似文献   

20.
袋料香菇是以木屑或农作物下脚料为主配料栽培方法,又称香菇露地栽培,是现阶段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及适应性强、技术容易掌握,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袋料香菇栽培需经两个阶段,首先是人造菇木的生产阶段,即把木屑农作物下脚料按比例配一定量的辅料经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而成人造菇木。再次是人造菇木大田栽培出菇阶段,即人造菇木在大田脱袋、管理出菇。由于代料香菇需在大田栽培出菇,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季节的气候变化对袋料香菇栽培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香菇属低温和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