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接合地带,其地质演化独具特色。多类型的沉积建造,多旋迴的构造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使之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本文扼要地介绍广西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开发利用特点,当前开发简况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文牛屯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属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带的一部分。地处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的地段,多期成矿的复合、叠加和转换使其成矿地质条件更优越,资源前景良好,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建议加强基础工作,有望发现大型铅及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
海林市国土资源局在2007年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海浪河和山市河流域基本农田整理,结合该市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实际地形地势,在确保项目区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投入资金1200万元,对两河流域1124hm^2基本农田整理实施建设,建设工期为1年。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的北部湾畔,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属于南岭成矿带的西段。这里岩溶地貌发育,景色秀丽;自元古界以来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尤以泥盆系发育完整,独具特色;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形态各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  相似文献   

5.
河南宜阳马道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储藏着丰富的石灰岩资源.通过1∶2 000地质勘查,对张夏组不同层位灰岩进行了化学分析和岩石力学试验,并对该矿床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利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全世界现有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受水区配套工程为依托,分析非开挖技术在整个工程中的应用。针对焦桐高速穿越工程、大浪河穿越工程和昭平台干渠穿越工程3处典型工程,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和夯管技术施工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非开挖技术和设备,使得南水北调平顶山配套工程在穿越公路及河流等障碍物时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黄河一级支流水土保持“3S”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有力保证。本文以黄河一级支流为单元,以秃尾河、皇甫川和窟野河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了如何利用GPS、RS和GIS相结合的技术,动态监测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为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淮河是一条地位重要而多灾的河流,流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水、旱,碱自然灾害频繁,系统地研究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并深讨洪涝灾害治理的地质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与区域构造、地层、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查清这些条件,有助于水利工程的合理布局及开发地下水库和改善储、排水条件。对提高流域蓄水能力、抗旱防涝有一定效果。划分水资源系统,采用系统分析技术,建立水资源联合调度的优模型是挖掘资源潜力,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的技术途径之一。完成上述研究课题,需要在广泛搜集、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补充调查、钻探、微观分析动态监测和重点试验等手段,研究河道的发育史,堆积物的形成环境、现代构造的活动特征、地层结构及岩性等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的成机理,灾深入研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相互转化规律,总结各地的治水经验,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李家庄昌盛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取样分析,认为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以环境问题为主的中等开采技术条件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龙华河流域的洪水频率进行分析,为龙华河流域的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照市濒临黄海,腹地宽广,内陆和沿海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丰富,构成日照市旅游资源的主体。内陆地质地貌景观以山体、河流和人工湖泊为主,沿海地质地貌景观以岬角、岛礁、沙滩、澙湖为主。目前,内陆景点开发利用较少,沿海景观利用深度不够。在开发利用地质地貌景观时,应科学规划,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质地貌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2.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隧道实际,首先阐述了隧道工程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从大气降水、围岩稳定、围岩压力、洞口稳定、隧道比选等角度探讨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和一般内容,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为隧道施工、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旅游地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可分为科考/科普性旅游地质资源、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下有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经济地质人类活动遗迹、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河流湖泊景观、文物性地质景观及观赏石6个亚类,景点众多。对济宁市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对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地质资源、增长人们对地质遗迹认识、振兴地方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沂城区浅层地热能利用方式适宜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沂城区浅层地热容量丰富,利用潜力大,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通过对该区进行地埋管勘查和地下水换热方式勘查研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控制因素对该区进行了适宜性分区,区内只有部分区域适宜采用地下水换热方式,绝大部分区域较适宜采用地埋管换热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古生物化石是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古生态环境以及探索地球演化的重要材料。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一些重要的化石和化石产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自然遗产。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研究在充分研究全国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17个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的化石属种、保护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保护现状进行详细的总结论述。同时通过对全国73家与古生物化石相关的博物馆的现场调查,摸清了各省拥有和建设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根据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对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我国现行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可分为化石产地保护工程和化石标本保护工程两大类。分析论述了水、冻融、风化、地形地质条件对化石产地保护工程的影响,以及温度、湿度等对古生物化石标本保护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工程的规划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矿矿井水是河水溶解性硫酸盐(SO42-)的重要来源,但黄土高原煤矿开采活动对河水溶解性硫酸盐的影响仍不清楚。煤矿矿井水硫酸盐主要来自煤中黄铁矿氧化以及含煤地层附近裂隙水中硫酸盐,地表水硫酸盐还受其他人为输入的影响。因此,煤矿矿井水与河水硫酸盐具有不同的水化学特征、硫酸盐硫同位素(δ34SSO4)与氧同位素(δ18OSO4)以及氢同位素(δDH2O)与氧同位素(δ18OH2O)组成。基于上述不同可以判定煤矿开采活动对河水溶解性硫酸盐的影响。选取受煤矿开采活动影响的窟野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河水、地下水、煤矿矿井水、大气降水和泉水等水体样品,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借助δ34SSO4、δ18OSO4<...  相似文献   

17.
烟台市海岸带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其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受自然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产生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该文分析了烟台市海岸带内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岸带保护建议,对于实现海岸带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共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第四系宏观、局部及细部特征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中巴经济走廊东段地区分布较多的冲洪积扇、河谷阶地、冰川堆积等地貌类型,为了研究国产高分数据在该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适用性,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三维场景,选取中巴公路沿线盖孜河流域乌鲁阿特山前冲洪积扇、盖孜河河谷阶地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堆积物3处典型第四纪地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并进行了精细尺度遥感解译;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查明了其物质组成与变化规律,修正了前人关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不同期次冰碛物的划分范围;通过对盖孜河河谷阶地分析,盖孜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至少5次阶段性构造抬升,阶地基座冰碛物至少由两期冰川作用形成。研究表明,GF-2影像能快速从宏观尺度上识别地貌、松散堆积物变化特征,能够看到常规方法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满足大比例尺解译、制图要求,特别是在微地貌识别以及第四纪地层解译中,能够提升精细地质解译水平。研究成果能为盖孜河流域河流、冰川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中巴公路沿线第四纪土体遥感调查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平面上合理的分区和评价,是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基基础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场地按地质条件细分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及场地类别划分的影响,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分区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由于该地区沉积时间短,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严重地制约了港口的发展。该文查明了东营港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区域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分别针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划分出基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