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NCAR的Andrew Monaghan等的研究认为,以前的全球气候模拟都过高估计了南极的变暖。该发现有助于改进气候模式,搞清楚南极大陆在本世纪是否会显著变暖这一有关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热点问题。该文发表在2008年4月5日的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他们首次将过去50~100年的南极气候记录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过去的100年中,南极大部分地区并未经历足以影响全球的变暖,并通过探测数据验证了气候模式对其他6个大陆气候的模拟。  相似文献   

2.
对于南极冰芯记录资料,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喜爱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全球走出上一个冰期的变暖进程中,二氧化碳只起到了微弱的甚至无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关上个冰期结束时首个连续的、近乎全球的气温记录显示,二氧化碳的确对全球变暖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关南极冰芯的问题在于:冰芯记录的气温上升早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这是气候变暖怀疑论者质疑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然而,气候科学家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代表全球的气候趋势。因此,  相似文献   

3.
对于南极冰芯记录资料,全球变暖怀疑论者喜爱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全球走出上一个冰期的变暖进程中,二氧化碳只起到了微弱的甚至无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关上个冰期结束时首个连续的、近乎全球的气温记录显示,二氧化碳的确对全球变暖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关南极冰芯的问题在于:冰芯记录的气温上升早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这是气候变暖怀疑论者质疑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然而,气候科学家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代表全球的气候趋势。因此,哈佛大学的Jeremy Shakun及  相似文献   

4.
<正>一项新研究表明:南极洲冰封的边缘正在溶解于日益变暖的海水中,而且在过去的10年里南极冰的消失速度有了显著的增大。南极冰盖是覆盖南极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厚厚冰层,其漂浮的边缘由延伸到周围海洋中的冰架构成,这些冰架对南极冰盖起到了固定作用,对于"接地部分"的冰起到了支撑作用,有助于减缓冰盖中的冰川流入海洋的速度。然而,不断变暖的海水一直在侵蚀这些冰架的底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区冬季变暖分析及影响邸瑞琦(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若干年来,气候变暖问题一直受到各界重视,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据统计,全球气温最高的6年均出现在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将不是均一的最近,在一次国际全球变暖学术讨论会上,科学家提出,全球并非所有地区都变暖,白天和夜晚变暖也分布不均匀。在近四十年来变暖主要发生在北美、欧洲一部分,非洲和澳大利亚一部分,而且主要发生在夜间。美国家气候资料中心的TOMKARL和哥...  相似文献   

7.
正"间歇期"不会改变气候长期变暖趋势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5月2日发表的一篇气候科学分析文章报告称,1998年到2012年间的"全球变暖间歇期",不会改变我们对人类行为如何影响气候长期变暖的理解。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伊瑟林·梅德霍及其同事综述了过往文献,并对人们自所谓的"间歇期"以来收集到的各种模型和观测证据进行了重新评估。在这一时期(1998年至2012年),地表温度似乎没有像气候模型所预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埃里克·里格诺特研究卫星图像资料时发现,九十年代以来,南极的派恩艾兰冰川,正以每年约8km的速度迅速融化。这一迹象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仍在继续。人们自然会十分关心:未来气候的命运。温室气体的影响前景早在1861年富利叶(Fou...  相似文献   

9.
应美国缅因州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P.Mayewski教授的邀请并经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国家气候中心阎宇平博士于2004年7月25~30日参加了在德国布莱梅举行的“第28届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大会——全球系统中的南极洲和南大洋”,  相似文献   

10.
卞林根 《气象》1984,10(3):15-16
南极洲是地球上第五大陆,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的1.45倍。冬季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结冰时,其面积可增大一倍。南极的大气环流强烈地影响着中、低纬度地区的天气气候。但是在过去,观测技术的落后阻碍了对南极气象的研究。自从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十几个国家花费巨额经费在南极大陆上建起了40多个气象站和其他常年科学考察站,为研究南极的气象状况奠定了基础。随着南极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许多国家提出联合开发的建议,这给气象学家带来了新的课题;因为若在南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必会破坏原来的冰源,从而引起环境条件的改变和连锁反应,造成世界气候异常。了解和研究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南极是最理想的地方。因此,分析和研究南极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通过在南极莫森站一年的气象科学考察,结合从澳大利亚气象局收集的各国南极气象和海冰资料,对南极的气候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让我国有更多的人了解南极的天气气候。  相似文献   

11.
程也 《气象科技》2006,34(3):300-300
NASA科学家关于覆盖格陵兰和南极的巨大冰原的大型综合调查发现,气候变暖正在改变着地球最大的冰雪库能留存多少水。NASA宣称,这次调查首次应用统一、综合的方式清点了10年来总共损失了多少冰和新增加了多少雪。调查表明,在1992-2002年间,总的说来极地冰原在损失,与此相应海平面在上升。调查首次记录到南极西部冰架大面积变薄。格陵兰中部降雪增加,边缘冰原在变薄。这些现象都是气候模式所预报的气候增暖信号。  相似文献   

12.
肖祥 《湖北气象》2000,(1):43-43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交替出现了若干冷暖时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前期(40年代中期之前)气候偏暖,中期(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气候偏冷,后期(80年代至90年代)气候再度偏暖.联合国气象组织宣布,20世纪10个最暖年都出现在1983年以后,其中有7年在90年代,1998年成为20世纪最暖的年份.据我国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分析结果,1987年以来,我国北方连续13年出现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局部地区某些年份偏高达3℃以上.这一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据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1995年的科学评估报告,近百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其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且以中纬度地区变暖较为显著,一年之中以冬季变暖较为显著,一天当中以夜间最低气温的升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张宇  李清泉  余锦华  沈新勇  毕淼  吴清源 《气象》2024,50(3):344-356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夏季最大的热源,其气候响应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关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和机理知之甚少。为了研究南极涛动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关系,基于1979—2020年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的逐月气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逐月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以及南极涛动指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回归、合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青藏高原西部气温与5月南极涛动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当5月南极涛动异常偏弱时,夏季青藏高原西部气温异常偏高。其影响过程为,南极涛动为正位相时,在南印度洋中高纬地区出现“负-正-负”的经向“三极子”海温模态,该模态可持续到夏季,在印度洋形成异常的纬向-垂直环流,相应在热带西印度洋和东印度洋-海洋性大陆之间的降水异常导致热带正“偶极子”降水模态,通过该降水模态在青藏高原西部引起异常反气旋环流和下沉运动,有利于高原西部气温偏高。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的热惯性在“延长”南极涛动影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为青藏高原夏季气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与地球“三极”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地球的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地球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与敏感区,在区域及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球三极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探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球三极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球三极气候变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1气候变暖背景下嫩江气候变化特征据国家气候中心研究结果显示,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随  相似文献   

16.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科学家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的,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到0.6℃,如果人类不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在未来40年至50年内全球平均温度如每10年上升0.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成都为何越来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天越来越炎热 ,2 0 0 2年夏奇热又秋暖 ,人们不禁会问 :成都会像这样年复一年地热下去吗 ?据气象观测资料表明 ,2 0 0 2年盛夏的 7月中旬 ,成都出现了极端最高温度 37 3℃的高温天气 ,炎热程度达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记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成都气温一年比一年高。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二是城市“热岛效应”。据专家对温室气体排放 ,影响未来全球气候的预测 ,到 2 0 2 0年至 2 0 30年 ,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 7℃ ;到 2 0 5 0℃年 ,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 2 2℃ ,变暖幅度由南向北增加。 2 1世纪 ,全球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气候持续变暖,极端事件频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可能是自1850年开始有器测记录以来全球第10个最暖的年份,全球海面和陆面综合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年平均高0.31℃,150 a来最热的10个年份都集中在最近12 a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北极的海冰面积在融化期降至自1979年卫星测量以来的第2个最低点;同时,2008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世界许多地方出现了洪灾、持续性严重干旱、冰雪风暴、热浪和寒潮等;拉尼娜现象在2月份呈峰值状态,以后逐渐减弱至近中性状态;南极臭氧洞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从报纸上看到两则截然不同的消息 :1月 1 0日某省报的醒目标题是“全球将变冷” ,1月 1 4日《长沙晚报》一文的标题是“未来全球气温仍会上升” ,引起广大读者的疑问与不解。未来全球气候究竟是变冷还是变暖 ?对人类社会生活有何重大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1月 1 4、1 5日 ,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家诚、林之光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赵振国。记者 :据俄罗斯《今日报》报道 ,俄罗斯的冰川学家认为未来地球将变冷 ,他们是在南极东方号考察站进行超深钻研并对其钻取物进行分析后作出上述预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崩解事件的发生愈益频繁.冰架崩解产生的冰山是南极冰盖-冰架-海洋系统中活跃的组成部分,冰山的运动特征和时空分布对南大洋洋流循环、海洋生态以及水文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冰山运动与变化信息,探究冰山崩解和消融过程,研究南极冰山分布,以及冰山和周围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理解南极冰山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关键.本文利用覆盖全南极海岸线的ENVISAT ASAR影像,基于简译软件的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图像分割算法实现了全南极近岸海域冰山对象的提取.利用2006年8月63期ENVISAT ASAR影像提取了32 267座面积大于0.06 km2的冰山,统计了冰山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南极小型冰山在全南极淡水输入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